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印巴水资源之争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是频频出现在两国交涉的议题中。引发印巴两国水资源纠纷.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政治上,水资源与两国在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相互交织;经济上,地理环境决定了两国的生存与发展对共同的水资源的依赖。水资源稀缺已经成为两国所面临的共同压力,随着两国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而气候环境变化导致全球性缺水趋势加剧,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印巴两国只有在加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在水资源安全问题上加强对话并建立协作机制,重视和加强相关技术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
印度与南非恢复外交关系以来,逐步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鉴于两国的良好政治关系、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印南在经贸合作上取得显著的成效。这种经贸合作,体现了两国经济发展较快,贸易结构不同,印度持有贸易逆差等特点。尽管两国在经贸合作中存在贸易条件差异,及相关技术与人才短缺等问题,但双边经贸合作符合两国经济发展战略,对于推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已超越了两国的范围,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影响。中美关系事关世界大局,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在共同利益与共同责任的基础上,平等互利、加强合作,促进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印巴关于印度河用水问题频频出现在两国交涉的议题之中,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这些问题与克什米尔问题以及印巴政治互信赤字联系在一起。水资源问题既可能成为激化印巴两国原有矛盾的催化剂,也可能成为加强两国互信与合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试析俄远东地区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相邻,并且与中国在资源、能源、劳动力和资金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优势互补性。加强中俄两国在俄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是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战略利益的。与两国中央政府关系相比,俄罗斯远东地区同我国的关系相对滞后,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探索消除合作障碍、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联时期俄罗斯与乌克兰两个加盟共和国间的经济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苏联解体后,俄乌转变为两个相互间有着内在紧密联系的独立国家。由于乌克兰特殊的地缘经济政治地位,与欧洲经济一体化也同样是乌克兰优先发展的对外政策,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两国在能源、农产品和军工领域的合作进程发展缓慢。从长远来看,发展两国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促进两国间多领域合作是符合两国经济发展共同利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近现代,中越关系的发展曾一度出现历史的高峰期,在两国领导人领导两国人民一起为民族解放事业而进行斗争的岁月里,胡志明与中国之间产生了深厚友谊。在胡志明的许多著作特别是汉文著作中,也体现了当时中越两国这种真挚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印度与南非人民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交十余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关系不断发展。在国际多边场合,两国是密切配合并探索南南合作的新模式。尽管印度与南非关系的深入发展存在众多的制约因素,但在历史文化联系、经济利益、战略利益以及地缘关系等因素的推动下,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文 《东南亚纵横》2008,(12):67-71
近年来,由于国内能源有限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与印度两国的能源供给越来越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在国际能源领域,双方加强合作与协调攸关两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尽管存在着竞争,但双方互利合作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中印各自的发展优势也为不断拓展两国能源合作提供了广阔的互补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亚以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吸引了各大国的关注。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两个崛起中的大国,又是中亚的两个邻国,地缘和能源因素使两国与中亚联系在一起。本文阐述了中印两国在中亚的战略和能源博弈,并进一步分析了两国在这一地区竞争的可能性和合作的必要性,指出中印合作无论对两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中亚的发展和稳定都是最佳的抉择。  相似文献   

11.
奶茶的记忆 新年的第一天,母亲照例端上一锅热气腾腾的奶茶,与父亲和两个来自草原的表弟共饮。外面正刮着5-6级的寒风,屋内新鲜的蒸汽驱走了严寒,与此时的北京像是在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国际政治中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际政治,尽管纷繁复杂、曲折多变,但权力政治与权利政治的较量,始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冷战结束后,权利政治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变得更为突出。主权与人权是紧密相连的两大政治权利,两权并重,应同时充实和完善,不可偏废;两权相辅相成,既相互依托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更不能相互对立;两权内外相交(即主要属于国内问题,又具有国际性),既一致又有区别,不可混淆,更不能相互排斥。正确处理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除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外,同时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在此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揭露“人权高于主权”错误论调的用心。  相似文献   

13.
中印两国自身的油气资源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不得不依赖海外油气资源。因此,两国政府都积极支持本国的国有石油公司“走出去”,获得份额油气。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两国既竞争又合作。本文通过运用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研究显示,竞争与合作都是中印两国在寻求海外油气资产博弈中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结果,这是两国根据成本一收益计算所采取行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0月,印度与阿富汗两国领导人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这标志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正式建立。在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下,印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安全领域的密切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升,这将对地区经济与安全等产生复杂影响。印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景广阔,但也面临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与日本两国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两大领域。俄日两国几乎同时于19世纪中叶走上实现现代化之路,但由于两国文化的差距,两国的现代化却是通过不同模式实现的。这种不同发展模式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不同的强国意识和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欧盟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交往主要是在两大架构下进行。一个是南地中海伙伴关系框架,另一个是欧盟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合作关系框架。在这两个框架下,双方的经贸合作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增长,而且还逐步建立起一套经贸交往机制,建立合作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合作与对话会议、规划和实施合作项目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日两国法律文化的三个联结点,即儒家文化圈、中华法系文化圈、汉字文化圈出发,考察了中日两国在法律文化上相互交流与借鉴的基本状况与沿革,表明了中s两国在法律文化上具有最为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现代,均属不争之事这一明确的观点。可以说,在古代,是以日本吸收中国法律为主,而在中日之间进行密切的法律文化的交流;而近代以来,则是以中国吸收日本法律文化(主要是经日本消化吸收了的欧洲法律文化)为主,而在中日两国之间进行着更为密切的法律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争夺加剧,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中亚地区)正 日益成为大国激烈角逐的竞技场。中俄作为中亚地区的两大邻国,出于商业利益、国家安全和地缘 政治关切,都对该地区极为重视,在防止其他大国插手中亚事务、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彼此互相 倚重。中亚地区是中俄两国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地缘战略空间,相互竞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负 面影响不可避免,但这也为中俄之间展开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创造了契机。作为地区合作与安 全架构,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内平衡的是两大强国的利益,反映了中俄两国维护欧亚大陆安全的 共同需求,并且使中亚国家能够在平等基础上与本地区大国探求促进合作与安全的途径,因此上 合组织为协调中俄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关系和加强合作构建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两国科技合作条约的缔结与实施经历了非同寻常的起伏与动荡,不仅深深影响了新中国科技体系的形成和确立,而且也影响了中苏两国科技交流的规模和走向。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我们发现:冷战时代的中苏两国科技合作条约的缔结与实施,虽对20世纪中苏两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因缺乏一个有效自我控制机制,实质上中苏两国科技合作与交流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平等的畸形状态。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的经济和对外政策正在经历重大挑战,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俄美、中俄等大国关系正在经历调整期,而南奥塞梯战争是世界主要国家力量变化的反映,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大环境日益改善,而中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俄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战略相得益彰,将促进两国及区域经贸合作。但两国在经贸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两国加强政治互信,以减少合作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