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注射破伤风抗霉素过敏一例基本情况我县天度乡天度村王某饲养1头奶牛。于1989年9月25日早6时许顺利产1母犊,上午8时左右应畜主之邀给母牛肌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1万单位,给犊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000单位。注射后约20分钟,犊牛无异常表现,母牛则突...  相似文献   

2.
我县冯小庄1头6岁黄色母牛,于1991年8月20日上午来我院就诊。初步诊断为胃肠卡他,应用50万单位的氯霉素4支1次肌注。用药后约10分钟,患牛表现不安,频频摆头,四肢不停地走动或踏地,在保定栏上磨擦颈部及其它部位皮肤。颈部肌注部位出现约5×8cm大的疹块,头颈部,胸腹部也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块,大如铜钱,小如黄豆。患牛呼吸稍困难,心跳加快。诊断为氯霉素过敏。  相似文献   

3.
某县在治疗家畜疥癣病时,先用食碱(Na_2CO_3)水(少部份用肥皂水)洗刷患部,同时刮除痂皮及污物,至皮肤呈小点状出血,干燥后涂以临时配制的5%敌百虫水溶液(每头折合精制敌百虫粉4~25克)。敌百虫遇碱后生成敌敌畏,毒性较原敌百虫增大10倍左右,以致引起中毒。该县用上述办法共治疗黄牛155头,涂药后20分钟至两天发生中毒30头,占总涂药数的19.4%。从中毒事故中,我们观察和体会到黄牛有机磷经皮肤中毒症状和治疗等方面有一些特殊性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四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对怀孕后期发病母猪,用30%安乃近作肌肉注射,致使8例发生流产。 病例 1986年4月29日,云盘镇马场村喻某养猪1头,体重140kg,怀孕101天,因患病两天未吃食而前来求诊,根据临床状及病史调查初诊为猪肺疫。用80万单位青霉素6瓶,30%安乃近10ml4支,分两次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人工饲养大熊猫用隆朋(Rompun)+氯胺酮麻醉意外呼吸停止3小时半,呼吸衰竭、昏迷、休克25小的抢救成功1例。 (一)病例报告 大熊猫苏苏,雌,6岁,体重85kg。1987年3月28日15时30分用隆朋20mg+氯胺酮200mg肌注麻醉,约1分钟动物突然倒地,呼吸停止。即行人工呼吸,给氧,输液,静脉推  相似文献   

6.
我县于1984~1986年,采用毗喹酮三胃注射治疗耕牛血吸虫病2627例,转阴率为98.72~100%,并对部分治疗牛进行了血液生理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耕牛及分组:由疫区松湖乡和昌良乡选用自然感染血吸虫的阳性牛共55头,其中水牛30头、黄牛25头。共分4个组:试验1组20头水牛,按10mg/kg剂量三胃注射;试验2组有黄牛15头,按15mg/kg剂量三胃注射;对照1组有10头水牛,按25mg/k6剂量口服;对照2组有黄牛10头,按30mg/kg口服。 2.测定项目和方法: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个月测定以下生理指数:红细胞数(试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为一母猪进行阉割时,发现其患有巨大卵巢脓肿,遂作了手术治疗。临床检查 患猪已产仔3胎,临诊时已发情3天,阴户潮红,略有分泌物。呼吸、心跳、体温均正常,膘情中等,因发情而表现骚动不安。肌注静松灵后,取右侧卧保定,在大挑花部位切开皮肤、肌肉、腹膜。探摸卵巢时发现腹腔内有一圆形近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南昌市郊某养猪场饲养的母猪群暴发急性弓形虫病 ,并引起母猪繁殖障碍。该场共饲养生产母猪 130多头 ,7月2 1日 ,1头空怀母猪突然发生高热 ,体温达 42 .3℃ ;第 2d又有10多头猪发病 ,既有空怀也有怀孕的 ,以后每日都有数头新病例出现 ,有的发热 ;怀孕猪发病后 3— 4d流产 ,胎儿多为 2月左右胎龄 ,有 2头足月分娩所产胎儿各有死胎 2头 ,但未见干尸化 ;自出现第 1例病例 ,场兽医即用青霉素和氨基比林治疗 ,但不能控制疫情 ;至 2 7日已有 30头猪发病 ,并出现死亡 ;该场对母猪均进行过猪瘟、猪链球菌病、猪丹毒和猪肺疫、细小病毒和乙…  相似文献   

