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和谐社会民生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实质上是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的二十多年。然而,在我国社会分化加剧的现实背景下,已经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又几乎均与发展中的民生问题直接相关。与改革开放初期所面临的衣食之忧相比,新时期的民生问题无疑更加复杂,尤其突出地显现了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分配作为民生之源和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只有做好强基、固本、理源、健网的工作,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许端 《学理论》2013,(22):91-92
民生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命题。科学认识当前中国的民生问题,是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关键前提和重要基础。主要介绍了民生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从而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举措,为我国顺利进行社会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国之本在于厚民生。民生改善如何,民众感受最深。当代中国民生问题之复杂,解决难度之大,堪称举世无双,但今日中国所谓之"民生问题",其意境已明显然不同于往昔,也不同于他国。当前,民生问题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着重解决的重点问题。"中国梦"就是"民生梦",对民生问题的求解正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问题该怎样解决?中国将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1)
民生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的生计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问题。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民生,而且还使得资本主义生态民生问题凸显。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中,马克思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走生态文明道路是民生发展的根本方向,从而形成了其生态民生思想。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态民生是基本的民生构成;生态民生是物质民生发展的重要保障;资本主义是引发生态民生问题的制度根源;改善生态民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示我们,当代中国的民生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民生的改善,还必须将生态民生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民生建设中;当代中国的生态民生建设必须加强对私人资本的驾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民生保障与政府公共性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凸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公共性”缺失在民生领域的反映。改善民生状况,是中国社会目前十分迫切的问题。民生问题之解决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政府民生保障水平,必须重构政府公共性。重构政府公共性的途径,一是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确立和弘扬公共精神;二是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三是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政策,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五是不断提高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物质生活有较大改善。然而,在民生建设方面,农民得到的改革红利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村民生问题仍然突出,且有不断加剧趋势。农村民生发展困境的根源在于农民权利资本的贫困,受制于基层政府民生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亦与农民利益诉求与基层政府协商机制缺失有关。改善农村民生的关键在于农村社会治理的转型。当前,亟须加快以民生为重的民生型基层政府建设,优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民意采集和利益传导的功能,更新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互动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兰 《学理论》2012,(2):3-4
近些年,民生问题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巨大的研究资源。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以来历代领导集体在民生建设方面都给予了重视并取得了成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物质、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求体恤民情、尊重民意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呼声,民生问题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民众"幸福感"提升的方法:一是注重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二是建设公正社会;三是加强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9.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将之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成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新时期,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是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中心。因此,政府应该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持民众本位的政府价值取向,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1.
杨兴林 《理论探索》2012,(1):68-72,102
着力改善困难群体民生既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价值追求,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的整体民生得到了重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困难群体。现阶段,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体民生问题既极其重要和迫切,又有特殊的难度和条件。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力改善困难群体民生,根本途径仍然是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同时要积极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在此前提下,关键是立足民生问题的公共属性,牢固确立公众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主体地位;转换问题的解决思路,民生政策设计首先应以改善困难群体民生为思维原点;针对困难群体的民生实际,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对症施策。  相似文献   

12.
张玉玲 《学理论》2011,(30):48-49
民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的。民生问题是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关注民生和重视民生,为改善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民生思想,积累了丰富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来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上,最终落到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上。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善民生既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和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社会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重要因素,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我们应更加重视弱势群体的民生保障和民生改善,要以制度完善和创新保障和改善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曾峻 《党政论坛》2012,(7):12-14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发展,民生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民生问题是指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主要是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表现为具体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它是社会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6.
民生主要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这些思想已构成完整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发展民生的先决条件;关注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民生的根本出发点;“民生异化”是导致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实践活动是改善民生的途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是民生的根本保障;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民生实现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民生导向下户籍制度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户籍制度相对限制迁徙自由与附着层级社会福利之诟病,是建立民生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关键环节.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均等供给公共产品机制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步缩小区域与城乡差距,真正实现迁徙自由,解决民生问题,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庄百鹏 《党政论坛》2012,(4):12-14,1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发展,民生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内容.民生问题是指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主要是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表现为具体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它是社会的永恒主题.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等不同时期,一直以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为宗旨和根本价值取向.民生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永恒主题,是中国共产党首要的核心观点.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野下的若干民生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和利益是民生问题的内在尺度与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是解决好人民现实利益的基本问题;民生发展是目的性和工具性、生存性和享受性的有机统一,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是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是有条件的、历史的,民生追求的价值取向是人的普遍受益性。  相似文献   

20.
丛潜  隗金成 《学理论》2014,(4):12-13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社会建设特别是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出发,科学分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同时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原则和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