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设,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此,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四个结合”,建立和完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首先,要坚持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其次,要坚持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再次,要坚持合法性与合理性监督相结合。最后,要坚持监督权与选举权、罢免权相结合。二是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同家权力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2.
尹文平 《法制与社会》2013,(32):156-156,166
加强对公安机关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是确保权力阳光规范运行,有效预防公安民警违法犯罪,实现干警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的关键所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应创新方法,扎实措施,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深化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3.
张集体 《政府法制》2012,(23):58-59
人类历史表明,腐败是权力的滋生物,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词常作为“权力腐败”的代名词,权力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条件下,权力具有二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成为损害人民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周本顺 《河北法学》2007,25(2):70-74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是法治建设的基本问题.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矛盾中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依法治国的"国",不是地理概念上的国,而是指国家机器.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权力依法运行.依法治国,既治官、也治民,但基本精神是治掌握各种国家权力的官.人民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重点是干部人事权、财政预算权、行政管理权、执法司法权.但是在抓住主要矛盾方面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方面,对公民行为也要进行有效的持久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对于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权力滥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的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也出现了一些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13,(9):1-1
“提低、扩中、控高”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路。“提低”是基础,“扩中”是关键。“控高”是难点。  相似文献   

7.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只有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才能维护和增进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才能捍卫和促进公共利益。否则,权力就可能沦落为掌权者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对此,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加强权力监督方面成就斐然,这些成果和经验为未来继续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强化权力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期就这一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笔谈,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察》2008,(8):4-5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国务院3月25日下午召开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过去五年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部署2008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12,(9):4-4
司法公开是一种态度、一种自信、一种力量,有助于强化对审判权的监督,增进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要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着力排除观念、管理、技术上的障碍,推动司法工作全面公开、全程公开、实质公开,以利于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进行评判和监督。着力加大程序公开力度,提高立案、庭审、执行、听证等各个环节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只有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才能维护和增进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才能捍卫和促进公共利益。否则,权力就可能沦落为掌权者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对此,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加强权力监督方面成就斐然,这些成果和经验为未来继续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强化权力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期就这一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笔谈,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2012,(2):5-5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所定各项改革任务基本上都已出台实施意见。通过改革,强化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促进了公正廉洁执法;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完善政法队伍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了凝聚力、战斗力;改革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提升了政法机关依法履职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提升司法机关的能力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有力保障,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刻领会其要义,就是追求司法公正,重视个案正义,提升司法公信。那么,如何实现个案正义?  相似文献   

13.
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监督,是中央批准的一项重要检察改革。6年多来,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好的成效,社会各方面给予了积极评价。实践表明,这是检察机关加强自身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同意检察机关从今年10月起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希望认真总结运用试点经验,精心组织实施。要在实践中不断  相似文献   

14.
司法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面对的课题。11年前,党的十五大郑重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同时明确提出了司法改革的任务,司法改革由此迈开步伐。党的十六大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七大又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表明,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所定各项改革任务基本上都已出台实施意见。通过改革,强化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促进了公正廉洁执法;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法院制度的改革,实质意义上是司法理念与司法价值交融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冲突与理性选择的过程。尤其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从多重价值维度来把握法院制度改革的独特性、多样性和整体性,争取全社会达成司法价值共识,以便凝聚司法改革合力,促进人民法院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海林 《中国审判》2014,(10):78-79
司法公信是社会公众通过可以信赖的司法程序,对司法人员的裁判案例产生的普遍信服和尊重,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司法权运行过程及结果的信任程度,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认知和认同状况。它对一个国家的法治秩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树立司法权威的过程中,司法公信力至关重要。所以,加强司法公信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决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司法公信,应当着重树立四个形象,平衡四种关系,做好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人民法院服务发展的责任更加重大,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挑战更加严峻,自身改革、发展和建设的要求更加紧迫。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期待。人民法院要履行好新的历史使命,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坚持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以审判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9.
《司法业务文选》2012,(1):42-48
1.2011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发〔2011〕11号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人民法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正确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切实维护宪法法律尊严,现就人民法院加强法律实施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深刻认识加强法律实施工作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一制度的最终确立又有赖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进和落实。司法制度的公正高效权威,涉及立法、执法与司法,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文化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但司法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