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俱乐部     
编辑同志:您好。 我是一名残疾人(失聪),小时候因打针致聋,从此告别了有声世界,陪伴我的只有书和笔。 今天看到了贵刊的文章中的《生命季节中的雪》和《二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市大兴区有一个润荷巷,走进这个美丽的街巷远远就可以看到一座座红顶黄墙,整齐美观的楼房。你一定想不到,这里就是北京市女子监狱所在地。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在《纽约时报》的评论员弗里德曼的名作《世界是平的》里看到这样一段,他在讲到世界竞争激烈,未来的挑战众多的时候,对他的女儿提醒:“女儿,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这一段我直到今天仍然难忘。我看到的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梦”的奋斗的精神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寻梦大明宫     
林英 《福建乡土》2020,(1):28-29
北京一游,开始喜欢上皇城古都,便想到各地古都饱饱眼福,西安成了想往之地。由于时间关系,此次的西安之行较为仓促,我遗憾——大雁塔音乐喷泉,因为当日大雨的滂沱,并没有喷出美丽的水花,错过了它旖旎的声、光、水、色交融的情景;我遗憾没有看到被誉为中国最美实景演出的大型历史舞剧《长恨歌》。当我们驱车来到大明宫遗址时已是入夜时分,一入景区在我眼前呈现的便是一个大公园。  相似文献   

5.
带着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对幸福的向往,我跨入了中学时代。放下小学的政治课本,拿起厚厚的《公民》书,不禁皱起了眉头。可是,当我翻开它时,却又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老师用她那清泉般的话语,把我引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在这里,我看到了,女排夺冠的英姿,我国自制的“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卫星的成功,五星红旗的一次又一次升起…我看到了,看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我愿作一只小小的蜜蜂,在《公民》知识的花中采蜜。当然,这些甜蜜的果实,是许多叔叔阿姨辛勤劳动的结果。感谢您们,我们中学生的知心人。如果说小学时代的生活是一个美妙的梦,那么中学时代的生活可以说得上是一曲动听的歌,对我们这个实验班来说,它不只是数字字  相似文献   

6.
地震发生时     
周文茹 《中国减灾》2013,(5X):38-39
<正>4月20日是双休日,那天早上,我正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楼房摇了几下,强度较大,差点把我从沙发上摔下来,我还以为是楼房下街道上的汽车撞了我们这座楼房的墙呢,可是这摇动怎么就不停止呢,而且伴随着巨大的声音发出来,把我吓了一大跳。因为经历过"5·12"大地震,我的思维一下反应过来了,是发生大地震了,于是大喊:"妈妈,爷爷,奶奶,是不是地震了?"大家一下子明白过来,"地震了,快跑!"我抱着手中的书,一下子从沙  相似文献   

7.
客观讲,近年来,文艺创作佳作频出,尤其主旋律影视作品屡有突破,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成为爆款,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李大钊,《山海情》中的马得福、李水花,《跨过鸭绿江》中的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革命领袖和一大批英雄人物,光彩照人,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8.
继去年侦探小说《死亡循环》、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等图书在我们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首发并引起热烈反响后,新年伊始,李开复的新书《微博:改变一切》、热播偶像剧《一不小心爱上你》也选择了在我们阅读基地上首发。看到有越来越多作家和出版社选择我们作为新书首发平台,看到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我们来阅读图书,我真正感受到,手机阅读的  相似文献   

9.
逃向苍天     
<正>刚刚翻阅完了雷颐老师的作品《逃向苍天——极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当我从雷颐老师手上拿过这本书,看到封面上的副标题时,一下子抓住了我。我对雷老师说,个体命运最吸引人,也最易引发共鸣和反思。在本书《自序》中,雷颐老师引用了海涅的一句话作为开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一块墓碑下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正以前只知道"黑马"是个名词,不知道这也是个人名儿,甚至这个人还是文化人。注意到这一点是因为一篇短文。前不久,我在一份文摘报上看到原载于《世界新闻报》的黑马先生的一篇博文《一米排队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11.
一个王朝的盛衰,有时是可以从某些历史细节中找到答案的,近读旅美作家林博文的新作《跨过三个世纪的宋美龄》,就让我对蒋家王朝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引用了美国《时代》杂志女记者安娜丽杰克贝的一段回忆。抗战时期,有次宋美龄请她在重庆一家餐馆吃中饭,饭后宋美龄抽出美国骆驼牌香烟请她抽,她看到墙上贴着:“爱国的中国人不吸烟,节约每一分钱为抗战。”即对宋说:“谢谢,不用。”她和宋聊好莱坞电影明星等女人爱聊的话题,不觉已至午后三时,她向宋说:“蒋夫人,其实我是吸烟的,但看到墙…  相似文献   

