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把特殊贫困群体兜底保障,作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关键举措。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人员,实行"四集中"的办法(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乡镇敬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卫生机构集中  相似文献   

2.
一、创建学习型社会 2003年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倡导和形成与创建世界最大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即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这一理念的提出也充分说明了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对于我们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高岩 《传承》2009,(3):22-24
他是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堪称"奠基功臣";他是目前世界上神经外科医生中惟一做过上万次开颅手术的人,被誉为"万颅之魂";他是唯一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章"的中国医生,人称"再世华佗"。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凉山已进入脱贫攻坚全力冲刺、补短补差、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凉山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州共有深度贫困县11个、贫困村2072个、贫困人口97.5万人,尚有7个贫困县未脱贫摘帽、300个村未退出、17.8万人未脱贫(纳入低保兜底6.4万人),属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影响全省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关键地区。脱贫攻坚越是到最紧要关头,兜底保障任务越是艰巨、责任越是重大。  相似文献   

5.
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对教育对象的认知活动具有推动作用、行为选择具有评价作用、健康的心理形成具有调节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情感,应做到晓之以"理",以"理"导"情";动之以"情",以"情"激"情";表之以"言",以"言"传"情";赏之以"美",以"美"育"情";处之以"境",以"境"生"情",付之以"行",以"行"固"情".  相似文献   

6.
邹杰 《创造》2015,(11):54-56
芒果,有"热带果王"之美誉,《本草纲目》称其为"果中极品";《岭南采药录》等古籍载,芒果有防癌、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药理价值,被誉为"天地灵物,人间仙果";历史上,曾是皇室的贡果.  相似文献   

7.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跑赢"最后一棒"尤为重要,越是到最后,脱贫攻坚任务越艰巨,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对此,我们应激发帮扶对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生动力、以"技能培训+教育扶贫"提升精准度、为脱贫攻坚提供科技动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工作,凝聚跑赢脱贫攻坚"最后一棒"的合力,实打实为脱贫攻坚画上圆满句号。  相似文献   

8.
独立学院要办好思政课,应坚定主心骨,掌好思政课建设之"舵";唱响主旋律,扬好思政课建设之"帆";夯实主渠道,奠好思政课建设之"基";筑牢主阵地,固好思政课建设之"锚";建强主力军,抓好思政课建设之"本"。  相似文献   

9.
正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最后一役的嘹亮号角。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及蔓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面临严峻挑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担负着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最后防线。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政治保障和引领,统一意志、全力以赴、应"兜"尽"兜",确保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不  相似文献   

10.
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要问民之忧、解民之难、纾民之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人民"一词贯穿始终,彰显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当前,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我区法治社会建设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6,(6)
正2016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对"主动索贿"加大管教力度,对"拉票贿选"零容忍;李克强总理称要整肃"庸政懒政怠政";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对"向扶贫资金伸手"决不客气。中央高层关注这些问题,是因为基层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直接损害群众利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广大群众的心声。县级纪检监察组织处在执纪前沿,肩负一线执纪之责,是推动全面  相似文献   

12.
<正>青山绿水抱林盘、镇墟村庄嵌田园——阳春三月,小镇博鳖风光怡好,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即将在此开启。以风貌管控为基础,展"和谐之美";以景观提升为关键,展"山水之美以美丽村镇为依托,展"城乡之美";以功能配套为支撑,展"舒适之美";以国际元素为提升,展"融合之美";以产业打造为核心,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继续提升改革开放新境界.为此,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改革开放新境界,就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必须密切契合全面协调可持续这种"基本要求";必须科学把握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员干部,要保持这种优势,就必须强化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下决心治好七种"病":即情感上的"伤寒病";管理中的"狂躁症";工作中的"头疼病";履职中的"宅居症";服务上的"健忘症";作风上的"浮肿病";用权上的"恶性瘤"。  相似文献   

15.
肇始于20世纪末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是中国基层践行协商民主的重要尝试,被学术界称为协商民主的"温岭模式"。其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温岭基层民众的利益诉求,成功地开辟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协商治理新路径。温岭模式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面、宽领域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展现出了基层协商民主政治发展的蓬勃生命力。但是,温岭模式在其成长道路上面临着协商主体之困、协商制度之困以及社会组织之困,制约着其发展。因此,需进一步探讨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之道,主要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消除制度障碍;培育社会组织,激发参与热情;坚持依法恳谈,维护协商秩序。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赋予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新方位、新内涵、新实质、新要求和新动力。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关键在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质上有新的提升,从根本上讲就是"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勾画了新蓝图,也就是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成熟定型社会"、"体魄强健国家"和"昂扬向上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蓝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政》2020,(1):33-34
特困人员生活困难、无依无靠、无人照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是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重点对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特困人员救助保障工作,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制度统一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相似文献   

18.
落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 加强铁路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企业的发展,需要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以思想引领为先导,把握企业精神之"魂";以职业道德为规范,把握素质建设之"本";以营造氛围为手段,把握塑造形象之"型";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把握制度建设之"规"。只有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作用提升职工思想境界;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约束作用规范职工日常行为;发挥企业文化的融合协调作用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新一轮学习教育,作为组织实施的部门,既要在理论高度上全面把握,把好船舵,不断纠正偏离轨道的"花招";又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打好"预防针",上紧"紧箍咒",避免"走样""走过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需从"全面开花"到"全面结果"。"两学一做"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  相似文献   

20.
民营经济是新时代激发内需活力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力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始终是"作为"两个毫不动摇"的延续和发展,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更为完善的发展环境。新时代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要克服包括企业自发转型之困、营商环境完善之困等"四困",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竞争中性为原则,破解支持民营企业的"新形式主义",加快小微金融服务创新纾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