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小康》2021,(4)
正辞旧迎新,去年此时,大家都因为疫情而被影响到了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小康》杂志和新媒体报道上,我也看到了很多关于抗疫的稿件,很感动。现在,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我知道每个人都不能放松警惕。希望关注《小康》媒体的新动态,得知新一年的每一件有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正曾经在非典时期就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辽源市广而洁消毒剂有限公司,这一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再立新功。辽源市龙山区人大代表、广而洁公司董事长韩文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疫情,企业虽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们不讲条件,因为帮助国家、帮助人民,既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3.
携手期待     
上期刊首语《永远的真诚》,让我遇到了许多真诚的朋友。他们在来信来电中,或发 E-mail,或在面对面的交谈中,真诚地直言不讳地对我和我的同事“开火”:——是的,我们看到了杂志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最多只在于形式上。而作为杂志的灵魂——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目前杂志的读者定位,模糊不清。到底给谁看?——可读性不强,有许多文章,你们也未必爱看。你们不爱看的东西,硬塞给我们,这叫“rape”。——文字本身要有魅力。这种要求对  相似文献   

4.
苏日强 《中国保安》2012,(19):53-53
我是中山市保安服务总公司的一名保安员,自1988年入职一千就是二十多年,出于对保安行业的关注,《中国保安》杂志是我喜爱的刊物之一。我特别喜欢看杂志中的优秀保安员事迹和老保安员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欧阳主编:您好!我是一名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我很健康,但我非常关注身边的残疾人,也曾写过许多有关残疾人的报道,同时我也十分关注《中国残疾人》杂志,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出刊200期之际,我想以一个读者的视角提点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中国残疾人》理所当然应更多地体现“残疾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8)
正由于采访的需要,我们常常会"上山下乡"。特别是在2020年关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后,2021年开始关注乡村振兴的建设。在乡村振兴的建设里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由于2020年的新冠疫情,旅游业遭受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采访乡村旅游业企业时我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新冠疫情对你们的影响程度怎么样?你们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适应行业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记者,每次出差,总会认识许多人,遇到许多新鲜的事儿,但是,因为出差的时间短,与有些人也仅仅是一面之缘,彼此还没有时间了解,便回到了各自原来的生活.所以,往往除了交谈过的采访对象和转化为文字的报道以外,大部分的人和事,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但是,也有一些人和事,虽然无法写进报道中,印在杂志上,却能深深地印在心里,总觉得有种被感动的温暖,让人久久无法释怀.比如一直活跃在广东的民间志愿者组织广州爱心读书团,总是让我难以忘记.  相似文献   

8.
田文江 《中国保安》2012,(13):53-53
参加保安工作多年,《中国保安》杂志已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能解决我心中的疑问和迷茫,又能增长业务方面的知识,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其中介绍了许多和我一样的老保安员的先进事迹,让我很有感触。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当保安员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9.
可能因为我编辑《中国残疾人》杂志基层版块的缘故,对残联基层组织建设格外关注,采访社区残协总带着挑剔的眼光。但在新城区群策巷社区,我真是无可挑剔了。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心理咨询中,知道了许多网恋故事,这又是一个这样的故事。我是个还没有走出校门的女孩,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向您求救!正如许多人一样,我也迷上了网上聊天,我和他就是在网上认识的。他在很远的S城工作。开始我们在网上只是单纯地聊天,并没有如许多少男少女一样“网恋”,因为我认为那极不现实。有一天,在网上他说他因事来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我们约好见了面。带着一种朦胧而模糊的好感,我们就在一起玩,他带我见了他的一些好朋友,还向他们介绍说我是他的女朋友,我也就默认了。几天后他要回去了,我们在一起聊了很多很多,我说…  相似文献   

11.
银行体系作为服务于经济的行业,具有与生俱来的脆弱性,当遇到外部或者内部的强烈冲击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传染病式的系统性风险。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经历过高成长的时期,成就了所谓东亚奇迹。但是,它们大多数都因为内外失衡的处  相似文献   

12.
邓永慧 《政策》2004,(3):57-57
《政策》杂志编辑部诸位老师: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为党的理论建设做了许许多多的、很有质量的、默默无闻的工作,正因为你们的勤奋工作和劳动,使我们从《政策》杂志上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我和我的同仁对你们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你们付出的不懈努力表示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1,(5)
正生于1978年的格桑顿珠已经开旅游车超过20年。但如今西藏因疫情缘故,旅游业倍受影响。"我们只是想回到以前的生活,就是那么简单。"格桑顿珠期盼道。2020年底,成都出现本土疫情病例。这些情况影响着从成都去往西藏的旅游车辆。在西藏当旅游车司机的格桑顿珠也受到了影响。"我1999年开始跑旅游车,想不到因为疫情遇到了事业的危机。现在西藏的旅游业大受影响,我们很多同行都没有生意。"格桑顿珠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4.
最感谢人民论坛因为2006年毕业想考国家公务员,看到了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人民论坛》双周刊每期文章的目录,觉得很有深度,便拜读了几期杂志。没想11月B版的特别策划《”圈地冲动”考验土地新政》与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关于土地问题的主题正好类似,因为仔细看了这期杂志,平时最不擅长写作的我下笔如有神,这次公务员考试笔试得高分,我最感谢人民论坛!北京读者阮明山我的良师益友与《人民论坛》杂志结缘是在2006,很巧的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杂志就是杂志改版为双周刊的第一期。这对《人民论坛》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而那一刻我的生活也从此和它发生了…  相似文献   

15.
孙宇 《两岸关系》2002,(11):62-63
我是《两岸关系》杂志的忠实读者。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吃不准或记不清的问题时,我便从《两岸关系》杂志中寻找答案,多年来受益匪浅,她已成为我和同事们工作上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6.
筱陈 《人民政坛》2020,(3):41-41
这个春节,遇到了特殊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突如其来,人们减少外出,待在了家里。一切皆出于无奈,疫情就是这样悄悄地,又十分凶猛地向我们袭来,影响着我们春节的生活。我的一位同事,原本计划利用假日,带着父母、岳父岳母、老婆孩子到省外走走,因为疫情,计划取消了,理由很简单,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人们选择待在家里,虽然有些无奈,但也是自觉。为了你、为了他、为了大家,人们自觉不出门、不聚会。  相似文献   

17.
刘建国 《两岸关系》2002,(11):62-62
我是《两岸关系》杂志的忠实读者。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吃不准或记不清的问题时,我便从《两岸关系》杂志中寻找答案,多年来受益匪浅,她已成为我和同事们工作上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0,(13)
正疫情之前,由于个人原因,辞职离开了工作岗位,没有想到遇到疫情后,找工作比以前更难了,面试也很难面对面进行,作为失业人群,会比较焦虑,希望新闻媒体更多关注失业人群,看看这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9.
郭雪筠 《台声》2023,(4):62-63
<正>对于在台北市读高中的杨千逸而言,来大陆读书这个决定,在同学之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那时申请大陆院校的时间正好是2020年,人们对疫情的认知尚不足,许多台湾人仍认为‘大陆因为疫情很危险’,所以才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到大陆读书。同学们倒不是认为大陆落后什么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初涉人力资源工作的我来说,对此行业的了解及对其中涉及的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实不值一提。以前我对人力资源管理知之甚少。公司订阅了《人力资源》杂志,我也从来不曾翻阅,直至今年接触这方面工作才开始对这本杂志有所关注。通过半年多来的人力资源工作实践,加上经常有意识地去阅读相关文章让我对人力资源工作有了粗浅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