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扶平凡 《求索》2010,(9):203-205
石介是北宋理学之先驱,"宋初三先生"之一。石介复兴儒学不遗余力,他遇事奋然敢为,一生中做了几件颇具影响之事。时人与后人对石介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本文从论道、论政、论人三个方面分析了石介的古文创作思想。石介的古文创作,以宣传儒家思想,恢复儒家道统为主要目的。其古文创作并非"太学体"佶屈聱牙而不忍卒读。从文学创作艺术风格看,石介的古文创作比较讲究写作艺术,行文堪比苏洵,颇具气势而文从字顺。  相似文献   

2.
梁志刚 《前沿》2007,(10):242-245
元稹以往被关注的主要是其诗人的一面,而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创作者方面一直被忽视。其古朴自然的文章理论和制诰等散文创作,给当时的文坛带来清新的气息和极大的影响,使朝廷的应用文字由华而不实变为雅正实用,对中唐民间文风的改变及古文运动的健康发展起着引领和促进作用。陈寅恪先生称元稹为古文运动之健者。后世对其在古典散文方面的作用研究较少,往往忽视他对中唐古文运动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古文的核心是“古道”,而非文辞之古、文风之古、文体之古。开元、天宝年间古文的艰涩,韩门一派的奇奇怪怪,甚至有唐一代文章的奇崛之风,都与唐人过度关注文辞复古、文风复古、文体复古相关联。韩、柳的成功,则在于他们始终把“古道”作为“古文”区别“时文”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高明峰 《青年论坛》2010,(4):113-117
胡瑗、孙复、石介是宋初著名学者,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倡明儒家道统,批判佛老时文;批判章句注疏,凸显义理说经;讲求明体达用,致力内圣外王;留意性情之论,影响程朱理学。基于此,“宋初三先生”应是汉宋学术转型期间的开风气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5.
邓莹辉 《理论月刊》2005,(1):110-112
"太学体"是流行于宋仁宗时期的一种文体.长期以来,评论界几乎忽视了它的存在.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理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考察分析,确立"太学派"在宋代思想、文学史上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王灿 《长江论坛》2019,(2):92-96
"三不朽"源自《左传》,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人物评价体系。长期以来,"立德、立功、立言"中的"德"被单一解释为"修身"之"德",这是不恰当的。此处之"德"应为创制优良制度文化,使其保持对民众和后世的长久福佑和影响之"德"。除此之外,"德"作为排名首位的"不朽",其内涵亦贯穿"三不朽"中,先秦时期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基本上遵循着"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提出与儒学在汉代的崛起,太学的产生、发展,太学中教师任用、教材选择、学生考试及录用体现出的太学与儒学的关系,太学在国家文教政策的保证下长期巩固了"儒术独尊",论述"独尊儒术"是太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同时太学及其以后的衍化物如国子学、国子监、书院等教育模式又确立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8.
"作为"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高频词。以往人们考察得较多的是其用法;近些年来,对其类似介词的用法也已引起关注。在此对有关"作为"的研究从词义、词性、句式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提出笔者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孙继强 《求索》2012,(9):62-65
日本报界对"满蒙政策"关注已久,早在其初步形成阶段就给予了报道。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日本报界的"满蒙政策"报道更是铺天盖地。从内容来看,报界的"满蒙政策观"基本上复写了政府当局的意志,从其行为选择来看,它为日军扩大侵略战争制造借口,并引导国民相信日本侵略的合法性,是日本政府侵略中国的得力帮凶。  相似文献   

10.
苗俊玲 《人民论坛》2010,(5):240-241
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方。但"天人合一"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社会不同,所以必须正确解读这一思想,既看到其局限性,又要吸取其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20,(10)
正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北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曾考进士不第,后退居泰山著书讲学,世称"泰山先生",是理学的开创者之一、著名教育家。孙复与其同时代的胡瑗(安定先生)、石介(徂徕先生)并称为"宋初三先生",对理学的建立有开创之功。在《宋元学案·泰山学案》中有这样的评论:在宋朝兴盛八十年间,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孙复、徂徕先生石介开始创立理学,继而又由周敦颐、"二程"等将其发扬。  相似文献   

