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翔 《法制与经济》2010,(14):54-55
恶意民事诉讼行为严重侵害诉讼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妨害正常的民事诉讼程序,对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以及我国的法治建设均构成极大的威胁。因而,正确识别恶意民事诉讼行为,将其定位为特殊侵权行为并加以规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恶意民事诉讼在司法实践中通常称为恶意诉讼、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利用诉讼为自己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诉讼行为,其实质是诈骗,这已经是法理上一致的共识。但根据《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意见,恶意诉讼行为不被认定为诈骗行为,而是以通过民事途径纠正这种违法行为.这一司法答复无形中放纵了恶意诉讼行为,使恶意诉讼行为有增多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卿利军 《法学杂志》2006,27(4):147-149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明知是真实的证据而故意否认的行为,应认定为恶意抗辩行为。这种恶意抗辩行为对法院诉讼及社会造成了危害。为此,在民事诉讼立法及证据规则中应对这种行为加以确认,予以定性,并以妨害民事诉讼行为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4.
浅析恶意诉讼的成因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告或者原、被告串通、合谋编制虚假证据,以民事诉讼为手段,利用人民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将国有、集体或者第三者的财产占为己有的诉讼,我们称之为恶意诉讼。利用民事诉讼的手段占有国有、集体或者他人的财产,少则几万元,多则几百万元,社会已屡有披露。对此,审判人员应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恶意诉讼的主要案源 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这种经济环境中,也产生了一种暗流,这就是当事人制造假证,编制虚假债务关系,向…  相似文献   

5.
恶意民事诉讼,是指行为人为了牟取非法利益,采用伪造、变造重要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替其伪造、变造重要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恶意将与其没有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对人卷入诉讼的行为。它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两个:第一,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了重要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替其伪造、变造了重要证据,并以此作为其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支撑,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相对人向其履行某种义务的行为。第二,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即行为人通过民事诉讼,希望人民法院支持其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6.
虚假民事诉讼是指民事诉讼各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采取虚构法律关系、捏造案件事实方式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利用虚假仲裁裁决、公证文书申请执行,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或执行,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①与不少西方国家设有专门的诉讼欺诈罪不同,我国刑法  相似文献   

7.
诚实信用原则与民事诉讼权利滥用之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与当事人行使诉权构成了民事诉讼权利分配的重要形式。①同时,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诉权的行使还需要其他诉讼参与人行使诉讼权利来予以配合。可见,诉讼权利的行使在民事诉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民事诉讼主体在享有权利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的各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骗取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行为。虚假诉讼的手段行为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帮助伪造证据罪以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目的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贪污罪以及职务侵占罪。虚假诉讼行为定罪处罚争议的解决途径是增设诉讼诈骗罪,并修改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论民事诉讼的目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基于民事诉讼目的与司法制度(尤其是与民事审判权关系)的作用,与民事诉讼构造的形成,与民事诉讼法解释相互关系的事实,透过中外法制国家关于诉权和诉讼目的论的学说现状,分析了民事诉讼制度运行所依赖的人民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请求权关系的内涵,阐述了审判机能与民事诉讼目的论、民事诉讼构造、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与纠纷的解决等关系,从而主张民事诉诉讼制度的目的在于解决民事纠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当事人对利用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越来越重视,起诉到法院的案件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权利被滥用的现象亦不断涌现。恶意诉讼正是法治进程中正向构建与反向利用博弈的重大命题,不仅扰乱了审判秩序、浪费了司法资源,而且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因此,识别与治理恶意诉讼是司法实践面临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本期特刊出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王中伟所写的恶意诉讼治理:以审判权运行为核心思路、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杜豫苏、赵旭忠合写的透过诉权理论解析恶意民事诉讼和苏州大学崔进文撰写的虚假民事诉讼刑事责任若干问题三篇文章,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探寻恶意诉讼识别体系的确立和治理路径,维护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1.
谢丹 《法制与社会》2012,(21):114-1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果的不断涌现,公民的法律意识正日益形成.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法律作为人民权利卫士的同时,也被当做肆意侵犯人民权益的工具.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民事诉讼领域中恶意诉讼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指出在该领域存在着的诉权滥用问题,并试从恶意民事诉讼的概念、成因、危害中探究防治恶意民事诉讼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民事诉讼的定义,在迄今出版的有关著作中,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当事人“因为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在人民法院打官司”;也有人说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为解决纠纷所进行的全部活动”;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民事诉讼教程》(以下简称试用教材)则认为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中所产生的关系。”笔者认为,这些定义都值得研究和商榷。  相似文献   

13.
一些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在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的时候,往往为自己是“被告”而感到不满,在他们看来,被告就是违法的人,就是当然的败诉者。为此很有必要谈谈民事诉讼中的原被告的地位问题。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统称为当事人。什么是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呢?原告就是用自己的名头,为了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引起民事程序发生的人。什么是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呢?被告就是因原告向法院控告他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或者对这些民事权益发生了争执,而  相似文献   

14.
对民事诉讼中法院“不作为”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事诉讼就其本质而言,在于通过国家强制力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作出确认,并保证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实现。诉讼中法院与当事人分别运用审判权与诉权实施相应的诉讼行为,①并通过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民事诉讼的发展。其中法院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法典中直接规定以刑法方法保障民事诉讼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一大特色。这种立法例对保障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权的正常开启与运行、维护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目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刑法保护制度作一粗浅的探讨,权作引玉之砖。一、民事诉讼中的犯罪现象作为社会范畴的犯罪,意指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民事诉讼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当然地存在着犯罪现象。在民事诉讼中之所以存在着犯罪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伪证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应一方当事人申请,或在人民法院调查时,故意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事实进行虚假陈述,进而影响案件审理的行为。证人伪证现象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在司法实践中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对于证人伪证的防治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刑事制裁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民事诉讼中实施的妨害民事诉讼之行为,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也有对妨害民事诉讼之行为人定罪判刑的实例。海外的一些学者对此规定不甚理解,认为这是“刑、民不分”①由于此问题涉及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我国法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亦不很深入,在加强法治、完善诉讼制度的今天,很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民事诉讼是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法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保护公民、法人…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权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事审判活动是民事诉讼中较为活跃的因素,它以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权为基础,对民事审判权的运作实行检察监督则是实现诉讼法治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我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运作的内容和缺陷为着眼点,着重对监督原则、内容及权力措施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中的处分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自由支配。早在古罗马时代,处分原则作为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的原则在法律上就有反映。罗马法规定,奴隶主和自由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奴隶和财产;在诉讼制度上,将因个人利益而提起的诉讼称为“私诉”,对“私诉”采取“不告不理”和“不干涉”原则,即案件的提起由当事人自由决定,诉讼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和发展,裁判官受当事人意志的约束。但处分原则作为民事诉讼的一  相似文献   

20.
金恺 《内蒙古检察》2004,(2):37-37,26
恶意诉讼侵财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提起虚假的民事诉讼,蒙蔽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从而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实践中,对恶意诉讼侵财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否定罪、如何定罪存在较大争议。总的来看,有如下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