9.
发病及症状 某部队饲养的1头母猪怀孕后,饲喂的是嫩甜莱叶、白菜叶和玉米面。所产仔猪全部患阵发性搐搦,发病时仔猪倒地尖叫,头向后仰,四肢僵硬,不久即死亡。 治疗方法 母猪、仔猪分别口服硫酸镁粉剂5g、1g,1天2次,连用15天,同时对仔猪肌肉注射20%的硫酸镁针剂,1天1次,连用15天。经治疗,所生的11头仔猪10头痊愈1头死亡,治愈率为91%。  相似文献   

10.
1990年5月13日,张掖市小河二村社员张某1头怀孕黄牛于小河乡兽医站求治。患牛近几天来两后肢出现跛行、喜欢卧地、站立不稳。怀孕已达9月左右,在怀孕期很少使役和放牧,一直舍饲。临  相似文献   

11.
笔者收治1头4岁母牛眼睑囊肿病例,经手术治愈。患畜两眼流泪已有半年,3个月前患牛两眼上眼睑出现泡状肿块,经查,结膜潮红,两眼上眼睑内各有蚕豆大的囊肿1块。手术方法 病畜行六柱栏保定,术者左手翻开眼睑,用3%硼酸液冲洗后,右手持手术刀,在囊肿凸部避开血管切一小口,脂肪性囊肿物则溢出,再用镊子将所余全部夹出。左、右两眼共取出囊肿物约2~3g。局部生理盐水冲洗后涂金霉素眼膏。术后肌注青霉素80万、链霉素100万单位,每天3次,2天痊愈。  相似文献   

12.
黄牛5头,单剂量(10mg/kg)静注青蒿琥酯后,以薄层扫描法检测青蒿琥酯酸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在血中的浓度。结果表明:青蒿琥酯血药时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参数为:消除半衰期(T_(1/2β))29.05分钟,分布半衰期(T_(1/2α))2.38分钟,中央室分布容积(V_1)0.103L/kg,总体分布容积(V_B)0.926L/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464mg/L·分钟。青蒿琥酯在黄牛体内可迅速转变为双氢青蒿素,给药后约4分钟双氢青蒿素浓度达到高峰(T_p),其值为约6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46mg/L·分钟。  相似文献   

13.
黄牛肾下垂在临床上较少见。该病多发生于母黄牛,以发病急,拱腰,不断努责,直检肾脏下垂为主征。1967年以来,笔者共治疗5例,均以手术方法治愈。 (一)病例简述 例一 官滩乡金圩大队金圩小队一头母黄牛,3岁,于1967年10月18日转来我站治疗。主诉:10月17日在洪泽湖边放牧,该牛不吃,哞叫,阴门流出粘液,有3头公牛跟随乱爬,回家路上不断拉屎拉尿,走不几步就卧下。检查:T38.1℃,瘤胃蠕动2次/2分,吃草略少,  相似文献   