12.
有关西汉太学设立的时间,自古及今争讼纷纭.本文认为,东汉以降太学、辟雍关系在思想观念上纠缠是造成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东汉现实政治生活中,两者虽在目的、功能上有部分重叠,但地点上分离,各自拥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然而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两者却被混而为一,以辟雍指称太学.此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太学与辟雍的分离,是教育日益显示其独立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公平的提法上经历了从"兼顾效率与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到"更公平"、"三个公平"的演变。本文从对公平关注的领域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两个角度探索了演变的规律,并对十八大报告中"更公平"提法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可是,人们对于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到底指什么还存在常识性模糊,致使人们在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上仍然存在诸多争论和分歧。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应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视角、方法和它与唯心史观的对立来认识,而对其"历史"概念进行准确解读也是深刻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以《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为蓝本,对上述问题予以全面探究,是更好地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理论特征和其"历史"所具有的三重含义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学可分为三大学派:“西汉今文学”、“东汉古文学”、“宋学”.这三大学派几经兴衰,各有特点,各有得失.汉唐以来,“汉学”渐渐失去活力.至宋初,佛、老思想显得空前活跃,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乃至使石介惊呼道:“举中国而从佛、老.”以孙复、胡瑗、石介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为了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打着复古旗号,标榜王权,鼓吹道统,反对佛、道,复兴儒学;同时也从理论上批评了当时的浮靡文风,提出文章必须“述国家之安危”、“正一时之得失”、“写下民之愤叹”.这与唐以前依据古注治经的做法显然不同.他们的言行或呼吁,打破了当时思想文化界的沉闷空气,成为宋代新儒学和诗文革新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6.
陈任远 《求索》2015,(2):149-153
在20世纪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国民党一方面以革命的原初意义为基点,既对自己的革命实践进行赞颂与美化,也对为革命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进行褒扬和奖恤;另一方面紧扣"我即革命"的主旨,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其本党内的反叛行为进行批评和丑化。这样使得其所建构的"革命"文化呈现出"革命神圣"、"革命者光荣"与"唯我革命"的特点,而此特点在显示其不同于他者的同时,无疑也影响着其在大陆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钟婧  吴倩茹 《前沿》2013,(18):61-63
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哲学方向。本文首先从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和我党的文风观三个方面认真总结了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基本研究成果,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几个主要分歧,指出了当前其研究的一些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深入分析了一些马克思主义文风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最后就如何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文风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李栋辉 《求索》2010,(10):196-198
宋人注重道统和文统,韩、柳其文在宋代的接受有着不同的接受轨迹,宋人发明了韩愈在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中的崇高地位,而反观柳宗元,由于其政治生涯中依附党人的污点,宋人对其人的政治生涯表示同情;由于宋代道学思想的浓厚,宋人对其思想进行大肆抨击;由于柳文的高超艺术成就,宋人对其文大为称赏;柳文在宋代地位的嬗变,从北宋到南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进程,反映了宋人文风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9.
毛奇龄是清初著名学者,经学成就尤为突出。"诗"学研究在其整体学术中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在其为数不多的几部诗学著作中却也不乏超越其时代的真知灼见。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其独特的"诗"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不畏权威,汉宋兼采,敢于挑战,文本与考证并重,开清代诗经汉学之先风。毛奇龄独特的"诗"学思想也使其成为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先驱,并且促使了清代三家诗学的兴起,对清代"诗"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天地人"的人性假设更加注重的是关于"人"的哲学化思考,更加突出的是"人"在"天"、"地"之间"万物之灵"、"天地之心"的地位,更加关注的是天、地、人的同生并存、和合共赢发展。其对人的基本判断是:人是"天地人"。在哲学层面上,是主客体相和合的关于我们所生息的宇宙物质世界的高度哲学概括;在管理思想上,既强调了"人"在"天"、"地"之间所应有的地位,又主张"天大、地大、人亦大",并以实现"天地人和"为最高目标;也因此,是对管理学史上既往一切管理人性假设的超越,且不仅与当代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完全一致,亦有望全面提升和拓展管理理论的视域,进而有效地解决当今时代出现的管理失灵和发展失灵,或可一并揭开世界管理思想史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