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我国法律规定国家有权就海洋油污损害进行索赔,其索赔范围包括由海事部门支付的清污费用、渔业资源损失以及海洋生态损害。渔业资源损失索赔的请求权基础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请求权基础为国家海域所有权。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是一种机关法人,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在代表国家就渔业资源损失和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时,它应该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以国家的名义提出赔偿要求。  相似文献   

2.
工程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或未全部履行合同所约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索赔要求的行为.索赔是双向的,既包括承包人对发包人的索赔,也包括发包人对承包人的索赔.但在实际施工中,发包人的索赔较少,而且处理方便.可以通过冲账、扣拨工程款等方式实现对承包人的索赔;而承包人对发包人的索赔相对而言就困难多了.因此,对承包人来说,如何在工程施工中预测和发现索赔机会,并合理地提出索赔要求,从而得到相应的费用补偿和工期补偿已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法院进行的对日劳工索赔诉讼屡屡受挫,至今没有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胜诉,特别是由于日本最高法院在西松建设案的终审判决中采取<中日联合声明>已经放弃个人请求权的立场,使对日民间索赔在日本法院已近行不通.这就迫使我们开始寻找其他途径,因此在我国法院进行诉讼便不失为首选.在就我国法院行使管辖权的依据、可能影响我国法院行使管辖权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粗浅的探讨后,本文认为我国法院就我国劳工索赔案可以行使管辖权.  相似文献   

4.
在消费纠纷领域,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商家侵害而提出索赔,因其存有索赔的正当基础因而就不存在敲诈的因素。同时,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前提下,消费者提出向新闻媒体曝光,只要消费者没有说谎,因其不具有非法性从而其行为就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要挟。不仅如此,只要消费者在与商家协商谈判过程中因其提出的索赔数额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就可以排除消费者主观上非法占有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热点聚焦     
劳动合同法草案开门纳谏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劳动合同法草案向全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于该法涉及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合同关系的确立、劳动合同责任的明确等关系到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因此劳动合同法草案一公布就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公布一周就收到意见4769件。中国民间对日索赔国内诉讼正式启动筹备了十几年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4月3日在北京挂牌成立,今后,中国民间的对日索赔将开始在联合会的协调引导下规范运作,对日索赔的国内诉讼也将开始进入程序。据悉,对日索赔的劳工案件将主要起诉在中国境内有分支机构的日本…  相似文献   

6.
2001年在纽约大学法学院进修期间,笔者旁听了米勒女士诉罗杰斯医生手术美容索赔一案。该案的基本情况是:1995年6月29日罗杰斯医生给米勒女士做面部美容手术。1997年底,米勒女士向纽约高等法院起诉,主张罗杰斯医生的面部拉皮手术给她造成了伤害,要求被告予以赔偿。被告认为自己没有失职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原告不知道而手术后果可能导致的伤害。2001年5月7日至17日,本案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历时7天,询问了包括原被告在内的8名证人,最后陪审团裁决原告胜诉。美国律师在诉讼过程中的策略和技巧给笔者留下较深的印象,值得我们了解和借鉴。一、选定陪…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海洋生态索赔案件存在索赔主体混乱、错位的现状,有关国家机关就索赔权的行使尚未能有效协调,不利于及时、有效地对海洋生态损害提出索赔。从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现状入手,以海洋行政主管机关的职能划分为视角,分析各职能机关的权限范围,理清有关国家机关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权行使的界限,以确定和统一各类型海洋生态损害具体适格的索赔主体,并探索确定中国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主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詹馥静 《法制与社会》2013,(25):141-142
版权商业性维权因涉及陷阱取证、恶意索赔等趋利性诉讼行为,在实践中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以三面向公司版权商业性维权的诉讼群案为考察对象,通过实证分析等方式,对司法实践在版权商业性维权领域的应对策略进行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9.
《北方法学》2018,(4):79-89
消费维权案件中引发理论和司法实务争议的主要是消费者巨额索赔以及通过媒体曝光手段进行维权索赔正当性的判断问题,应该从维权基础事实的客观性与正当性、维权目的、维权手段、维权诉求内容的正当性等四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认定。单纯的知假买假者索赔、借媒体曝光索赔或巨额索赔等行为均不足以成立敲诈勒索罪。  相似文献   

10.
论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海上货物运输①中承运人的识别,历来就受到国内外航运界和法学界的关注,也是海商法中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因为承运人的识别事关海上货物运输索赔对象的确定,货主只有在明确了谁是索赔对象之后才能行使索赔或诉讼的权利,而索赔时效最长亦不超过两年(《汉堡规则》),对于广大适用《海牙规则》的当事人而言则更短为一年,所以若不能在这短暂的时效期间内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11.
美国花旗银行集团10月9日宣布退出同富国银行及联邦管理部门就收购美联银行的谈判,但将状告美联银行和富国银行违反花旗同美联间排他性收购协议,索赔最高600亿元。巨额索赔  相似文献   