14.
我县笼养乌苏里貉共1万余对。每年配种季节,给母貉注射已烯雌酚,有的发生过敏反应。笔者每年都遇到过10余只这样的病例。现仅举1例;宝清镇内南元区个体养貉户张某喂养1对乌苏里貉,其中母貉体重10kg,年龄2岁,1986年空怀,1987年3月25日发现该母貉阴毛分开,阴唇红肿外翻,有乳白色分泌物,但放对时拒绝交配,有假发情之姿。来我院求治,笔者上午8时立即给注射已烯雌酚(上海第九制药厂,每1ml内含2mg,批号860501),1ml行颈部肌肉注射,注毕15分钟,此貉呈现阵发性呕吐、呕出胃内食糜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72年10月至1980年2月止将近8年中,共有水牛难产住院病例15例,约占同期水牛产科病例29%。 (一)发病情况 15例中,内有2岁、10岁及14岁者各1例,5岁和8岁者各2例,7岁和4岁者各4例。难产前有耕田史者11例,有打伤和早配史者各1例,原因不明者1例。在难产类型中,髋关节屈曲、飞节屈曲和胎头下弯各1例,胎儿过大2例,腕关节屈曲和头颈侧弯各3例,羊水过少者4例。 (二)症状 一般随发病时间长短,难产类型,严重程度,病畜体况及是否助产和处理方法而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 畜主说,这头母黄牛已3岁,出生时发现两眼的大部分,被赘皮所覆盖,造成部分视力障碍,以后赘皮生长,使视力极度减退,丧失使役能力而就医。 (二)眼部检查 两侧上眼睑结膜处各生长有一条基部较宽(2.2×4.7cm)、表面有被毛生长及色素沉着的赘皮,突出并覆盖于眼球之上。赘皮基部的下界距睑缘约1.5cm,上界距穹窿部约1.5cm,一端抵达瞬膜,另一端距眼外角约1cm处。赘皮与上眼睑平行生长,呈质度柔韧的近长方形实体,与结膜下层未发生粘连。在赘皮的下缘生长有睫毛,如同有两个  相似文献   

17.
本场饲养的2500套罗斯父母代种鸡180日龄时,大群爆发慢性呼吸道病,经用氨苄青霉素与青霉素配伍注射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鸡注药后不久突然死亡。笔者怀疑与过敏有关,特作如下试验。 材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场195日龄健康罗斯鸡60只,平均分成4组。第1组每只肌注氨苄青霉素0.1g(石家庄制药厂,下同);第2组每只肌注青霉素10万iu(芜湖兽药厂,下同);第3组每只肌注氨苄青0.1g,青霉素10万iu;第4组为对照组。每天上午9时肌注,连用2天。注射后即测量体温。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用黄牛5头,分别肌注青蒿琥酯肌肉注射液,单剂量30mg/kg、TLC法检测血浆青蒿琥酯浓度,统计矩分析,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817.77,mg·min/L,MRT=186.87min,MAT=169.66min,Cmax=4.53μg/ml,Tmax=141.40min。其与静注青蒿琥酯比较,平均贮留时间延长10倍,生物利用度为1。  相似文献   

19.
1988年元月以来,我场六队放牧的怀孕母牛和初生犊中发生李氏杆菌病流行,造成了较大损失。有关本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一)流行情况 六队位于二场场部东南3km处。该队养有3个繁殖牛群共426头(基础母牛360头),以放牧为主。品种有黄牛、犏牛、荷兰牛及杂种牛。1988年元月至6月22日共有26头怀孕母牛先后发生流产,流产率7.2%。168头犊牛中只有38头于产后1周内发生下痢,发病率22.6%。经治疗有27头治愈,治愈率为71%,11头死于全身性衰竭及败血症,致死率28.9%。  相似文献   

20.
茌平镇尚庄1头母黄牛,于1990年5月5日生1犊,为预防破伤风,于6日给母、犊分别肌肉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8000单位和2000单位,注射后2牛皆很快发病。大牛表现大量流涎,出汗,拉稀,全身发抖并瘫软。小牛抽搐出汗,后亦瘫软。经查大牛头低耳垂,鼻湿唇凉,口色淡,舌拉至口外不能回收;涎水澄清,约每分钟流出150ml;眼窝凹陷,皮温不整、弹性低;呼吸粗快,心音微弱,节律不齐,胃肠无蠕动音,瘤胃轻度积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