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7,(4):113-113
2007年6月1日零时8分,长征系列火箭托举“鑫诺三号”通信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以来,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0次飞行。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中国航天员两度飞天.从成功发射28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到首次出口整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的一次次腾飞.让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个个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2.
神奇的想象1861年,被人们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曾在一部小说里描绘了这样的情景: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将设立一个火箭发射站,火箭从这里发射,飞往人们心仪已久的月球。在想象中他还具体地描述了飞行员在宇宙飞船中失重的情景。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恰好过了100年,到1961年时,美国真的在佛罗里达州发射了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而且,宇航员在太空的许多失重情景,竟和凡尔纳在想象中描写得丝毫不差。不仅如此,直升飞机、雷达、导弹、坦克等,也都在凡尔纳的小说中有了雏形。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人制造的潜水艇,与凡…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0,(24)
正在成功发射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后,"长五"火箭今年还将把"嫦娥五号"探测器送上太空,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长征五号成为新一代运载火箭中首个进入高密度发射的型号,也预示着新一代火箭正逐步走向舞台中央。  相似文献   

4.
焦点     
中国与巴西联合发射卫星成功 北京时间10月21日11时16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送入太空。火箭发射13分钟后,“资源一号”卫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火箭继续飞行约40秒后,“创新一号”卫星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第一颗“资源号”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七年八月五日下午三时三十九分,在中国西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最后一道指令,火箭载着中国第二十颗人造地球卫星腾空而起.八月十日,卫星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建造过一座又一座的丰碑.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九七○年从这里升起;中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从这里腾空,并准确地返回预定地点;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这里发射,并准确地飞向太平洋预定海域;中国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是在这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下一站 月球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再次点燃人类由来已久的登天梦想。伴随着200多亿美元的花销,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足迹,他感慨道:"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1960年8月18日,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军事间谍卫星,揭开了人类太空谍战的序幕。其实,如果不是一只小小的白鼠作怪,人类发射间谍卫星的历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3,(6)
1956年4月13日,国务院成立负责领导火箭、导弹研制工作的航空工业委员会,由聂荣臻元帅任主任。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火箭、导弹研究院)成立,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任院长,谷景生任政委。1958年3月27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基地在甘肃省酒泉成立。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1960年11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在酒泉火箭基地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科学试验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继苏、美、英、法之后成为第五个能够发射地球卫星的国…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工委并转参加"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工作的全体同志: 继"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和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成功之后,你们又取得了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发射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圆满成功,这是参加卫星、火箭研制、发射、测控和各项保障工作的全体人员认真贯彻执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世纪什么样的旅行方式最时髦?还有哪一片风景我们没涉足过?世界上一些国土面积小的国家还准备到什么地方跑马占荒? 地点只有一处,那就是辽阔无边的宇宙。21世纪人类在宇宙开发上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去火星旅游,这些无疑都将在新的一千年里成为现实。 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搭载东方1号宇宙飞  相似文献   

11.
官秀娟 《创造》2021,29(6):83-84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在建党百年之际,到火星这颗"红色星球"上去,这是中国国家科技实力的展现,更是精神力量的传承. 20世纪50年代,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然而,敌人却没有给中国搞经济建设的喘息之机——东北方的朝鲜战争、西南方的中南半岛冲突、东南方的台湾海峡危机,三者对中国形成钳形包围;美国更是在多个场合叫嚣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党中央果断做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就是在这样腹背受敌的危难关头,在各方面条件看起来都不具备的情况下,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1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1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小资料     
世界同步卫星知多少? 从1963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同步通讯卫星起到1983年底,各国共发射了166颗通讯卫星。预计到九十年代初,各国还计划发射一百多颗。目前拥有同步通讯卫星的国家和集团有12个。其中自己创造卫星、用自己的运载工具发射的有美国、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8,(4):119-121
5月26日,在经历9个多月的太空旅行后,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这是第一个在火星北极附近着陆人类探测器。  相似文献   

14.
科技     
《小康》2010,(1):126-126
一起迁徙外太空 利用传统的液体火箭,从地球到火星需250天。如今,美籍华裔宇航员兼物理学家张福林,正带领萁团队潜心研究一种新型火箭——“全功率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如果一切顺利,几年后,用它飞到火星只需39天。  相似文献   

15.
微观天下     
正"天问"出征,探火不凡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据新华网)  相似文献   

16.
时事半月谈     
《小康》2020,(23)
正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天问一号任务将会让中国首次发射就达成环绕、登陆、巡视等目标,创下世界首例。明年2月着陆火星后,中国将是仅次于美国第二个让漫游车在火星上软着陆的国家。《自然》杂志称其标志着"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天问一号不仅是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开始,也宣布了我国长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00,(5)
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以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可  相似文献   

18.
减灾动态     
《中国减灾》2004,(11):60-61
10月19日上午9时20分,中国第一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起飞约二十四分钟后,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在太平洋执行任务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报告,“风云二号C”卫星已经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随即在发射指挥控制大厅宣布,本次发射取得成功,经过一系列控制,“风云二号C”卫星将最终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据称,本次发射的“风云二号”为中国首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而此前升空的两颗“风云二号”均为试验应用型卫星。这颗卫星还将替…  相似文献   

19.
1999年5月24日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国防部22日宣布,美国空军当天用大力神4型火箭将一赢间谍卫星送入太空。这法属于国家侦察办公室的间谍卫星是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成功的。这也是近一年来美国军用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在此之前,美国军方曾3次使用大力神火箭发射军用卫星,但不是火箭爆炸,就是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遣。美国发射一颗间谍卫星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7,(11)
正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据路透社报道,这个消息"不到几秒钟就被送交约翰逊总统了"。美联社写到,随着原子弹的爆炸,"共产党中国龙在世界的心目中长得更高大了"。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法新社电讯说,"中国把它的第一个人造卫星射入轨道的这个大成就,使西方观察家们惊讶得目瞪口呆"。美联社则发表评论认为,"由于北京已经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