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效率,作为企业关键生产要素的企业家,是提高企业效率和收益水平的一个重要源泉。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保证企业家充分发挥其企业家精神及经营管理才能,实现其个人目标利益,提高企业效率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国企改革实际,主要从理顺企业领导体制,完善报酬制度,健全政策法规与责任制约,促进企业家市场化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防范化解内部人控制风险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由政府各部门分散行使,管理职责不清,权力与责任不对称…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统战工作,尤其是如何加强政治引导,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自身企业发展的信心,是目前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崭新课题。首先概括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现状特征;然后初步总结归纳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成长规律和政治引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索性地提出加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政治引导的路径探索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不仅反映了作为个体社会成员的企业家自身的社会生活感受、社会动机与情绪等,而且会通过企业家的管理权和影响力将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渗透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作用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课题组通过对浙江省1022名民营企业家"安全感、获得感、主观幸福感"的调研发现,浙江省民营企业家"三感"总体感受良好。从分项来看:安全感有待提高,尤其在信息安全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特别焦虑,安全感的行业、代际分化明显;获得感较高,对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很高,但小微企业在竞争环境公平性和政策执行度方面的满意度不如规模以上企业,投资动力不足;整体主观幸福感较高,企业传承意愿有所上升,但信心仍有待提高。安全感、获得感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密切相关,要增强企业家的整体主观幸福感,应在保证他们体验到充分安全感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其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2014年12月21日下午,《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高铭暄学术报告厅举行。《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领衔编制的,报告合作单位有北京工业大学法律系、北师大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研究山东中心(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和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此次发布会暨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正义网等单位共同主办。会议一结束,第一时间授权本刊独家发布该报告全文(见《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和本次发布会暨研讨会实录。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崛起,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而工业经济的发展,缺少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和品牌等,最缺少的还是企业家。欠发达地区缺少企业家,说到底还是一个环境和机制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家成长的土壤就很难形成。因此,要建立使企业家脱颖而出的机制,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应当高度重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安排。欠发达地区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经济激励,应体现在产权制度安排方面。因为企业家是企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产权的拥有是企业家价值的重要体现;企业家实际拥有部分产权,也是其充分行使企业…  相似文献   

6.
民营企业家犯罪是我国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近年来民营企业家犯罪的相关数据来看,不仅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在逐步增加,而且涉罪的类型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分析当前民营企业家面临的犯罪困境,既有自身认识方面的,也有制度设计方面的,比较突出的是"官商勾结"观念中的求利困境、"国进民退"背景下的求生困境和"资本短缺"现实中的融资困境。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消解民营企业家所面临的犯罪困境,帮助民营企业家走出犯罪泥潭。具体措施包括:对民营企业家进行价值观念、法律意识及责任意识方面的引导,提高民营企业家的自我认识能力;完善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预警机制及问责机制,进而规范民营企业家的市场行为;改善民营企业家的制度环境;加强民营企业家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正>前言(一)本报告的目的与价值企业家作为市场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精英群体,其犯罪现状如何,不仅能反映出企业家群体的自身问题,更能标示出当下制度环境与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毕竟,企业就是制度创设的充满活力的盈利组织,而且企业家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引擎。这决定着制作和发布本报告的目的具有多元指向性:其一,对相关决策机关,通过揭示企业家犯罪的规模与特征,有助于正确判断企业家犯罪态势,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本文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以企业家精神引领企业社会责任这个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最终促使企业家社会责任精神的形成,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根据企业家对企业所有权分享程度、企业家网络中外部联系强弱、层级制的扁平程度,企业文化变迁程度、企业家行为模式分为外向型、混合型和内向型三种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家所有权安排、层级结构、企业家网络和企业文化等问题的分析,可对我国企业家行为模式的转型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的伦理精神一般是伦理精神在企业家身上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家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 及对自身道德品质的深刻领悟。本文主要是对现代企业家伦理精神的含义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1.
以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特征为出发点,从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和政治参与三个方面分析了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思想状况,进一步提出加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思想引导的对策建议,把握思想引导、突出政治引领、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析企业家能力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宪宾 《理论前沿》2005,(18):22-23
企业家能力是企业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论文提出了以能力为核心的企业家能力资本新概念,研究了企业家能力资本与企业家成长五因素(能力、市场、治理、创新、文化)模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的要求,从企业的含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说明企业家和中国现代企业家的特定涵义,进而从我国20年改革开放中企业家的浮沉经历、借鉴国外企业家的经验教训提出中国现代企业家必须具备五种素质。  相似文献   

14.
女性企业家作为不断壮大的企业家特殊群体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151个女企业家的调查样本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女企业家人力资本与创业绩效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正相关性最大的影响因素为女企业家的个人特质;其次为女企业家能力;再次为女企业家社会资本;女企业家学历水平与创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程度较低。在不同的专业、管理经验、培训和同行业经验类型分组上,女企业家创业绩效水平有显著差异,但不同学历组的创业绩效无显著差异;女企业家创业成功者较之不成功者具有较高水平的企业家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5.
简论企业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推动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贡献,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更大的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家应承担什么责任或扮演什么角色呢?当代企业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要肩负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发展是企业不断壮大的第一要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企业家应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表率;要用和谐理念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之间要诚信合作,和谐发展,树立双赢或多赢的新观念;与此同时,企业发展要以保护自然环境资源为前提,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良性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志,更是一个企业价值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市场化起步较晚,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家精神建设环节相对薄弱。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背景,在我国特有的国家体制和国情下,本文试图从传统儒学中吸取精髓,就如何推进企业家精神建设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与战略思维紧密结合的。无论是管理型的企业家,还是领导型的企业家,要把一个企业做好、做大、做强,就必须具有战略思维的头脑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本文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精神为指导,分析了管理学家德鲁克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理论,认为具有战略头脑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当前中国企业最稀缺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精神寓于企业家追求之中。企业家追求把企业"做强-做大-做长",就需要以"知识素养"(理性精神)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实践精神)为表现,以"憧憬未来"(自由精神)为指向。企业家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就自然要实现"理性-实践-自由"三个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因此,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要从非公制经济企业运营实际出发,遵循企业家精神发生发展的内存逻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高知识素养弘扬理性精神、修炼创新能力弘扬实践精神、憧憬未来弘扬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是中国企业最稀缺和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为了缓解中国企业家资源稀缺的状况 ,必须加快建立企业家市场 ,在企业家选择、成长、激励和约束机制上作出制度安排 ,为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涉刑企业家的民事权利标的一般指向企业家自身的利益、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与企业有经济联系的第三方利益。在"先刑后民"的理念下,涉刑企业家的民事权利大多无从保障,这对于此三方主体的利益都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在法理上,民事权利的享有与行使并不因刑事程序的介入而丧失,二者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综合实务与法理之观点,建立以国家刑权力和企业家民权利相制衡为基本理念的涉刑企业家民事权利保障机制是现阶段经济社会之客观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