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21,(4)
正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文章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1,(7)
正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文章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效比当初预期的还要好。作出这个重要判断,是有充分依据的。——从综合发展指标看,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2018年经济总量90万亿元,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28)
正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文章强调,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社会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合作攻关重大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社会卷)》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省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浙江社会建设的宝贵经验,展现了浙江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程。居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万亿元、2万亿元、3万亿元和4万亿元四道大关,目前正处于由小康迈向富裕的过渡阶段。2015年,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714元和21125元,分别增长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大发展战略与《共产党宣言》的许多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具体表现在《共产党宣言》的发展生产力、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人的自由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重要思想与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0,(15)
正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清醒认识和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社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继党的十九大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2020年年底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来,2021年,在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有关重大社会民生的历史性任务胜利完成的历史性时刻,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9.
马哲军 《政策》2012,(12):43-47
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非常关键的时期,就一系列非常关键的问题,作出了非常关键的部署,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全党期待、全国关注、全球瞩目。开幕式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前进》2015,(12)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新高度,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明确提出了"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历史性任务的纲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实际出发,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通过深入学习和研讨,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把握了党的十八大的精神实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全面认识和把握十六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天津人大》2012,(11):11-12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对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因家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人大财经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7,(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上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戮力书写全面小康答卷,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省定2013年版《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测算,目前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已超过九成。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决胜阶段的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将在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呈现出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新气质"。  相似文献   

14.
易水 《创造》2016,(4):19-20
正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全力保障和服务云南省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党校在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促进云南省党校事业发展,2016年3月28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0,(24)
正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文章强调,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指引我国减贫事业取得历史性巨大成就。近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编辑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摘编》对各级民政部门认识脱贫攻坚重要性,增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一篇题为《我长大了想当贫困户》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广为流传,文中从孩子的视角分析了极少数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虽是调侃,却引人深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已经变为现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认真总结脱贫攻坚的经验,巩固脱贫成果,让贫困群众真正走向小康。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总结了十年以来的成就经验,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学习十八大精神,领会其对铁路发展的新要求十分必要,本文试从管理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北京2021年12月15日电2021年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