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三农”信息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田红 《电子政务》2011,(11):62-68
从农村(业)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模式、国外农村(业)信息化经验借鉴以及中国农村(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策和政策研究四个方面,对中国"三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揭示了中国"三农"信息化发展的路径,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亿万农民的福祉。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有着"先行先试"的责任。本文以山西农民满意度需求调查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和KANO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机制构建和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谢景芳 《前沿》2006,(8):167-169
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中心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关键,而农村文化建设又是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保障,这已成为学者探讨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如何在农村搞好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汤文华  段艳丰 《前沿》2006,(6):207-209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并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安瑞锋 《传承》2010,(15):30-31
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发展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农村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建立和健全农村的相关制度;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发展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农村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建立和健全农村的相关制度;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民生,牵动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尽管从历史上看,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与三农建设缺乏天然渊源,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狭隘的“三农”已发展成为“大三农”和“新三农”,我省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大量农民经商办企业或外出打工带来了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主要涉及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土地制度、扶贫、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基层民主建设以及农民增收、权益保障等诸多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完成小康建设的重大任务 ,就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一系列创新与突破。简而言之 ,就是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三农”问题的现状 ,全面地寻找和说明“三农”问题的成因 ,有针对性地探讨和制定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天津政协公报》2011,(12):8-10
<正>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发展"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等重要举措。加强财政税收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当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迅猛,而农村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贷需求。从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看,农村  相似文献   

10.
我省农村覆盖面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在全省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三农"问题是我省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信息化浪潮袭来之际,我省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着力加快我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从而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教学改革,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我省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信息化纪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信息化建设又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素.近几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以下发一号文件的方式表达了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静芳  郭丽 《前沿》2007,(4):211-2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支持,信息化将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阐述农村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其次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概况,然后针对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孔垂柱 《创造》2008,(5):86-91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的"三农"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加强"三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农业农村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一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石,缺一不可。如何把农村文化建设好,也是解决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海门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五大工程之一,常抓不懈,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2008年3月,海门市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小康社会的达标验收,  相似文献   

15.
白毅 《电子政务》2011,(12):110-113
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基本领域,是新时期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论述了电子政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带动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朝着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的历史定位和战略意义;论述了"三农"问题作为电子政务应用的落脚点及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三农"问题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挥电子政务在农村的服务功能,助推"三农"问题破解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发布了10个有关应对"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些文件同整个农村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国农村发展历史性的变化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取得了促进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和重读这些中央"三农"一号文件来看我国农村发展,总结经验,把握继续发展的重点,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各级各地都在千方百计、艰苦卓绝地探索。甚至有人提出:要以减少农民、发展工业、建设城镇来解决农村问题。这虽然很符合辩证法,并在一些地方取得成效,但是,更多地方的这种思路,显得舍近求远,收效甚微,“三农”问题仍然比较严峻。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破解“三农”难题的思路,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谋划“三农”问题,立足农村实际努力挖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潜在优势,就是发展林业。  相似文献   

19.
易炼红 《湖湘论坛》2003,16(3):46-48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做好政府工作的九条经验和体会 ,其中一条就是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并且提出 ,政府工作要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实做好“三农”工作。这表明 ,我们党和政府在认识上、在工作部署上都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而农村的重点和难点是农业的…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两岸(福建)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大陆“三农”建设与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以及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福建有必要,也有条件在包含农村、农业、农民在内的农村建设这一更大的领域,进行合作模式的创新尝试—建立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通过施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在两岸的农民组织交流合作、两岸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将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建设成融合两岸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连接点和大陆农村建没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双方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