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论"监督"语境下的检察权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概念上讲,法律监督权不像立法权、行政权或审判权那样具有超越权力结构模式意义上的明确内涵.检察机关作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但"专门"不代表"全部".从权力监督的视角分析,一级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构成网状监督体系的中轴,其中权力机关位于中轴的顶端,生成二级子权力,并监督其具体运行,检察机关构成监督中轴的主体.具体承担着普遍和经常性的监督职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主要是依靠诉讼的手段实现对权力的制约.不同于其他监督主体,检察机关的"专门"监督权能体现在各项职能均具有法律监督性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或者控制机制应该表现出一种张力,这种张力的底线就是职能推进规律.  相似文献   

2.
检察权在我国宪法定位上是一种法律监督权,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授权检察机关专门行使,对其他权力进行专门监督的一种国家权力.我国检察权的现实状况是:检察权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因应有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造成只监督别人自身不受监督的印象,从而出现"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疑.因此,加强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保障检察权的有效行使,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具有自身的专门意义,而并非等同于所有检察职权或检察机关工作范围。法律监督是国家为实现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与控制而专门设立的一项职能。其意义在于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权力机关在司法活动中监督法律的适用、执行以及遵循情况,包括侦查监督、审判监督以及刑罚执行监督。而我国传统检察理论多年来习惯于对"法律监督职能"进行泛化和模糊认识,即将其理解为检察机关"对一切滥用国家权力行为的监督与追究"或"对犯罪的追诉",本文对此类观点进行了逐一地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4.
权力监督与制衡是政治学和法学中的重要问题,但不同的政治背景和法律制度中的权力监督模式呈现出多样性。具体到审判监督制度,在都奉行人民主权原则的美国和我国,却分别选择了陪审团模式和通过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模式。为了更好地配置司法权,有三种监督模式可供选择:建立陪审团制度,取消检察机关的审判监督权;建立专门机关实施审判监督;权力机关监督与法律监督机关相结合的监督模式。第三种监督模式比较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5.
研究法律监督,必然涉及到宪法监督及二者的关系问题。法律监督和宪法监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互相包含,在实践中电不能混淆各自的职能和作用。因为宪法监督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特有的职权,是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权力的重要形式。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的监督,都可称之为宪法监督。根据我国宪法的视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宪法确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专门承担法律监督职权。法律监督具有国家性、专门性、强制性、权威性、独立性等特点,我国检察机关被宪法确定为法律监督机关符合我国国情,检察机关应当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构建统一、高效的法律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7.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就是与我国政治体制相适应的,由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承担着监督除权力机关以外其他国家机关的执法、司法活动,发挥对整个国家政治体制运作的监督制约作用的法律监督制度。它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它地位突出,作用有效。当前  相似文献   

8.
权力结构模式的差异,决定了检察权的不同属性。三权分立模式下,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实行动态横平制约,没有必要专设独立的检察机关。在我国一元分立的权力结构模式下,检察院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的本质属性就是进行法律监督。目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呈现弱化态势,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检察权能和其他权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我国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具有特殊理由,因为我国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自身面临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检察机关权力运行现状说明检察机关需要加强自身监督;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具有特殊优势.双向制约机制作为加强内部监督制约的机制体现了监督的全面性、程序的精密性和监督的有效性.尽管如此,对检察机关内部双向制约机制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检察机关的监督是我国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我国法律监督制度的过程中,检察机关监督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它在我国监督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为演好角色应如何改革和完善它?我的研究表明,检察机关的建设应放弃成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目标,而应切实地成为国家"专门司法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司法监督" 检察机关的专门司法监督与传统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是不同的。后者是指检察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及  相似文献   

11.
吴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0,(32):149-149,166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现权力制衡和权利保障,对于完善法律监督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现途径入手对我国行政检察监督的实施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并享有最高的权力,所以我国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它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然而,由于作为权力机关的人大缺乏明确的机构来负责对行政、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履职行为的监督,从而使得人大监督流于形式。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监督行政权力不被滥用,我们有必要加强并完善行政监察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检察院工作报告的意义检察院工作报告,是检察机关公文中最常见、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它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向权力机关负责,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并报告工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就是通过听取和审议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来了解检察机关履行宪法职责的情况,了解检察机关的执法倾向、执法水平。检察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必然的会呈现出一定的政治倾向和执法思想。特别是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以  相似文献   

14.
完善技术侦查的法律监督机制对于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合法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对于技术侦查法律监督方面的规定较少且过于原则化,检察机关作为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进行监督。为了完善技术侦查的法律监督,除了明确具体的事前审批程序外,检察机关可以在侦查过程中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侦查,从而对技术侦查进行事中监督,还应建立事后通知机制以实现对相对人权利的救济,另外,我国可以尝试构建技术侦查措施的报告制度以及对违法侦查行为的制裁机制从而更好地预防权利滥用。  相似文献   

15.
公民监督权:法律视域下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瑛 《检察风云》2014,(20):10-11
有必要设立《反腐败法》,并在其中用一章节专门规定公民监督权,可以学习新加坡的做法,把涉及公民监督权的分散的立法内容,编撰在一起,补缺补漏,赋予公民有形的且可实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监督权。我国廉政法律监督体系由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民众监督和党的监督构成。  相似文献   

16.
行政监督为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在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监督。就我们最常见的有:行政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党的监督及社会监督,等等。我们认为,行政监督是有特定含义的,行政监督的提法本身就是相对于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而言的,行政监督不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并不是说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就是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以行政行为而进行的自我监督。这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某一专门行政监察机关为主体,对一般行政机关所进行  相似文献   

17.
刘广三  马云雪 《法学杂志》2013,34(6):106-112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通过对职务犯罪进行侦查实现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不受个人、社会团体的干涉,但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的独立性问题并没有得到保障。检察机关的独立性受到其他国家权力的干涉,尤其是受到国家行政权力的干涉,因此,从法律监督的角度来看,保障检察机关的独立性是非常必要的。保障职务犯罪侦查权独立性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构独立,二是人事独立,三是财政独立。  相似文献   

18.
陈虹 《法制与社会》2010,(29):162-162,167
宪法规定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本文指出人大监督对检察机关的个案监督有其宪法和法律依据,个案监督是其行使监督权的形式和手段,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有利维护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刘方 《中国检察官》2002,(6):42-42,52
目前我国的检察权在理论上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框架,学术界和司法界对检察机关的权力提出了许多挑战,需要加以改革和完善。笔者认为,我国检察权在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法律监督的涵义不明确,法律监督职责不具体。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都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从这一法律规定直观地理解,我国的检察权所实施的法律监督是一种国家监督,其职责在于保障国家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  相似文献   

20.
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对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法学界曾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大概提出了以下4种观点:(1)一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只能在保证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职权和最高权威的前提下进行,不能超越国家权力机关之上或独立于国家权力机关之外,再搞什么专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