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曾经是中国市场上头号紧俏商品的彩电,如今在国内的销售一落千丈、掉入低谷。人们四处抢购彩电的潮流,宽如此快地被彩电经营商店的冷落门庭所替代。众人追逐的彩电生产厂厂长的兴奋喜悦的面庞上,也如此快地堆起了愁容……。 到今年9月底,我国彩电工业库存和商业库存已达200多万台,是同期彩电生产量的1/3。这个庞大的统计数字表明:彩电滞销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事实。  相似文献   

2.
河南安阳彩色显像管玻壳公司的彩电玻壳、陕西咸阳彩虹集团的彩电显像管、四川绵阳长虹集团的彩电整机,“三阳”鼎立撑起中国彩电产业,目前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 据统计资料分析,“三阳”的迅速崛起打破了国外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安阳公司的“安彩”牌彩电玻壳,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品种覆盖率已达60%和90%以上;彩虹集团的“彩虹”牌彩管,产量与销量均占国内市场的1/3以上并有大量出口;长虹集团的“长虹”牌彩电整机,产量居全国之首,市场占有率已达34.44%。“三阳”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彩电产业三大部类的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0,(23)
中国的彩电市场自80年代以来经历了5次价格大战,其中3次由长虹发动: 第一次(1988—1989)。1988年国内彩电市场仍处供不应求状态,长虹借此机会,以高于国家牌价,低于黑市价的手段,作价卖给四川工商银行一批17叶彩电作为奖品开展有奖储蓄活动。到1989年彩电市场销售跌入低谷,彩电企业大多积压,资金紧张。长虹敏锐地捕捉到商机,8月 9日起,每台降价350元让利给消费者,这一次降价长虹是最大的赢家。 第二次(1996年3月%日)。面对铺天盖地的洋彩电,长虹宣布在全国范一围内降价18%,使国产彩电…  相似文献   

4.
人们不会忘记,1987年至1988年那段时间,彩电是我国市场上最紧俏的商品。面对消费者的渴求,生产厂家铆足劲儿干。1988年,我国彩电产量突破了1000万台。 然而,好景不长,到1989年,彩电身价骤跌,几乎所有的厂家都遇到了产品积压、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2年多过去了,起色仍然不大。据今年1至4月对全国61家彩电生产厂的统计,库存各种彩电达240多万台。  相似文献   

5.
唐敏 《瞭望》2000,(27)
专家评说彩电价格同盟部分欧洲国家农村社会保险的几种模式肢解微软与提升国家竞争力 6月9日,中国彩电企业峰会 在深圳召开。康佳、TCL、海 信、创维、厦华、乐华、金星、熊猫、西湖等9家国内彩电企业宣布其将联合起来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同时加强行业自律,依据彩电生产成本制订一个时期各类彩电产品的最低限价。 峰会宣布,为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价格转向科技、质量和服务方面,9家彩电企业自发联合起来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合作内容包括三方面:首先是建立彩电技术合作机制,推动国内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标准的制订,开发前端产品,同时…  相似文献   

6.
4月7日,我国最大的彩电企业———长虹集团全面降低其各种规格的彩电价格,每台售价下降50至1000元,降幅在10%—30%之间。全国彩电行业的普遍反应是先顶后跟:4月20日全国另一家彩电巨头康佳宣布“全面应战、奉陪到底”,其降价幅度更超长虹一筹,降价...  相似文献   

7.
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行业协会问题的由来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海鸿 《团结》2004,(3):22-27
2003年5月2日,美国对中国彩电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我国出口机电产品遭遇的最大的反倾销案。消息传到国内,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便紧急召集几大彩电企业商讨对策,建议彩电行业联手聘请律师,费用由几家企业分摊。事后几天,创维就公开表示要单独应诉,随即长虹和厦华两家先行一步,率先聘请律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了应诉申请。2003年11月2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初裁决定,认定中对美出口的彩电确实存在倾销行为,对美国本土企业和机构的利益构成了威胁。2004年4月13日美国的终裁认定我国各家彩电企业都存在不同幅度的倾销,美国商务部将于6月初开始…  相似文献   

8.
目前,不少企业面临诸多困难。诊查“病因”时,固然不可忽视机制、管理等原因,但也不可小视“面向问题”。生产经营不解决面向大众的大问题,纵然你内部机制再活,也难拥有广阔的市场。这样的佐证多得是。长虹彩电为国产名牌“骄子”,由于品质上乘、价格低廉,为普通人所“宠爱”,成为大众心中的“红太阳一族”,已雄居彩电销售榜首。赣新彩电亦然。21英寸彩电不到二千元,价廉物美,很受工薪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消费市场上,顾客持币待购的情况如今突出起来了。许多人反映,他们口袋里的钱增加了,但要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却不容易。这说明商品的品种不对路,有些商品质量不合要求,极需生产和经营单位改进工作。同时,也应该从消费的角度,算算这方面的大账。 现在想买彩电的人很多,但不能如愿的并不是因为彩电供应减少了。拿“六五”期间来说,每年光是国产投放市场的彩电,就由三万二千部增加到四百一十万部,五年中增长一百二十六倍多。今年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增产速度放慢了,但上半年彩电的总产量仍然相当于一九八○年全年的四十九倍。这就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3,(27)
近几年,中国生产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被国际市场普遍看好,如高清晰度数字彩电、等离子、液晶、背投彩电、数码相机、VCD(DVD)、组合音响等市场需求旺盛。主要家电企业在稳定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到国外投资办厂。此外,一些有实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既然大学生还不够多,而当前大学生就业确实越来越困难,你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郑功成:拿彩电打比方,彩电要卖到农村去,首先必须要通电,要有接收  相似文献   

