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处祖国东南的福建,被誉为“海防前哨,钢铁长城”。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军事挑衅和破坏,福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方面积极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为保卫祖国,保卫和平进行了英勇的对敌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地处祖国东南的福建,被誉为“海防前哨,钢铁长城”。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军事挑衅和破坏,福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方面积极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为保卫祖国,保卫和平进行了英勇的对敌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准确地把握和科学地预测社会形势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是党和政府正确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前提。为了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对福建乃至全国社会形势发展的基本看法,作者以福建省委党校在校的部分学员为对象,就2003年和2004年福建社会形势的若干重大问题,从18个方面进行了一次无记名方式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作了初步分析,形成了对福建社会形势的现状与走势的基本评估。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对福建乃至全国社会形势发展的基本看法,笔者在前几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福建省委党校在校的部分领导干部学员为对象,就2004年和2005年福建社会形势的若干重大问题,从21个方面进行了一次无记名方式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作了初步分析,形成了对福建社会形势的现状与走势的基本评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2 0、30年代的福建乡村建设运动是福建现代史上一场重要的社会改良运动。本文在了解当时福建乡村建设概况的基础上 ,着重从土地问题严重 ;耕地荒芜、地价下跌、生产凋蔽 ;农村金融日趋枯竭 ;军阀林立、土匪横行、战乱频多 ;鸦片的泛滥和农民绝对贫困化、流离、死亡等 6个方面解析当时福建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 ,并浅析了当时农村经济衰落的基本原因。力图客观、全面把握这一农村改良运动之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6.
建设福建文化强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如何发展福建文化事业之前,首先必须对福建文化的现状,特别是其优势与劣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把握。福建文化的优势主要的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福建的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由改革开放前的全国第22位跃居第7位,提前实现了第二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绿色寓意着健康和活力,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满载希望的生命色彩。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但实现"绿色增长"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只有从本质上深刻理解、在全局中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具体要求,才能把绿色发展理念变成积极主动的作为,描绘出一幅福建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8.
项南是位思想解放、具有开拓性品格的优秀领导人。1981年—1985年他在主政福建期间,从福建省情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超前性的设想,领导福建各项工作走向全国先进行列。 首先,在开放方面。福建是经中央批准,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省份。但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福建的对外开放曾进展缓慢,政策不配套,缺乏具体落实措施。 项南认为,福建一定要发挥开放省份的优势,在对外经济工作方面先走一步。实践证明,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和引进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本长篇回忆录,它叙述了以往众多的回忆录中极少反映的一个方面——后勤工作,勾勒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及其前身苏北兵团后勤工作的基本面貌。十兵团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支劲旅,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和解放福建的战役以及福建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屡建战功,其后勤工作是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挖掘、发展与传承福建红色文化的多维视角在于从文化记忆、文化认同与新文化衍生中去领悟福建红色文化的深层意味。福建红色文化本身是一种历史存在,从其繁衍并存续至今的时空、变迁、叙事及其因果意识,构成了新文化衍生的福建红色文化主轴。自文化记忆、文化认同再到新文化衍生的福建红色文化,文化意识的兴起,并在隐伏的多元文化脉络中,打造了福建红色文化独特的发展路径,主要表现在植根沃土的基础建构、延续海丝的文化生态、拓展文化的无形空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土地革命时期福建党史的特点土地革命时期是福建党的历史上的一个极为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斗争极为复杂,历程极为艰辛、内容极为丰富、经验极为宝贵。福建地方党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涉及的方面很多。因此,研究土地革命时期福建地方的党史、是很有意义的。这一时期的历史斗争极为复杂,涉及国内国际、省内省外、党内党外、这支红军和那支红军,这块根据地和那块根据地、这块游击区和那块游击区,正确路线和“左”、右倾错误路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对,长期处于海防前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溃逃到台湾的国民党不仅在福建留下了大量"政治土匪",国民党军队还经常利用其海军、空军封锁并袭扰福建沿海地区和港口城市,以此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福建的海防地位更加凸显。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福建人民"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捕鱼,一边战斗",  相似文献   

13.
在欢庆共和国50华诞时,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为祖国母亲献上一份厚礼——《50年·50事》。这本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浓缩了近50年来福建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困惑与追求,折射出了21世纪的曙光,让人们在谛听福建的风雨弄潮声时,获得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力量。 这本书的魅力也正是它的特色之所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 《50年·50事》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福建的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4.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闽台人民血脉相连,两地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据时期,闽台关系并没有中断.在农业方面,两地人员往来频繁,互相组织人员考察农业建设,福建从台湾输入农产品品种和生产技术,台湾到福建投资农垦和农产品加工.日据时期闽台农业的交流活动,体现了闽台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两岸,天天都可以收听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节目。这个节目的形成,是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心的结果。 当时,我在福建前线广播电台编辑部当秘书。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是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前身。1970年9月,周总理亲自审阅了福建前线广播电台的《国庆对台宣传计划》,并对计划作了多处重要修改。1972年8月3日,周总理又指示:台湾方面对福建军民的挑拨讲话,福建前线应给予必要的回击。1973年9月底,周总理批准将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总呼语更改为“中  相似文献   

16.
正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是在我省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福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确定了目标。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福建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加快改革开放。一要加紧落实好中央赋予我省的一系  相似文献   

17.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对,长期处于海防前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溃逃到台湾的国民党不仅在福建留下了大量“政治土匪”,国民党军队还经常利用其海军、空军封锁并袭扰福建沿海地区和港口城市,以此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福建的海防地位更加凸显.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福建人民“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捕鱼,一边战斗”,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起为保卫海防、建设福建并肩战斗,八闽大地谱写了一曲曲军民同心歌.  相似文献   

18.
1925年的五卅运动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初,福建已有两个团支部,即同年4月初成立的福州团支部和6月中旬成立的厦门团支部。这两个团支部,领导和推动了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福建五卅反帝斗争。这一斗争浪潮对于共青团福建地方组织的发展,以及中共福建地方组织的建立,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2009年中报,对在A股市场上市的福建上市公司的扩张能力、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进行了剖析,结果发现福建上市公司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整体业绩不佳,但部分公司业绩呈现出回暖态势.有鉴于此,文章认为应该在加大对上市公司的服务力度、培育后备上市公司资源和探索闽台金融合作新模式等方面发展"福建板块".顺势前瞻,"海西概念"的崛起、海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海峡两岸产业对接与转移必将引领"福建板块"未来走势强劲.  相似文献   

20.
论福建船政学堂与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船政学堂被誉为中国海军的摇篮,他的出现和发展初步动摇了中国古典人文教育传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他的出现同时也开启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本文试图从福建船政学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观念的进步来考察它在福建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