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火良 《唯实》2011,(2):11-13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的治理腐败的方式已为官方和民众认可,网民网络反腐具有现实的缺陷与不足,需要公权力机关的积极疏导和引导,国家公权力机关在网络反腐中主导功能的发挥应从构建如下机制契入:公权力机关网络反腐的自动机制;公权力机关与新闻媒体之间网络反腐的联动机制;公权力机关与网民自律性组织之间网络反腐的互动机制;网络反腐的法治...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阵地。目前制约网络反腐功能发挥的因素涉及网络、网民、治理腐败部门、党政部门、立法部门等多方面。必须积极肯定和引导加强网络反腐,完善网络舆论监控系统,加大政府网站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网络反腐立法以及对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3.
岳桂军 《党建》2013,(1):34-34
近期,有多名厅级以上领导干部被纪委调查,其中因网络举报而被调查的占很大比例,可见网络反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网络反腐深受网民青睐,源于其便捷、低成本、传播速度快、容易形成围观效应、有利于保护爆料者自身安全等独有特点。从强化监督的层面而言,网络反腐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同样需要引起关注的是:网络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4.
网络反腐是当代的党务新词。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反腐蕴含着积极的宪法意义。网络反腐彰显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应当通过宪法引领网络反腐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网民及网站的管理引导,实现网络反腐与传统反腐方式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5.
网络反腐是当代的党务新词。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反腐蕴含着积极的宪法意义。网络反腐彰显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应当通过宪法引领网络反腐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网民及网站的管理引导,实现网络反腐与传统反腐方式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6.
缪建 《世纪桥》2009,(17):12-14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民反腐是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如今已经成为体制内反腐的有益补充。网民反腐具有主体强大、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具有自制力不够、公信力不足、执行力缺失等先天不足。这一特性决定了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回应网民的反腐热情,主动介入,及早立案,迅速查清并公布调查结果,同时对网民反腐加以引导和规范,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将网民反腐纳入反腐的大框架,构建立体化的反腐倡廉大格局。  相似文献   

7.
缪建 《世纪桥》2009,(18):12-14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民反腐是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如今已经成为体制内反腐的有益补充。网民反腐具有主体强大、技术先进、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具有自制力不够、公信力不足、执行力缺失等先天不足。这一特性决定了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回应网民的反腐热情,主动介入,及早立案,迅速查清并公布调查结果,同时对网民反腐加以引导和规范,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将网民反腐纳入反腐的大框架,构建立体化的反腐倡廉大格局。  相似文献   

8.
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参与论"、"网民主体论"、"技术决定论"与"舆论监督论"四种意义上使用网络反腐一词,但却未形成关于网络反腐的一致定义。所谓网络反腐,是网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兴趣,利用网络空间为平台,通过网络曝光、网络举报等形式,引发和推动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的体制外政治监督行为,它包含网络反腐的双主体、网络反腐功能的两面性、网络反腐手段的多样性等三个层次的内涵。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态下,网络反腐本质上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是中国语境下的一种特殊的体制外舆论监督方式,具有补充性、替代性和激活性等意涵。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网络反腐频频发威。小鼠标拉下腐败大官员,低成本催生反腐高效率,网络反腐以其独特的现实魅力展现在反腐舞台,经网络曝光、由网民参与的网络反腐热潮正改变着中国的反腐格局。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已使它成为制度反腐的一种必要补充,已使它成为反腐大军里的一只"尖兵"。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11,(16)
大同市纪委: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工作大同市纪委前不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和网络评论工作的通知》,并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收集网民对反腐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反腐     
网络反腐是我国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党和政府的防腐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反腐倡廉的新形式,具有网上举报、网络廉政文化、电子政务等形式和高技术性、综合性、开放性、隐蔽性、便捷性等特征.进行网络反腐具有重要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意义.为了充分发挥网络防腐的积极作用,需要把握网络反腐规律、积极引导网民、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网络反腐制度和规范、建设网络反腐队伍.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3,(4):11
网络以其反应迅速、公众参与等特点,一度被网民认为是"反腐利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网络反腐"再成热词。在今年的"两高"报告中,"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和"深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均被明确提及。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坚持反对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廖仁斌指出,网络反腐在将一些贪官拉下马的同时,着谣言泛滥、语言暴力等负  相似文献   

13.
郭兴全  韩伟 《探索》2014,(2):41-46
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对于纪检监察机关发现腐败案件线索、搜集腐败证据、回应网络民意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受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网民群体复杂以及举报动机各异等因素影响,一些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也存在证据不实、网络暴力、诬陷清廉干部的可能,造成网络民意失真。自纪委系统举报网站群开通以来,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呈现网络反腐正规化、网民反腐理性化和官民合力反腐长效化趋势。在新的反腐败形势下,纪检监察机关有效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需要树立新理念、构建新机制、推进法制化。  相似文献   

14.
呼俊敏 《先锋队》2012,(33):30-31
近年来,网络发挥了"反腐利器"的作用,在揭露案件细节、曝光官员信息等方面所向披靡。继周久耕之后,因"香艳日记"而受到网民关注的广西来宾烟草局原局长韩峰,同样未能在强劲的网络反腐利器面前挺到最后,最终被绳之以法。而这一次,"表哥"杨达才的落马,再次让公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网络反腐的强劲力量。从上述的几个案例看,网络反腐的路线图是:网民发帖→网友顶帖→形成热点→媒体追踪→事件放大→政府介入→真相大  相似文献   

15.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2,(21):54-55
发帖反腐不算网络举报网络技术为反腐倡廉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网络反腐"并不等于网络举报。"网络反腐"是通过发帖对某人某事进行检举揭发,目的是揭露腐败行为,引起网民共鸣,扩大影响,进而使之受到职能部门重视。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白会民表示,只有依法向国家机关告发,要求追究行为人责任,才属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分析网络反腐的由来、现状及网络反腐的利弊得失,认为要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斗争中的作用,需要提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网络反腐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健全网络反腐工作制度、完善网络反腐工作机制;加强对网络反腐工作的指导,做好资源与人员的整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大防腐反腐工作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阵地。福建省各级机关也充分利用这一反腐阵地开展反腐斗争。在这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福建网络反腐的成绩出发,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网络反腐法律法规,提高网民法律意识,完善信息公开机制等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网络反腐,在实现社会公正反对腐败的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它是制度性反腐的重要补充,并在提高反腐败效率、匿名平等参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覆盖人群有限,不实信息较多,"选择性"反腐等局限性也影响了社会公正的实现。完善其制度和法规的不足、提升网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拒绝"选择性"网络反腐,是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中央纪律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预示着“打虎拍蝇”会成为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常态.互联网作为反对腐败的新平台,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有主体广泛、方便快捷、安全性高、互动性强等优势.但是,网络反腐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网民结构不合理、制度不健全、部分部门不配合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发挥网络反腐的优势,必须通过转变网民的思想观念、完善相关制度、优化监督环境等途径,充分利用网络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1,(7):74-74
2011年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人民网、新华网调查显示,网民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关注度仍居高位。网民们认为,当前反腐取得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但反腐工作仍任重道远。下一阶段。按照高层新部署,把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融入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相关方面,贯穿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个环节,将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