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成长问题不仅关乎其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和家庭幸福,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是一个很有价值却被边缘化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应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关注真实道德冲突,关注其螺旋式成长路径和多元化发展主题,发挥学校教育作为主要助推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禹名  李玉雄 《传承》2014,(5):132-133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政策从出台到完善再到推进,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向"现实权利"又迈进了一步。但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仍受到各种门槛以及市民心理排斥的限制。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教育公平,强化法律履行的过程监督,营造有利于进城务工子女社会认同的社会舆论,以更好地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出城镇、农村二元发展格局,且农村社会保障尚处在试点阶段,由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的人员应该进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是进入城镇社会保障网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他们是从农民中率先分化出来、与农村土地保持着一定的经济联系、从事非农业生产和经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并具有非城市居民身份的非农业化从业人员,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不可忽视。据测算,我国农村现有1.5亿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到目前为止,到城市打工的农民约有1亿人,其中在施工企业占41.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将不断扩大。然而,他们虽然生活  相似文献   

5.
高温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应引起广泛关注。湖北省高温劳动保护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在高温天气认定标准、健全高温津贴发放制度、完善劳动监察制度和规范惩罚救济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为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06,(2):26-2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大量增加。据统计,浙江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有1200万人,他们为我省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省委书记习近平曾指出,农民工既是农民的一部分,也应当是新时期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既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在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中,我们都要关心和重视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给广大农民工以真切的人文关怀,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促进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岗位群众之…  相似文献   

7.
岁末年初,静安区委组织部为区域内50名进城务工人员代表送上了一份新年精神大礼——赠送市委党刊《上海支部生活》2008年度的全年订阅单,这次赠阅活动也是静安区委组织部开展“理想走进新世界”活动,从政治上关怀进城务工人员的一种延伸。赠阅仪式在石门二路社区的“新上海人之家”举行。  相似文献   

8.
<正>初夏的5月,来自德化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一个好消息让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兴奋不已:204户符合首批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住房的申请人通过了审核,明年可望搬入新居。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梦"能够逐步得以实现,离不开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推动。近年来,迅速窜升的商品房价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5,(3):116-116
4月.建设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了《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新规在维护缴存人利益,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等方面呈现几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0,(10):18-19
农民工这个称谓是否带有歧视成分?农民工的身份到底是农民还是工人?落户到城镇的农民工是否应该享有农民宅基地以及土地承包权?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庞大的课题,仅仅是就业能力仍不高、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公共服务不足等是不足以涵盖的。  相似文献   

11.
成就与问题同在厦门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厦门,目前,厦门市登记在册的进城务工人员超过80万人,分布在几乎所有行业和单位,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厦门是较早探索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地区,截至2005年12月末,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1.2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40.00万人、工伤保险41.22万人、失业保险41.21万人,覆盖面已超过50%,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2010,(15):58-59
据《法制日报》报道。随着高温变成一种灾害,人们对高温下劳动者权益的关注也迅速升温。法律无疑是能够给予他们的最大保护。  相似文献   

13.
女职工劳动保护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整个劳动法制建设中,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制度具有立法时间早、层次较高、法律法规内容比较全面、初步形成体系、立法基础好的特点。但是,由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自1988年颁布实施距今已有14年。在“入世”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和企业改制交织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也出现了新变化。一方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一些条款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大量调查显示,不同企业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基本情况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遵守法律的情况明显好于非公企业;合资和外资企业又好于私…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在城市就业,据统计这支就业大军有二亿多人,他们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社会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后顾之忧,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就如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进行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在浙江进城务工的1200万农民兄弟收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一份厚礼——《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5个方面17点具体意见,从保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劳有所得、工有所居等社会服务到关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精神上的尊严和归属感,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省委省政府建设和谐社会,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认真解决关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现实问题的重大举措。追踪这份文件出台的过程,解读其中的每一条政策,无不体现出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统筹发展的工作智慧。随着这份…  相似文献   

16.
两千多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农民阶层开始迅速分化和迁徙。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开始是奔向广东,接着流向福建,继后又再扩大到整个沿海城市,于是,一股前所未有的民工涌动在中国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奔流了起来,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建设力量。最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现象是,农民工以乡镇企业为跳板异军突起,义无反顾、势不可挡、坚忍不拔地行走在城乡之间,并以工人阶级后备军和城市居民预备队的姿态,执着而耐心地等待着社会的认可。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农民最伟大的“变动”,是中国产业工人划时代的整体性更新。“……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春节前后,你不会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在火车站、汽车站,从一趟趟车里走下来的,有许多从农村进城务工的人员,他们带着些许兴奋的期待,肩扛手提着编织袋、铺盖卷,随着人流开始进入城市。他们流到了哪个城市,便慢慢渗透了进去。然后,在建筑的工地,在大大小小的企业,在酒店和饭馆,在娱乐场所和小小的美发廊以及小商店,都可以随时看到他们。还有一些是没有融入的,三三两两还站在路旁、职业介绍所等待着他们的工作和希望。每一座沿海城市稍微富裕的地方,都将成为他们的梦开始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对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宋池涛  寿伟林 《群众》2008,(2):63-64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生活,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给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对全面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近期,我们就江宁区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这一课题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总体上还处于比较贫乏的状态,影响了他们文化素质以及就业技能的持续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应当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自1988年颁布以来,在妇女权益保护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原有《规定》中确立的原则和适用性受到挑战,这就为进一步修订提出了要求。为了反映这一要求,《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经过反复讨论,在其适用范围、女职工劳动保护标准、生育保险待遇、女职工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修改,在进一步保障女职工平等的就业权利、生育保障权利、健康权利和法律权利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条例》修订草案讨论和征求意见之际,进一步对《条例》修改的原则、修改的依据、适用范围、保护程度、生育保护、以及其他应增加的内容等进行讨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妇女研究论丛》为了体现立法者、不同领域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对本《条例》修改的观点和看法,特别设立本专栏,邀请各方面领导和专家参与讨论,贡献智慧,推动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9.
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工作的实践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福建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都提出了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险通过集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保障劳动者在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时,能够维持生活,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免除其后顾之忧,是现代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参加经济建设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因此,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不仅是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巩固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体系或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而所有这一切,进城农民工要想拥有却是极其的艰难。在人们的思维里,农民依靠的是土地,土地已经给了他们社会保障的来源。现实情况是:受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目前只覆盖到城市职工,对其采取强制性社会保险政策,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但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更是无从谈起。进城农民工时刻面临着工伤、失业、疾病等职业与生活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在城市里却没有社会保障可以依靠,大多数民工选择回乡克服风险。这样,城市农民工在城市无论奉献了多少年,最终还是农民,还是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