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是面向21世纪全球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 发展关键取决于人的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是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谌蓉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6):134-138
民族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严峻的现实问题。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又给民族高等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民族高等教育为促进西部开发战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多元化发展模式,坚持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科学的发展观也是指导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南.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高等教育,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贵州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0年代初至今,贵州民族高等教育经历了创建、停滞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贵州民族高等教育目前建立了文理结合、符合实际的基本体系,为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认为,加大对民族高等院校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改革和完善民族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现实对策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为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者 ,乌兰夫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与创建了延安民族学院 ,担任中央民族学院的首任院长 ,倡议在全国创办民族学院 ,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和办学指导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论述。这些经验和理论对我们今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 ,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忠云 《前沿》2012,(22):189-190
民族院校不仅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同时也是研究民族宗教问题和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和展示党的民族政策优越性、体现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窗口.因此,加强民族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培养一支优秀的辅导员管理队伍极其重要,在民族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民族改革40年来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体系创建的历史经过、经验和完善问题。分析了民族高等教育的领先发展对建设西藏现代教育体系的促进作用和西藏民族文化素质迅速提高的历史史实,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建立现代民族教育体系的先决条件、中央和全国对西藏教育的援助和政策倾斜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在70年的历程中,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在遵循国家整体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民族高等教育体系。我国民族高等教育70年的发展经历了初步建立(1949-1965年)、遭受挫折(1966-1976年)、恢复与初步改革(1977-1991年)、调整与优化(1992-2000年)、规模与质量并举(2001-2014年)、交融与创新(2015-至今)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标志性事件与发展任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应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更精准的发展方式和更完善的结构为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普及化。  相似文献   

9.
陈丽 《贵州民族研究》2018,(12):194-197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要求民族地区高校必须要加快国际化进程,满足战略实施的人才需要,推动民族地方战略支点意义的发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包括多个方面,虽然总体方向一致,但是由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其国际化发展还需要结合院校的性质定位形成自己的发展思路,做到教育实践国际化和民族化并举,基于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明确国际化目标,服务于民族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胜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1):169-173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潜藏危机和挑战.必须进一步调整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思路.要做到正确定位,确立特色;加大投入力度与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以人为本;办学模式的创新;内联外引,吸纳先进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可以分为普遍性民族教育政策、差异性民族教育政策和多样性民族教育政策,三者共同构成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有机体系。差异性民族教育政策又可分为积极差异性民族教育政策和消极差异性民族教育政策。多样性民族教育政策既要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  相似文献   

12.
伍琼华 《思想战线》2007,33(6):74-81
南传佛教壁画是东南亚佛教文化圈里重要的外显文化之一,也是对贝叶经中所载典籍、历史、文学故事等内容的一种艺术化的解读和教育传播方式。它在云南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使其长期以来影响着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并成为民族历史、民族关系、民族传统工艺、民族生态观、民族伦理道德教育等内容的重要载体;又因其国际性地位,还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冲突中起着缓和乃至化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民族教育特殊性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是课程。随着我国学者对民族教育特殊性认识的加深、对民族学生心理特征研究的起步 ,以及对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的介绍 ,民族教育中的课程问题研究 ,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却明显表现出研究范畴不明、研究视野狭窄、理论深度不够、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深化民族教育课程理论研究、开阔研究视野、关注课程改革实验 ,逐步形成民族教育课程理论体系是新的历史背景下民族教育课程研究的重要走向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民族教育质量提升需着力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贵州民族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结构、技术、制度三条路径实施,以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民族教育质量为目的,完善民族教育体系结构;以"丰富民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民族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为中心",变革民族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民族教师的培养方式;以"‘双百工程’和‘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项目’"为重点,不断创新民族教育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剖析了西部民族教育发展落后的现状,指出发展民族教育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在西部地区民族教育严重落后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民族教育新体系和新的运行机制,民族教育必须实施超常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低 ,人才资源短缺 ,是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优先发展民族教育 ,将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民族教育发展是加快西部发展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持久性动力源。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办学形式和我国民族教育重大政策,在保障边远民族地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学生享有高等教育机会、培养民族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政策还面临着指导性不强、降分录取不明显、受益主体不聚焦、政策优势被弱化等困境。需要重新构建新时代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政策的顶层设计、制定更加精准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和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发挥民族政策优势,促进民族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