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些年来,"文旅融合"越来越火.怎么在"文"字上做文章?把当地古往今来有意思的故事讲好,吸引游客驻足聆听,甚至产生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不失为一个好策略.这次要推荐的《纪我所知集》,便是一本有助于讲好云南历史人文风情的杰作.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6月,重庆市召开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大会,发布了《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强调要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为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文旅产业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中国"战略提出、文旅行业不断变革、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迅速的背景下,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对于实现重庆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提质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一、数字技术融入文旅产业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正6月10日,"在希望的田野上"吉林文旅主题推介会在北京召开,吸引了京津冀三地文旅界企业家等500多人参加。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出席会议并作推介。文化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北京市副市长王红分別致辞。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3)
正面对中国近两亿中产人口的庞大潜在消费者,各邮轮集团坚定不移地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而目前我国海岛旅游市场规模已超千亿人民币,无论从何角度来看,我国的蓝色文旅产业都是一片"蓝海"。"谁说全家老小集体出游是旅行困难模式?"近日,这样一则邮轮广告刷爆朋友圈。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正和风惠万物,山歌传八桂。去年错过的"三月三",今年如期而至。2021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以下简称"三月三"活动)举办前夕,全区14个设区市文旅部门和企业前往北京、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开展文化旅游专场推介和公众宣传促销活动,向重点客源地的文旅业界人士及旅行商展示广西文化旅游特色资源和线路产品。加速"走出去","开门"迎贵客——作为广西重点打造的非遗品牌,"三月三"运作的转变,折射出后疫情时代我区文旅产业全力扩大内需,提振旅游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相似文献   

6.
苏星 《当代广西》2013,(10):55-55
"桂柳陡河水长流,虎仔桥上看客舟。龙王庙内钟鼓响,如此风景消旅愁。"相传,这是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当年来到临桂写下的诗。这片能"消旅愁"的绝美风景就是在漓江流域上的会仙湿地。或许,"会仙"这个地方原本就是众神偏爱,所以他们才舍得将如此清新雅致的风景赐予人间。这里有  相似文献   

7.
刘容 《重庆行政》2021,(3):110-111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经济增速下滑,经济主体受困,金融风险加大,内外经济失衡.为应对严峻情况,中央及时作出"六稳六保"工作安排,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提振文旅消费内需成为关键抓手.疫情发生时,正值春夏季文旅旺季的重庆市文旅市场遭遇重创,虽然重庆市相关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开展了第五届"文旅惠民消费季"和"文旅企业营销创新补助计划"等两项重点工作,但短期内面临疫情防控阻碍流通、文旅消费乏力等难题,中长期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产品供给、收入支出匮乏、消费环境氛围提升等挑战.目前,在疫情逐步好转的有利局势下,需凝心聚力,把握良机,长中短期结合分步实现文旅消费回补,促进文旅及相关产业企暖回温.  相似文献   

8.
正漾濞核桃节新增文旅创内容8月底,旅游、文创产业领域的一些知名学者聚集云南大理,他们受邀出席漾濞县政府、县旅发委主办的文旅创赛事和学术论坛。这一系列活动包括29日进入决赛的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和文旅产品策划及讲解大赛,以及30日在大理希尔顿酒店举办的文旅产业融合国际高峰论坛,它们是"大理漾濞核桃节"的一部分,为2002年起延续至今的核桃节增添了学术分量。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15)
正对于向往大海的北方内陆人来说,昌黎最著名的黄金海岸就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最短距离了,这片海岸从来都不简单,自古英魂汇聚于此,带着世人抬起头来,从现实,眺望远方。昌黎最著名的是黄金海岸,沿海绵长的细沙滩,蜿蜒几十公里,海边的风景也是独特,少量的礁石矗立,此外再没有其他,一眼望过去,无限舒展和畅阔。它的最北边,就是著名的碣石山。对于向往大海的北方内陆人来说,这片海岸  相似文献   

10.
<正>一、政策出台背景辽宁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部署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文旅攻坚战,为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提供有效支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推进辽宁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确保如期完成文旅攻坚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二、政策出台目的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辽宁文旅全面振兴发展政策措施,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营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氛围,推动全省文旅产业提质升级。三、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渝东门户的长江三峡巫山景区,"神女"导游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来自祖国和世界各地游客的亲睐。重庆市二、三届人大代表,县小三峡旅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县平湖旅行社总经理曾传桂,近几年来,克服困难,在股东的支持下,千方百计在属下企业里安置下岗人员300余人,使他们走上了旅游业岗位……曾传桂说:"他们有了一份较稳定的工作,生活有了保障,家里和谐,我也就心安了。"  相似文献   

12.
契合中的差距:乡村振兴中的文旅融合政策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 《长白学刊》2021,(3):72-79
文旅融合作为当前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基本趋势,可以丰富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从政策视角看,乡村文旅融合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内在宗旨一致性、目标承接具体化等高度的契合。但相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乡村文旅融合却存在明显的政策差距,表现为政策发展的迟滞化、粗放化和项目同质化等问题。对此,应以渐进调适逻辑推进政策发展,并通过强化乡村文旅适度融合、统筹推进的政策理念,构建"一干两翼式"政策框架,完善合作共享格局等精准治理措施促进政策细化,进而助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3.
锐词     
《群众》2018,(22)
正大海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以大海为喻,纵论中国经济。他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这一精妙的比喻,蕴含深刻哲理,引发了海内外人士的强烈共鸣。"大海论",也瞬间成为网络热词。  相似文献   

14.
郭英之 《人民论坛》2023,(18):25-29
玩“剧本杀”、密室逃脱游戏、看沉浸式数字艺术展是Z世代年轻人在空闲时间里喜欢做的事情。与父母一辈相比,Z世代的旅行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Z世代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十分多元,他们追求个性、重视体验消费,成长在科技不断创新的环境中,乐于拥抱数字产品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本文阐述了Z世代消费群体的旅游行为习惯和新需求,为了满足Z世代多元消费新需求,须重塑文旅新业态产品与服务,加快文旅新业态的数字化应用,创新Z世代文旅新业态的驱动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卫英 《创造》2013,(8):60-61
近几年,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云南"两强一堡"战略,按照丽江市委、市政府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一体两翼"建设和宁蒗"旅文强县"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泸沽湖景区及景区内各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完善服务设施,开拓客源市场,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旅游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截止目前,全县有旅行社1家,旅游在公司1家,  相似文献   

16.
正本次"新冠"疫情已对我国文旅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样的冲击不仅威胁着文旅产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已通过其上下游密集的产业链条传导至更广泛的服务业供给侧与消费领域。在亟待全面恢复我国经济步伐的当前阶段,应当因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尽早带动我国文旅产业作为"头部产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19,(10)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铺就诗与远方之路。今年是我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又是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后踏上文旅融合新征程的全面开局之年,喜迎祖国70华诞,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三晋文化魅力大放异彩,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龙岩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全市七个县、市、区,组织开展红色文化遗存保护视察活动。视察组强调,要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要活化利用好红色文化遗存,推进红色文化遗存与旅游、研学等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的要求,持续打响“红色古田·养生龙岩”品牌,龙岩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做好立法保护、监督推动文章,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桂林考察时强调,"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对八桂山水的关注,映照着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为我区坚持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珍惜大自然的馈赠,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山水为基、文旅为体,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绿色发展的新步伐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1日至11月4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厦门举办。文博会是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并由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国家级大型文化展会。本届文博会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旅游研究院、台湾工艺之家协会作为协办单位,结合文旅融合理念,以"文旅·共生"为办展理念,围绕"省市名企、工艺艺术、创意设计、数字影视、文创旅游"五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