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湘潮》1994,(2)
建国后第一个入中国籍的外国人1988年10月,78岁的马海德在北京逝世,10日,中国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他的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生于美国,祖籍黎巴嫩。1933年11月,23岁的马海德刚刚获得日内...  相似文献   

2.
1937年2月,一位高鼻梁的美国人在陕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位名叫马海德的外籍友人,成了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的一个阿拉伯移民家庭.1933年11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乔治听说在上海一带流行着一种东方热带病,行医济世的思想促使他下决心越过重洋,到中国为苦难的人民解除病痛.在上海,他结识了宋庆龄、史沫特莱等进步人士.在他们的影响下,乔治开始投身革命活动,他的诊所常常成为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联络和开会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资讯     
《红岩春秋》2023,(3):4-5
<正>“马海德与他的革命导师宋庆龄”图片展开展3月8日,“此生无憾为中华——马海德与他的革命导师宋庆龄”图片展在重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开幕。马海德是唯一一位在红军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西方人。在宋庆龄的影响和关怀下,他在中国度过了55个春秋,将自己的全部力量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4.
马海德——"十个回回九个马" 马海德(1910—1988年),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阿拉伯裔美国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投身中国革命事业,毕生勤奋工作,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特别是防治麻风病的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海德立即申请加入中国籍,  相似文献   

5.
1983年春天,73岁高龄的著名医生马海德获悉两大喜讯:一是在刚刚闭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他被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另一喜讯,则是来自海外。他被国际麻风病医治年会授予“1982年达米恩——达顿麻风病防治奖”。  相似文献   

6.
路易·艾黎与马海德,这两个外国人的名字,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严格地说,他们是外国血统的中国人,他们俩半个多世纪结下的友情已超出了血缘的关系。他们为旧中国的灭亡尽了一臂之力;又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上海相识 1934年,上海。来自新西兰的路易·艾黎与来自美国的乔治·海德姆(马海德的原名)相识了。 当时,艾黎37岁,公开身份是上海公共租界督察,他在上海已呆了5年,熟知各方面的情况,并有各界的中国朋友。  相似文献   

7.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6,(16):40-41
1936年6月初,世界著名记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诺同美国医生乔治·海德姆(即马海德)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通过宋庆龄的秘密介绍,在白区地下党组织的缜密安排下,辗转来到了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3--1946)是位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美国人。1911年11月,他到上海度假,这是他的第一次中国之旅。九年后,他奉命到中国工作。1935至1939年,他担任美国驻华武官参赞,其足迹遍及中国各地。正是由于这段经历,他被美国军界称为“最精通中国和远东问题的军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奉命前来中国,作为罗斯福总统的驻华军事代表,开始履行其职业军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建立统一战线和对外友好关系工作铺路的美国人。他在1936年7月至IO月访问陕北以后写的《西行漫记》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对世界了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段中外友好交往史上的佳话,人们已经作了很多叙述和评论。笔者依据见到的档案材料,对有关斯诺访问陕北的若干重要史实作一点补充和说明。斯诺前往陕北前曾向中共中央提出一个问题单子人们已经知道,早在1936年3月,斯诺同马海德医生一道,经过董健吾牧师的安排,从上海到达西安,大约在3月ZO日同刘鼎…  相似文献   

10.
杨梅菊  杨越 《廉政瞭望》2011,(14):48-50
七八十年前,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尚未成燎原之势,陕北的革命者加起来也许坐不满一个工人体育馆。但世事就是如此的神奇,这困难重重的革命之途,竟然引得一批追随者从五湖四海来到中国:波兰人爱泼斯坦,美国人马海德、寒春、阳早、李敦白,加拿大人白求恩,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德国人汉斯·米勒,英国人克鲁克夫妇……  相似文献   