12.
邢爱芬 《河北法学》2007,25(3):60-64
近年来,日军遗华化学武器致人伤亡事件不断发生,从1996年起中国受害者就开始在日本法院提起民间索赔诉讼,但迄今无一最终胜诉.民间赔偿不同于战争赔偿,中国受害者的民间索赔诉讼属日本未尽的战后责任问题,这不仅涉及受害者利益,而且关乎中日关系.2006年4月3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开启了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国内诉讼程序.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应从各方面给受害者的索赔诉讼提供支持,包括尝试国际求偿.但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有赖于日本正确看待其侵略历史,彻底履行战争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律师》2003,(9):40-40
中国律师开展对民间日索赔诉讼已经多年,由于所涉案件政治性强、法律难点多,目前仍有很多困难。继先前在日本起诉的数案以后,近年来,中国律师又尝试着在中国国内起诉。其中,涉及战争历史事实的南京厦淑琴名誉侵权案和河北劳工起诉日本企业案一直为人们关注。2003年7月28日下午,全国律协邀请著名法学家江平、王家福、刘海年,青年法学家孙宪忠就全国律协民间对日索赔工作指导小组提交的上述两案进行法律论证。论证会由全国律协副会长、对日民间索赔诉讼工作知道小组组长于宁主持,全国律协会长高宗泽、秘书长贾午光、副秘书长冯秀梅以及案件代…  相似文献   

14.
史友兴 《检察风云》2014,(10):11-12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而旅游者又往往把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外出旅游作为自己首选的途径。随团旅游引发的人身伤害赔偿纠纷因而也就越来越多。纠纷发生后,受害者都有向旅行仕索赔的意识,但是,如何选择法律来索赔,他们却没有认真考虑过,也不清楚这对他li]A~索赔会有什么不同?一起因随团旅游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的两次不同的判决结果,却告诉了人们选择索赔的法律不同,获得的索赔就会不同,甚至悬殊。  相似文献   

15.
林刚 《中国律师》2004,(11):33-33
了用实际行动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切缅怀在战争中死难的同胞,并为尚存的大轰炸受害者实际的支持,作为一名志愿者,志愿接受重庆市渝州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和重庆大轰炸受害者民间对日索赔原告团的委托,出任中方律师团的首席律师,我将与有识之士一起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力争将索赔诉讼安排在重庆本土进行。现在已有包括圣世、立源在内的十几家律师事务所及上百名律师陆续加盟并支持律师团的工作。本人接受委托以来,经过缜密思考,借助所有关心重庆大轰炸受害者民间对日索赔的智慧,超越单纯的索赔思维,丰富和完善重庆大轰炸受害者民间对日索赔…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但主张并非是判断举证责任的唯一标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可适用举证责任的除外、倒置、转换等特殊规则。尤其在保险索赔中,保险是与过错民事责任无关的经济补偿制度,其根本职能在于分散风险、补偿损失,因此,不能苛求被保险人等保险索赔方履行绝对完整的举证责任。保险索赔方只要完成力所能及的初步的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就应转移至保险人。本文从探析举证责任特殊性的原因入手,对保险合同效力、一切险的举证责任及我国《保险法》相关条款的理解进行阐述,强调保险索赔中举证责任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上市公司的东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也没想到,因存在未及时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和定期报告虚假陈述等行为而引发了百余名股民的索赔纠纷,索赔金额高达3300余万元。由于该案属于新类型案件,涉及多个焦点问题,因此在立案之初就成为各大媒体广泛关注的案  相似文献   

18.
媒体报道85起医疗过失精神损害赔偿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疗过失索赔精神损失费 85起案例的特点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从 1996年 2月至 2 0 0 1年 6月报刊杂志上收集的 85例医疗过失索赔精神损失案件进行分析 ,按照医疗过失涉及的科室、发生医院的等级、索赔额与实际赔偿额等因素进行统计量化处理。 结果 媒体报道的索赔精神损失费案件中 ,手术科室和用血监测部门是医疗过失涉及的主要场所 ;大医院是发生医疗过失的主要场所 ,在美容损害中诊所、美容院中发生为多见 ;精神损失索赔额大多数目巨大 ;精神损失赔偿的实际赔偿额远低于索赔额。 结论 通过对 85起案例的分析 ,提出如下对策 :(1)必须加强对手术科室和用血监测的管理 ;(2 )精神损害赔偿的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3)新闻报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维护患方权益的同时 ,也要切实保护医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均规定,承包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监理人递交索赔意向通知书,否则丧失要求追加付款和(或)延长工期的权利。上述28天即为索赔期间。关于索赔期间经过后当事人是否还享有索赔的权利,实践中存在不同观点。本文通过分析索赔期间的法律性质给出了结论。最后,对索赔期间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适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房菲 《政府法制》2005,(10):20-21
对一块疑似内含陈馅的月饼索赔5000元,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权利,还是狮子大开口敲竹杠?过不了多久,沈阳市民李广生(化名)就将走上法庭,就他这种私下索赔行为是否属于犯罪接受法律的裁判,他也因此成为了辽宁省第一个因索赔而被检察机关以涉嫌触犯敲诈勒索罪提起公诉的人。因为一块月饼而陷入是非争论漩涡,这样的结果或许李广生从未想到过,同样令他难预测的还有法律的天平到底向哪一方倾斜。是正当索赔还是敲诈勒索,一场罪与非罪的争论,也从此开始。 买月饼引来的麻烦2004年9月13日下午,李广生在中街购买了沈阳某食品厂生产的月饼20块。也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