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04,(10):64-64
晨报讯:据千龙网报道,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日前,记者到韩国儒教最权威的教育机构“成均馆”进行采访。“成均馆”馆长崔昌圭说:“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韩国有将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思想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私人教育费与韩国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教育费与韩国教育的发展华东师大副教授余伟民有幸赴韩进修一年,韩国教育的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诸因素中,教育优先是一个重要方面。60年代中期,当韩国的国民收入还处于人均200美元水准时,其已实现了初等教育的普及。而后,教育发...  相似文献   

3.
川友 《友声》2007,(6):27-27,12
2007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也是中韩交流年。由四川省对外友协、韩国釜山佛教领导论坛、韩国文化交流财团、成都市佛教协会、成都大慈寺联合主办的“寻踪无相禅师——2007中韩文化友好交流周”于7月3日至8日在四川省举办。以韩国釜山广域市教育监(即主管教育的市长)薛东根为团长,釜山广域市上水道事业本部长崔益斗、韩国文化交流财团理事长李施英为副团长的韩国友好代表团一行42人,  相似文献   

4.
韩国在1970—1984年与中国1992-2006年间有着十分相似的经济状况并且几乎以相同的轨迹增长。数据比较显示:中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基尼系数、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等都呈逐渐增加并不断高于韩国的趋势;但是在教育支出、中高等教育入学率等方面都远不及韩国的增长速度。韩国的新农村建设、教育制度、社保制度保证是韩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一元化经济的三大重要因素,而中国在这几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与政策缺失。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完善社保制度是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4,(4):107-109
韩国:从礼节教育做起 儒家伦理深深扎根于韩国的文化之中,融化在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里.至今韩国还是世界上惟一保持全国祭祀孔子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他国也崇孝     
《精神文明导刊》2009,(2):17-17
韩国:“孝道”作为儒学文化的基石,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先说韩国的年俗,它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直接体现。每年春节,韩国都出现“千万人以上的大移动”,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茶礼”在正月初一的清晨举行。先由主祭者焚香、下跪、  相似文献   

7.
一个多月之前,我在韩国旅游时,曾到首尔的“崇礼门”游览。“崇礼门”建于1395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古代汉城(今首尔)8座城门中的正门,也是城内现存最古老木结构建筑。它保存了韩国古代城墙建筑的最典型特征,气魄宏伟,巧夺天工,文化价值巨大。韩国导游小姐十分自豪地说:这是我们韩国第一号国宝,就相当于中国北京故宫。言犹在耳,万万没想到,2月10日晚上“崇礼门”竟然被人纵火烧毁。消息传来,我翻出在“崇礼门”前的留影,不禁扼腕叹息:“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饶。”真是暴殄天物啊!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05,(7):50-50
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个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博斗。  相似文献   

9.
上海最繁华的淮海中路背后,一条窄窄的弄堂里,坐落着被韩国人民视为“圣地”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公元2003年7月10日上午,这里迎来了韩国总统卢武铉一行。  相似文献   

10.
国家应该怎样干预教育呢?各国的做法迥然不同:韩国推进英才教育;英国积极利用民间力量;印度注重消除教育差距;荷兰采取百花齐放的教育方式;芬兰将教育决定权交给学校……在21世纪,对于教育政策,各国当局都在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韩国:推进英才教育“最多再过20年,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中,一定能出现诺贝尔奖得主。”位于韩国釜山市的釜山科学高中的文校长自信地说。2000年,韩国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英才教育,并制定了英才教育振兴法,动用国家的力量推进英才教育。韩国设立了三种培养英才的教育基地:在中小学校内设立“英才班”、设立像釜山科…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06,(7):7-7
中国经济新闻社(KOREA)于1998年在韩国汉城创立。2000年正式获大韩民国文化观光部批准,批准号为文化-DA-05853。同年加入韩国国际新闻记者协会,是专门报道中国经济发展现况、产业政策、投资信息的唯一韩国媒体。为增进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架起来了友谊的金桥。  相似文献   

12.
《时事报告》2004,(5):16-17
汉城时间5月12日上午11时55分,韩国经历了其宪政史上最严峻的时刻:韩国国会以195票对2票通过弹劾总统的动议案,卢武铉终因选举资金丑闻而遭至弹劾的厄运。随后,韩国总理高建代行  相似文献   

13.
教育+激励+考核─—韩国提高公务员素质的主要做法王树先从实际考察看,韩国公务员的素质是比较高的,其敬业精神、基本技能、工作效率相当出色。这除了在夸录时就经过严格考试挑选之外,在对公务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上也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意在从多方面努力提高公务员素质...  相似文献   

14.
韩国警察在职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燕 《公安教育》2002,(12):53-54
1999年12月1日,原警察大学校长李茂永担任韩国警察厅厅长后,向15万韩国警察提出“新千年自律、创意、责任”的口号,并于12月1日掀起了韩国警察“第二次创警”的活动,启动了警察的百日大改革。韩国警察高层领导深深体会到:只有通过教育培训,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意与现代知识的警察。为此,这次警察大改革将警察在职教育改革放在了第一位。韩国警察大学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还承担着在职警察高级干部和教官的培训任务。因此,韩国警察的改革从警察大学抓起。成立了教育改革委员会,警察大学校长为委员长,并提出“只有正确的警察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5.
“足间舞”是中国最大的时尚拖鞋专卖连锁机构之一,由韩国时尚拖鞋品牌toedance授权经营。足间舞中国核心管理团队借鉴在toedance韩国专卖营销体系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对中国拖鞋市场的深刻理解,通过toedance已有渠道和亚太地区领先的制鞋企业紧密合作,致力于使toedance成为中国最具时尚气质的拖鞋品牌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汉字在韩国     
汉字是韩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地理交通的便利,与周边其他国家比较,韩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最为悠久,中国文化正是以汉字为传播媒介输入到朝鲜半岛,汉字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尤为深广,并且成为韩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早在东汉时期,朝鲜半岛就开始将汉字作为书写工具,记录中国文言文的汉字长期以来是朝鲜唯一的书写文字。至15世纪中叶,朝鲜半岛才出现拼音式的谚文。在其后的数百年间,汉字并没有因为谚文的出现在韩国消失,而是“韩汉文并记”,互为补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二战以后,汉字在朝鲜半岛被禁止使用了一段时间。韩国汉字回归热潮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金大中任总统以来,打破了韩国数十年来对使用汉字的禁令,韩国政府在总统金大中授意下,宣布恢复汉字教育。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在公务文件、交通标志等领域,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汉字和汉字标志;二、在中、小学推行“1800个常用汉字必修教育”。韩国教育部于2000年12月发表公告,公布了经过调整的1800个教学用基础汉字,从2001年度开始实行。汉字的恢复使用既有地缘关系和历史因素的作用,又有对现实发展的考虑。一方面是要避免在早期的文献研究方面出现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统一战线》2014,(7):77-77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韩国总统朴槿惠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徐文 《公安教育》2008,(7):56-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5月27日和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签署了承认中韩两国高中教育及学历的谅解备忘录,两国之间的留学生交流有望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刘作楣 《群众》2011,(6):80-80
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各类大专院校数以干计,教育发展指标已进入了世界前10名的行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总数比号称欧洲大国的英、法、德还多。  相似文献   

20.
许瀚文 《时事报告》2010,(12):33-35
在东亚地区,文莱、中国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较为顺利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和韩国,都仅仅用了五六年左右的时间就轻松完成了3000~5000美元的跨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只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此外,以香港、新加坡、台湾为代表的新岁:经济体,在转轨过程中也迅速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