12.
我曾写过一篇《万般艰难集一顶》,从建筑师的角度,讲建筑物"收顶"要达到功能、美观、与周遭环境协调均臻完善,实在是必须殚精竭虑、反复推敲的难事.近见2003年11月13日《北京晚报》头版头条新闻大标题《三环内楼房将消灭"平头"》,兹事体大,不能不密切关注,便忙读内容:"记者昨天从市国土房管局获悉,北京三环路以内,奥运村周边及重点地区周边25条主要街道两侧的临街多层平顶楼房全部消灭'大平头',所有楼房的平面屋顶将全部改成坡顶.  相似文献   

13.
何方 《同舟共进》2008,(7):50-52
一位对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可能作出更大贡献的革命家,竟被自己的革命队伍摧残了……最近看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在六大的代表中记载有孟用潜。这再次勾起我对这位忘年交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学临时派我去北京公干。有一天,我偶然从《北京日报》上看到《朱敏教授的追求》一文,知道朱德委员长的女儿朱敏就在北师大工作。朱德委员长是全国人民敬爱的领袖,又是我们四川籍的元帅,还是川大的老校友,一向教育子女很严。他独生女儿的近况,想来也是家乡人民所关心的。于是决定去采访朱敏。 那天,大雪纷飞,玉树银花,冰凝路滑,气温降到零下7度。我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北师大校园里一幢50年代修建的灰色楼房二楼,采访朱德元帅的女儿朱敏。 朱敏听说我是四川来的,热情握手欢迎。她知道北京气候干燥,怕我不惯,还亲自剥…  相似文献   

15.
沈毅民 《今日浙江》2010,(19):60-60
《世界因你不同》是李开复的自传,讲述了李开复从苹果、SGI、微软、Google四个世界顶级公司任职,到开办"创新工场"的成长历程。从书的字里行间,让我看到了一个成功者的眼界和胸怀以及他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相似文献   

16.
储瑞耕 《乡音》2013,(12):45-46
天下有许多事情,分开看往往看不清其中真正的内涵和价值;而集中起来看,则可以看到异彩纷呈精华多,姹紫嫣红满园春,许多规律性的东西也随之显现出来了。案头有两本《记录》,一是"人物卷",一是"纪事卷",总字数40余万,系《乡音》杂志纪念创刊25周年的丛书。我翻阅了其中的许多篇章,立时有一种看到河北火热以往的感觉,立时有一种各式人物、场景再现的感觉。总之,一股强大的历史温度油然而生。我本人是《乡音》杂志的老朋友了。1988年4月,李文珊同志当选为第六届河北省政协主席,我作为《河北日报》记者和评论员,负责对他进行专访,他向我透露了办《燕赵乡音》(创办几年后改名为《乡音》)的思想,我亲眼见到杂志的开办,甚至参与了其中的一些具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贵刊发表白化文先生《探查〈永乐大典〉正本的倡议》很有见解。我去皇史宬实地考察过,很赞成研究那里的墙。北京市政协可以成立一个小组,从历史资料(皇史宬等建筑),传记(现已有壁中藏书的传闻),特别是科学探查(查墙中有无墨物),几方面下手,如有发现,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一项大贡献,其价值有世界意义;而此事确不需大的投资。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台声》2013,(4):112-112
【读者来信】 你好!《台声》的老师,我是来自台湾台中的锺恺原,前段时间在台湾的一家书店里看到了《台声》杂志,很高兴能看到一本专门报道两岸新闻的杂志,我想你们的杂志在大陆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的老师们: 辛苦了! 第一眼看到你们的杂志,就再也无法释怀,有一份温馨、有一份亲情温暖着我、浸润着我,目光所及的文字尤如一根根针抽取着我心底的郁闷,依依不舍地合上这本心仪的杂志,我整个人好像久病初愈,往日沉重的心灵好似接受了一次洗礼,骤然间轻松倍至。豁然开朗…… 哦!原来这搞不懂弄不明的纷繁世界正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构成,我又何必太苛求自己?世《事》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来了,2020年终于要过去了.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全国人民一起面对,一起度过,我很感慨!作为《小康》的读者,我也看到了《小康》在杂志和新媒体上的发声,既有时效性,也有深度.希望在新的一年,能看到《小康》出品更多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