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明对话的国际关系意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倡导和推动的不同文明对话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明间关系和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发展,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的特征性表现.本文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认为文明对话不仅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在国际对话趋势的深入发展、国际文化关系的进一步文明化、回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探索国际关系新范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文明对话将继续赋予国际关系更多的"文明精神".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 经济因素已成为维系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 经济外交地位明显上升, 已成为许多 国家政策的重要目标而被频繁地付诸实践。当今时代, 正确地利用经济外交的特点和优势,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对积极推动我国整体外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进 《西亚非洲》2012,(4):43-55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色列的国家形象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谷,甚至在欧、美国家亦是如此。以色列公共外交的失败是其国家形象不佳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公关外交、媒体外交和文化外交3种公共外交形式上。以色列公共外交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认识不足、体制不畅、资金缺乏和措施失当等。近两三年来,以色列政府已开始重视加强公共外交,学者们也在政府机制、媒体政策两个层面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但需特别指出的是,以色列国家形象下降的根本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公共外交的失败,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顽固立场和政策错误是核心因素。事实上,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起到了加速(或减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年来开展公共外交,全面展示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发展理念,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年轻人以特有的活力朝气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形象的塑造出谋划策,是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重要方式,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整合公共外交——国家形象构建的战略沟通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形象塑造是衡量整合公共外交绩效的坐标,整合公共外交的实施效能要在国家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得到体现.以战略沟通为核心的整合公共外交分析框架,集中对国家形象战略沟通行为层面进行探讨.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和重塑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全球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亚欧大陆也是如此。然而,某些人所预言的“文化全球化”现象却没有出现,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从二战后的多边外交、首脑外交、公共外交到冷战后的经济外交、预防性外交,外交方式的演进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尽管任何一种外交方式都并非尽善尽美,但它们对于推动国际关系的多极化和一体化以及国际事务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都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公共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快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各国都把如何应对中国崛起作为战略考量。中国要为国家振兴营造更宽松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就须更加重视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对华认知问题,公共外交因此负有重要历史使命。开展公共外交要以我为主、立足国情、兼收并蓄,借鉴吸收外国成功经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公共外交模式,政府和公众双管齐下,精心培育骨干力量,重视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谭中 《东南亚》2009,(1):72-78
“中印学”(中印研究)应该根据季羡林“天造地设”的话深刻认识中印之间的特殊关系,深入研究中印文化交流使得中国大变样的具体细节,使这一历史成为“地缘文明范式”典型,可以成为今后发展中印关系的指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地缘文明”范式促进中印关系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如果继续按照西方传统“地缘政治”范式发展中印关系就无法从英帝国主义设下的陷阱中解脱。按照“地缘经济”范式发展两国关系比较合理,但最好是在中印关系中创立一种新的“地缘文明”范式。使得24亿人口重振昔日雄风,使得欧亚大陆这“世界巨岛”恢复世界中心地位,划定和谐边界,解除西藏疙瘩,开发世界新“金地”,功德无量。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都是博大精深、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持久生命力的文明,在全球化浪潮和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中日益显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文化多元主义是人类文明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的一种健康、积极、建设性的国际关系范式.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基本人文精神与一系列伦理思想方面有惊人的相似性和广泛的一致性,为二者对话与交往打下了厚实的思想基础.二者应该而且能够在生态环境、世界和平、全球伦理等领域进行对话,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跨喜马拉雅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璀璨的喜马拉雅文明。地区多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有较强的相通性,历史上以佛教为主的宗教交流密切,形成了较为契合的传统思想和叙事方式。跨喜马拉雅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和地区来看,构建跨喜马拉雅共同体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地区与全球问题层出不穷,给国家治理和地区关系带来了极大挑战。基于跨喜马拉雅地区的历史文化基础和当前文化交流的不足,文明交流互鉴为跨喜马拉雅共同体构建提供了突破口。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跨喜马拉雅共同体,需要提升喜马拉雅地区的合作水平,重点推进教育和旅游合作,加强对地区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讲好跨喜马拉雅地区的故事,逐步增强地区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20 世纪50 年代,尽管中日两国没有恢复邦交,新中国的对日公共外交却已经开始。 中国政府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妥善圆满地解决了日本战犯问题。它不仅解决了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 的战争遗留问题,更将中国人民宽大为怀、不念旧恶的形象传到了日本,推动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发 展。作为新中国公共外交的历史遗产,新中国解决日本战犯问题通过中国官方与日本民间的关系 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将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本质上说,金融业是一种“信息密集性”或“信息敏感性”产业,对于金融全球化而言,信息技术进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科技革命引领和推动下,互联网与金融业相互融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金融全球化浪潮。当代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对国际金融安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一轮大规模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体系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与既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之间的均衡逐渐被打破,既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越来越难以适应信息科技革命条件下金融全球化发展和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当代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建立新的国际金融公共秩序,更好地维护国际金融安全的需要,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契机,国际社会揭开了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大幕。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框架处于大变动和寻求新均衡的背景下,中国应抓住有利时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坚持命运共同体理念,遵循责任、权力相一致和平衡的原则,倡导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加强互联网的运用,为维护国际金融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构成民族共同体诸要素中相对比较稳定的因素,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广西京族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不仅跟它的同源民族、隔海相望的越南京族密切相关,而且与本国的汉语环境朝夕相伴,并随着中国广西和越南的经济贸易的发展而变化,构成了一种有趣的文化交流现象,值得为之探讨。一、广西京族语言概况广西京族现主要居住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滨海村落和岛屿上,约2万人(2004年统计),其实,近几代系“正宗”的京族只有大约1万人。此外,还有少量京族人散居在江山、那梭、防城等乡镇和县城。京族有自己的语言。京语曾经是京族人…  相似文献   

16.
值此"2008~2009拉美和加勒比形势"国际学术论坛召开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事表示热烈欢迎! 每年一度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形势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学术活动,是中国国内唯一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形势为专题的国际学术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5届.在社会各界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下,"论坛"已经成为中国拉美学界的盛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15世纪末欧洲文明扩张到美洲为开端,全球化便开始了其进程,到19世纪时已经呈现出了不可阻挡的态势,但“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则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由T·莱维提出,用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尽管对全球化概念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实践中来看,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全球化的基础是经济全球化,其它一切全球化活动都发端于此。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要内容,而加速全球化的最大推动力无疑就是市场经济。本文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讨论全球化与东南亚华人经济的联系与互动的。一、全球化对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影响全球化把…  相似文献   

18.
中印两国历史悠久,都曾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如今,两国又重新焕发活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奋起,其发展已影响到世界各个方面。其意义是深远的,全球性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文明的经济—社会涵义,可以认为技术进步、组织变化、规范的相对成熟以及社会流动的增加均可构成当代世界文明变迁的主要子集,而它们对于宽领域、多层次的一体化能够形成长期且卓有成效的深层次推动力。当代世界文明的多向度发展对于全方位的区域一体化建设也具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它不仅可能激化区域内业已存在的政治矛盾,还会随着多元行为体的加入提升治理的难度,给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传统国际治理带来挑战。就此而言,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首倡者,中国需不断发掘、利用当代文明变迁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助推这一战略的实施,通过发挥国家的主体能动性建立相关机制和规范,保障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成功地付诸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上篇记叙了我在沙特工作期间关于公共外交和人文的故事,我出使埃及期间也有很深感受。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据埃及人自己讲,埃及有7000多年的历史。记得在埃及工作期间,我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一起讨论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我就说起了在埃及工作期间对埃及古老文明的领会,埃及人民在五六千年前就能创造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这是很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