12.
袁元 《瞭望》2003,(45)
11月4日,TCL集团宣布与全球第四大消费类电子供应商法国汤姆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令业界大为惊讶和兴奋的是合作内容:成立“TCL-汤姆逊彩电公司”,将双方的彩电和DVD业务尽数纳入其中,合并后的年产值将达到30亿欧元,销售量超过18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企业:TCL以67%的比例实现了绝对控股。这意味着一个由中国人掌控的、真正称得上“全球行业第一”的跨国公司诞生了。  相似文献   

13.
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是全国电子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这个公司作为中国企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1981年刚成立时,注册资本仅360万元,彩电及黑白电视机年产能力仅为38万台。1998年,固定资产已达1.3亿元,彩电年产能力达到150万台,已具备生产适应世界各国制式的彩电产品,产品销往海外65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在中国市场上的唯一视听生产基地,创造出了中国彩电工业史上17项全国第一。17年来,创汇从23万美元上升到4800万元,上缴国家各种税资累计达17.5亿元。先后荣获“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八月,新一轮彩电价格大战在全国全面爆发,康佳、 TCL、长虹等各大彩电生产厂家、经销商纷纷卷入其中。这次降价,几家欢乐几家愁,人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一、彩电价格大战的深层原因   1.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科技革命的爆发,极大促进了家电行业特别是彩电工业的发展。不几年功夫,彩电不论是在型号、规格上,还是在品种、功能、质量档次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直角平面、超平、纯平等模拟电视,即将被更先进的数字电视所取代。新品种不断涌现,使老品种不断发生精神损耗而贬值,…  相似文献   

15.
进入1999年第二季度,长虹彩电率先降价,康佳、创维等同行相继应战,于是中国彩电市场新一轮价格大战宣告全面爆发,从而为一段时期以来平淡的消费市场陡然增添了几分火药味。在日趋弥漫的硝烟中,参战者、观战者都如鲠在喉,争相向媒体倾吐衷肠,表白动机,解析战略...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中国彩电对美出口迅速增 加之时,美国挥起了反倾销 的大棒。所谓倾销,是指进口产品的价格低于国内或第三国市场价格,或低于生产成本价格。但美国市场上中国产的彩电价格并不比中国国内的价格低。更何况,中国彩电对美出口以进料加工为主,绝大部分材料和配件都是从日  相似文献   

17.
潘燕 《瞭望》2004,(21)
电影《无间道》的热映,使“内鬼”一词坊间流传,而现在这个词,被影影绰绰地跟彩电巨擘“厦华”连在了一起。 传言是随着中国企业在美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中败诉产生的。因此次败诉,中国彩电业今后若进入美国市场,将被课以4.35%-78.45%不等的高额反倾销税,涉案金额高达16亿美元。对于骄傲的中国彩电业来说,其失落与愤怒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6,(39)
近日,TCL、长虹等13家国内家电企业发表联合声明驳斥不实报道,表示传统彩电(CRT)不会退市。近期曾有媒体报道飞利浦、LG、海尔等国内外主流品牌CRT彩电将在2007年退出家电卖场。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殿甫代表TCL、长虹、康佳、创维、青岛海信、厦门华侨、青岛海尔、上广电、熊猫、西湖、新科、万利达、夏新等发表了  相似文献   

19.
冯雨 《学理论》2012,(20):133-134
价格促销是营销形式中商家最常用的一种促销方式。而彩电行业一直是将价格促销作为行业惯例的典型代表,彩电商家企图用价格促销杀出一条血路。但是事实证明,价格促销具有严重负面影响。解决对策:一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信息共享;三是加大市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我国的彩电价格一路下降,先后经历了五次比较明显的降价大战。尤其是今年的第五次降价,引发的关注与争议前所未有,以“大战”之名冠之,堪称名符其实。绵延十年的五次降价,给人的感觉仿佛降价成了中国彩电市场的主旋律。然而,人们还未从这第五次降价醒过味儿来的时候,最近长虹、康佳、TCL等厂商却反其道而行,不约而同地调高了彩电价格。彩电价格不降反升,这真是非同寻常的事件。这件事标志着持续半年之久的新一轮彩电降价大战暂告一段落,而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在彩电价格几无再降空间的情况下,彩电涨价,是暂时现象,还是未来一段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