11.
1936年春,斯诺和美国医生马海德到了西安,住在西京招待所。几天后,一个身材高大、胖乎乎的人走进了他们的房间。来人身穿一件灰色绸大褂,外表象个富商。他用漂亮的英语自称是“王牧师”,然后劈头就同道:“在北平的M·S认识否?”斯诺心中暗喜,知道这是盼望的接头人前来联系说的暗语。于是他立即回答:“她是我的好朋友”。说完各自拿出印有英文诗句、盖有骑缝章的半张名片,经拼凑名片完全吻合。接着来人又与马海德将各自半张五英镑的钞票拼合起来。原来,这位“王牧师”是根据上海地下党的指示专程前往西安协助斯诺和马海  相似文献   

12.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3—1946)是位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美国人。1911年11月,他到上海度假,这是他的第一次中国之旅。九年后,他奉命到中国工作。1935至1939年,他担任美国驻华武官参赞,其足迹遍及中国各地。正是由于这段经历,他被美国军界称为"最精通中国和远东问题的军官"。太平洋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3.
病毒的人侵1928年,正好距现在半个世纪以前,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实验室里,有一个器宇轩昂的中国青年,正在全神贯注,进行研究工作。他细心保管着几十种细菌和病毒,观察它们的活动和繁殖,做着详细的记录。这个中国青年到美国去留学,并不是因为他的家庭富有,而是因为他1925年20岁时,从清华学堂毕业公费保送美国留学。这公费,也不名正言顺,原来是清朝败于八国联军的厌予赔款,美国人又用来恩赐给中国的穷学生,让他们到美国去留学。这对每一个有民族爱国感情的中国留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屈尽。这个青年便是这些留学生中的一…  相似文献   

14.
出生于中国的美国外交官1909年8月3日,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出生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11岁时他回到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就学,21岁从俄亥俄州的奥柏林学院毕业后,选择外交作为终身职业。1933年他通过美国国务院的录取考试,后又自费到了中国并任职于美国驻昆明领事馆。两年后,26岁的谢伟思被美国国务院正式任命为外交官,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会想到埃德加·斯诺。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他对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他数十年如一目,为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被称誉为“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  相似文献   

16.
司徒雷登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父亲司徒尔是从美国来到中国的第一批传教士,1875年开始,他担任由他本人兴建的杭州基督教“天水堂”教堂的主持。1876年,司徒雷登出生在中国杭州武林门内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团寓所,11岁时被送回美国,在弗吉尼亚州上学.大学毕业后的1905年又回到中国传教。  相似文献   

17.
<正>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190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1933年到1945年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供职。1944年7月,他作为美国国务院政务官员,参加“美国军事观察组”到延安访问,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多次会谈。根据交谈和观察,他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大量电讯、报告。这些报告真实地将被国民党污名化的陕甘宁边区形象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关于国共形势——共产党信守承诺维护统一战线,国民党却利用美国军援准备内战在1944年1月23日发回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谢伟思汇报了其在中国西南、  相似文献   

18.
李敦白,美籍中共党员,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921年他出生于美国一个律师家庭,大学期间加入美国共产党。1942年应征入伍,1945年9月作为美军士兵到中国。1946年退伍,经李先念、王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结下小解之缘。李敦白长期在新华神从事英语广播工作,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最高领袖均有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19.
<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发表了孔繁玲<董健吾与董维健不是同一人--对<陈云年谱>一条注释的考证>一文,其中说:"1936年6月初,董健吾按照冯雪峰的指示,护送美国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和美国医生马海德等一行人员携带鲁迅慰问我党领导人的金华火腿,经西安前往陕北苏区.  相似文献   

20.
姚程 《党史纵横》2001,(11):42-42
钱学森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所以,当他获知自己的祖国即将解放,坚决要求回国时,遭到了美国当局的无理阻挠,历经磨难长达5年之久。当年美国海军次长丹尼尔·金布尔得知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时,曾恶狠狠地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太多了。无论在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是的,钱学森的确知道得东西太多了。在美国长达20年时间里,他所学到的知识之多、之丰富和广泛,是近代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中罕见的,连美国人也不得不惊叹“钱学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