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威在其《儿童与课程》中,将其教育哲学落实于课程理论。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的心理规律是课程的依据,儿童的主动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方法,儿童经验的增长是课程的最终目标,所以教育的各种措施都应围绕儿童这个中心。类似的精彩的教育哲学观念不一而足。杜威《儿童与课程》的问世,距今已有115年,但其中的思想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以及教育学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丽 《法制与社会》2010,(20):219-219,222
提高儿童的素质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不仅是我国教育的战略方针,也是各项教育改革政策的战术方针,它反映了教育的目的。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改革,各项改革措施紧紧围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本文以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为分析基础,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3.
王品洁 《政府法制》2012,(22):48-49
杜威是上世纪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他与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一起被称为现代哲学的三大巨匠。  相似文献   

4.
经验哲学之兴衰与中国判例法的命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判例法与经验哲学之必然逻辑关联关系的一般原理的探讨 ,以个案形式分析了中国古代经验哲学之兴衰与判例法命运的关系 ,认为中国古代既是一个经验哲学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有着相当发达的判例法的国家。经验哲学之主导地位与判例法之发达间具有必然的逻辑关联。然而 ,近代以来 ,由于国运的衰弱 ,在人们寻求“根本性”解决方案的时候 ,抓到了来自德国的思辨哲学 ,却丢弃了自己曾占主导地位的经验哲学。由此 ,也导致了中国判例法命运的多舛。如果要在未来的时日中把复兴判例法作为中国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 ,就宜同时在中国重建经验哲学  相似文献   

5.
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美学最伟大的哲学美学家之一,杜威开创了实用主义这个极具美国特色的美学流派.杜威把艺术、经验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哲学美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对现当代美学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杜威的美学影响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6.
杜威,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界最杰出的哲学美学家之一,开创了实用主义这个极具美国特色的美学流派。他对传统的美学思想作了较彻底的颠覆,同时为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支点,开辟了现代西方美学发展的新方向。杜威把艺术、经验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哲学美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对现当代美学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统实体思维以学科、经验或结构范式使课程本体呈单向度倾向,关注课程内容本身。怀特海过程哲学突破传统思维,从过程-关系视角关照课程,视课程为事件、旅程及不断生成的文本。课程建构遵循主体的赋权参与性、内容与形式的实践引领性、目标与结果的生成性以及知识建构的境域及审美性原则,强调师生、社区及家长资源的积极参与,注重师生与自我及文本作者的对话,关注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及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意图使课程实施走出传统由输入到产出的控制模式,而成为情境化的过程,凸显课程的审美、创造及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8.
部门法哲学具有重大意义。它是链接哲学、法哲学与部门法之间的桥梁,它为部门法奠定基础、厘定概念、构建思维方式、提供终极的解释理由、促使部门法制度创新、使部门法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语言哲学是研究语言学与哲学共同规律的科学,通过广谱哲学语言的探析发现其语词的概念词义、色彩、接近于“同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语言哲学关于词义本质因语词表达者、解释者的不同而产生多义;理解往往失之片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法律与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法律是公众经验的产物,属于实践智慧的范畴。法律经验具有偶然性、可靠性、渐进性、创造性、粗糙性和保守性。了解法律经验的这些特征,对法律发展的意义重大。历史上,许多法学家和法学流派都极为重视法律经验,不少学者把他们的理论体系构筑在经验的基础上,从经验出发,创制法律制度。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进行的法律移植实质上就是对国外间接法律经验的吸收。由于经验的积累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如果我们不搞法律移植,就会放慢改革开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As societies modernize, one usually sees rapidly increasing rates of conventional crime. Contrary to this trend, Japan has experienced patterns that have either declined or remained basically horizontal during this process. In fact, this Oriental society is one of the few nations that has not had a positive development/crime correlation. Expanding on a societal explanatory approach suggested by Reischauer,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cultural traditions within Japan may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how their dark side of crime is also related to these cultural features, and how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re specified.  相似文献   

12.
用诠释学的观点解读马克思的文本 ,是文本和解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的活动。马克思文本的“原意”是一个不可把握的概念 ,也许有但不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在内容上有区分 ,但在意义上完全没有必要。“走进马克思”仅是对不看马克思文本而妄谈马克思的人的规劝。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用意识形态性来指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意识形态的偏见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被误解为政治理论 ,剥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外衣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以理解的心态去观察刑法理论和实践中的经验事实,可以清晰地发现现代刑法中所极力推崇的若干神话性命题的破产,从而促使刑法从庙堂之高回归寻常生活之中。与此同时,经验事实及其重要的思想基础——文化相对论,宣示并表明了当前我国力图通过单向性地临摹德日刑法体系而实现刑法知识转型的话语表达并不能真正关切到时下人们的制度渴求,在学术生产上可能忽略甚至无法探知刑法学中国命题的理论洞见这一较为丰富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初黑格尔完成哲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后,人类自由驰聘的理智便开始向三个方向演变,即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但进入20世纪后,这三大哲学就日益从分化趋向综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哲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历史主义、科学实在认,都体现了三个哲学的融合。事实上,无论是眼下哲学的发展趋向、面对的研究对象、追求的实践目标、所处的知识背景,还是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的激励挑战,都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西方哲学携手共建。  相似文献   

15.
宪法哲学:自由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哲学是以人为起点并以人为归宿的哲学。一切与人有关的哲学 ,都与人的自由有关 ,因而 ,都可以说是自由的哲学。早期的自由哲学是借助于宪法来谋求其目的的 ;而现代的宪法哲学 ,又往往借助于自由哲学来建构其自身。人的自由状况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普遍的自由只能是一种低度标准的自由 ,低度自由的标准同时也就是有限政府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interrogates a number of assumptions underpinning the recent focus on employability and social mobility within legal education and the legal profession – in particular the capacity of legal work experience to support these policy objectives. It draws on research evidence to argue that a narrow focus upon the individual acquisition of skills and attributes fails to capture the fuller complexity of legal employability as a negotiated, situated process. It shows how the structuring properties of the field reduce the capacity of employability initiatives to disrupt the pattern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that frame access to the legal profession. In this context, the potential of curriculum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employability is inhibited by the structural constraints upon the possible selves that law students are able to imagine. It suggests that students’ opportunities are not only shaped by their past, but are also constrained by their possible futures.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