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法律论证是重要的法律方法,无论是法律解释、价值判断、还是利益衡量,都须对相应法律思维活动中的主张加以论证。法律论证在司法中亦称为"司法论证",它在司法实践中地位显著,它是以司法为研究中心,研究法官在裁判中如何运用法律论证解决法律问题。现今法律方法的内涵通过法律论证充实并扩展,法律论证范式在整个法律方法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钱春燕 《法制博览》2014,(2):147-148
由于法律推理能够为司法判决的推导和论证提供有效的论证过程和方法,所以掌握和运用法律推理,对于法律工作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司法实践中突出和强化法律推理,有利于司法公正目标的逐步实现。本文从法律推理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法律推理中最常见的思维模式——演绎推理,即通常所说的"三段论模式",最后探讨了法律推理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律推理在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到裁定和判决的正确适用;当前,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忽视了对法律推理的研究和认识,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法律推理的有效性和司法公正的实现。本文则试图通过分析史蒂文.伯顿先生《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一书,从不同的司法实践主体视角出发,阐述法律推理在司法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相当健全,然而,诚如休谟的分离命题所阐释的那样,"是"与"应该"是无法划等号的。法律制度的健全不代表整个社会的井然有序,而法律信仰的构建将促进法律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公共行政管理中的最高标准,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原则依法进行,从我国当前各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立法情况来看,尚存在如操作性不强、法律层次低、缺乏地方特色的管理问题,为此,本文概述了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相关概念,探究了地方立法介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突发公共...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的快速转型,但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社会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矛盾会以集体行动的方式非理性的表现出来,产生了所谓"群体性事件",对政治秩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强烈冲击,有必要以法律的方式予以规制。本文分析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性质,提出了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法律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良东 《法制博览》2013,(11):152-153
实质推理是相对于形式推理的一种法律推理方法,是当法律或事实前提出现漏洞,或存在争议的时候,通过法官使用价值判断、社会公平正义进行案件的判决。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本文以泸州遗赠案为切入点,介绍了实质推理在法律适用中的具体运用,阐述了实质推理在疑难案件中的适用原则,分析了实质推理的核心要素,即社会利益的衡量。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道德关系探讨贯穿于法哲学全局,也是法学界诸多专家学者一直探讨的重要命题。法律与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本文试从法律与道德的概念、区别、联系来探讨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比较法律文化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是法律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千叶正士的法律文化概念与法律文化研究、法律比较文化中的认识论,以期望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除全日制本科、研究生以外,仅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学生这一群体,就已达3000万人规模。学生实习期间权益遭受侵犯事件的频发,使得学生在实习期间劳动权益、教育权益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构建我国"实习生法律制度"体系,进行学生实习立法的基础和价值取向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王俊杰 《法制博览》2023,(29):49-51
众包劳动者已成为当今数量庞大的新就业群体,面临着各种职业风险。众包劳动者与平台企业、第三方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复杂且难辨,加之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对众包劳动者的法律保护不够充分。为此,除了劳动者自身应做好风险预防外,还要进一步明确法律的选择与适用问题以及在立法上完善相关的制度,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12.
吴纪树 《法制博览》2015,(7):265+263
弄清法律功能的内涵对于研究法律现象和法律制度意义非凡。然而,目前对于法律功能内涵的研究还不丰富,也没有对其统一界定。法律功能应当是指作为存在于社会子系统的法之内部,通过法本身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关联的形式生成相应的社会价值的属性或者能力。  相似文献   

13.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法律语言最鲜明的特点是准确性,但模糊语在法律语言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法律语言中模糊现象进行分析,为立法、司法、执法活动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敏 《法制博览》2015,(2):146-148
本文主要采取法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同妻群体离婚面临的法律困境进行分析、探究,得出同妻离婚的法律困境主要有离婚理由无依据、当事人举证困难及法院认证困难的结论,并就这些困境提出完善《婚姻法》和完善证据制度的对策,希望能为同妻离婚提供立法保护和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今的法律环境下,法律职业道德需要一个信仰的支持,而法律信仰就是众多信仰中最符合需求的,法律信仰下的法律职业道德将是法律工作者最坚实的支柱。  相似文献   

16.
杨晶晶 《法制博览》2022,(8):154-156
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易陷入各类危机事件,为维护大学生权益,保护其身心健康,应加强对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法律问题的重视.基于此,首先简单阐述了大学生危机事件特征,指出大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要求,进一步以某危机事件为例展开深入剖析,了解大学生在微社交环境下可能存在的危机事件及后果,以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7.
王鑫 《法制博览》2015,(8):150-151,132
践行法治思维是建构法治中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首要问题和基本要求,没有正确和科学的法治思维,就不会深入理解和贯彻法治中国的深刻内涵,而法律信仰的培育与树立,是践行法治思维的首要命题。因此,没有对法律的信仰或没有深入科学地对所信仰之"法"做到正确理解,法治中国建设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境。文章以司法队伍建设为研究视角,从而正确厘清所信仰之"法"与践行法治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自法律行为制度产生以来,事实行为的光芒便荡然无存,民法学界对事实行为少有研究,殊不知法律行为不过是立法者为了实现私法自治而从事实行为中提取出来的,事实行为横跨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等多个方面,是民法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由于其内容丰富且复杂,文章将对事实行为中重要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性,了解了该群体权益保护的现状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法律途径的思考探索。  相似文献   

20.
王统 《法制博览》2023,(21):79-81
近几年我国的共享经济的发展非常迅猛,共享经济是对现当代商业模式的升级和创新,通过大力发展共享经济,能够提升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因此共享经济非常契合我国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从民商事法律的角度来看,由于共享经济和我国传统经济在性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民商事法律中的相关法律内容很难直接套用在共享经济当中,基于此,本文以共享经济的内涵为出发点,探究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民商事法律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完善关于共享经济的民商事法律体系,进一步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