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可能性,会成为未来社会科学讨论的关键问题。奇点是西方学者用以描述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临界点。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有可能超出人类控制的范围,而自学习就是人工智能最令人类生畏的地方。遗传算法可以帮助人类获得问题的最优解,但人类并不知道这一算法的运行逻辑及其背后的实现路径。自我意识可能会成为人类智能的最终屏障,然而,情感计算在帮助机器理解人类意图的同时,也会增加机器发现其主体间性的可能。在未来,机器与人的关系很有可能会上演又一次主奴辩证法的循环。尽管人类的初衷是功利性地使用机器,但人类对机器的依赖最终很有可能达成与机器相互承认。换言之,人工智能很有可能在与人类的斗争中,取得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实现黑格尔意义上的相互承认。  相似文献   

2.
关于智能机器能否代替人的思维或者超过人类思维的问题是自然科学界和哲学界自七十年代末学术开禁以来的热门话题之一。我的看法是:智能机器或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深入,但它只能模拟而不能代替人脑的全部功能,也绝对不会在整体上超过人,只能作为人  相似文献   

3.
坚守善良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是善良。有了善良,人类才会和动物不一样;一旦抛弃了善良,人很可能就会如猛虎,似豺狼,没有慈悲,没有友爱,没有真情,甚至连一些动物都会有的怜  相似文献   

4.
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演进,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本身"。"资本的形成史"阶段,农业、手工业是主要生产方式。"资本的现代史"阶段,工业化的机器大生产和资本逻辑居于主导。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以智能劳动为主的智能生产将成为主要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大幅上升,在公有制的制度保障下,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人也从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充足的自我实现时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从哲学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位。在世界万千事物中,人是最为宝贵的,人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当以人为本,将人放在本位。人之所以能够为“本”,首先,人类能够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当作是属人的,这个世界是属于人类的。其次,人类认为这个世界不但是属人的,而且是能够被人类改造和利用的,人类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可以变物为宝。再次,人类改造任何事物都不是无意识、无目的的,而都是有目的地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第四,人类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人类智能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无止境的,所以,人类改造世界的原动力是永恒…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机器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智能,过去专属于人类的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越来越被智能机器所取代,因此,人工智能给人类劳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对人类来说这种挑战本身也是一种机遇,它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由此获得了全面的解放和自由,并有闲暇去享受生活和全面发展。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提升自身能力,并改变财富分配方式,提高社会福利,以便逐渐向闲暇时代过渡。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双向赋能中,人工智能表现出极其强大的能力,不仅使人类既有使能技术智能化,而且提出了人工智能取代人的存在论问题。从人机对立或技术悲观主义者的立场来看,人工智能取代人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新异化的时代,是一个物体系绝对胜利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类智能或将退位的时代。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工智能是人基于对智能的理解、对物质的调动、对规律的认知和对系统的设计所创造出来的物体系,其延续了自动化时代取代技术对人活动领域性排除,也展开了人类技术发展史亘古常新的存在论焦虑。因此,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全新的技术取代叙事,只有深入其缘起,才能正视存在论排除的焦虑;只有把握技术运行的社会原则,才能避免技术取代的泛滥;只有探索人机共存的存在逻辑,才有可能真正认知智能的本质并获得自由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故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重视说理。如果道理说不好,虽然干了不少事,也会让人有茫然不明就里之感。弄不好,还会有人“端碗吃肉,放筷骂娘”。把理说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瞭望》1987,(23)
有人说:一个执政党做到六个字——廉政·任贤·服务,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个论断很有一些道理。 廉政。政治廉洁,这是历代仁人志士的理想。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阶级社会,这个理想如同镜花水月,不可能实现。只是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相似文献   

10.
正一、机器伦理的必要性第一,机器力量的日益强大及其潜在的巨大破坏力。比如,现有的民用飞行器一般都可以载客数百人,并装载大量燃料,一旦失事就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飞行器对人类产生破坏作用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即机器本身的故障以及人为因素导致的破坏。2009年法航447航班坠海事件可能是由于这两方面的综合因素造成的,而2014年的马航失联客机则可能主要源于人为因素。为了避免飞机被劫持而导致类似于马航失  相似文献   

11.
说“改”     
如果要给几千个常用的汉字排名次的话,我以为“改”应排在最前头,因为它的功劳最大。没有“改”,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繁荣;没有“改”,人类就走不出茹毛饮血、群居洞穴的境地,甚至直立行走也不可能;没有“改”,作恶的人就会永远作恶,愚昧的人就会永远愚昧,被奴役的人就会永远被奴役,故宫里的皇位就永远属于一个家族;没有“改”,中国就实现不了现代化,也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可以说,没有“改”,就没有一切,  相似文献   

12.
一位很有经验的长者说过:"人一定要热爱生活,否则是会被生活抛弃的。"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值得中老年朋友们回味。多少人都在思考:生活到底是什么?自然,也是各有各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就是一种受用:也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如何让未来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智能机器作出伦理推理和道德决策,成为机器伦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智能道德机器创造中必须深入探讨智能机器成为道德能动者的前提与可能。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程序员等非伦理学家面临着诸如道德哲学知识缺失可能导致智能道德机器伦理假设偏误,伦理理论多元加大了伦理共识达成的难度,"电车难题"造成伦理决策困境,人工智能的法律应用存在机器偏见,伦理方法论的多元性造成正当性辩护与道德行为选择困难等更为突出的伦理困境。破解这些伦理困境,对创造智能化、人性化的道德机器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破解这些伦理困境,需要实现道德哲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需要重新审度伦理自身的合理性,在多元价值中达成伦理共识,最终构建面向智能机器本身的可执行伦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清山 《党政论坛》2013,(8):32-33
人的最大共性是相互看不起。 人有高矮胖瘦、黑白丑俊,都是先天赋予,非是后天努力所得。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高个儿仍会讥笑矮个的矬,矮个反过来也会嘲讽高个儿“人大憨、狗大楞”;胖人会瞧不起瘦人的弱不禁风,瘦人会笑话胖人的腰像个“水桶”;皮肤白的人会讥讽皮肤黑的人像煤球,皮肤黑的人则认为皮肤白个够健康;相貌便关的八,目我感觉良好,相貌一般的会认为美人皆是摆设,中看不中用。  相似文献   

15.
工业4.0时代人类利用信息智能技术使机器"头脑"同人的"头脑"相连接,或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超越。随着新知识新科技因素"并入生产过程",社会分工呈现出精细专业化、交互一体化等特征。马克思认为分工兼有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双重属性,社会分工既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也可能使劳动产生异化;现代分工在提供"特长和专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一定风险。因此,应挖掘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时代价值,把握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全球产业分工话语权和技术的自主权,将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策略结合起来,从技术手段、社会关系、制度安排等方面探索分工合理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这个任务不可能被完全完成,但是任何自觉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尝试,都将会改变这个世界在哈佛的日子有快乐,也有失落,但总是充满挑战。尽管我很早离开了哈佛,但那几年已经足以改变我。但是,如果现在认真回顾过去,我确实有一个真正的遗憾。我离开哈佛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平等。人类在健康、财富和机遇上严重不均,使得很多人被迫生活在绝望的边缘。我在哈佛学到了很  相似文献   

17.
涂良川 《理论探讨》2022,(2):132-138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虽尚无人工智能,但其《资本论》的机器观却是我们正视人工智能时代、理解人工智能技术、预见人工智能未来的重要思想资源。因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在逻辑上的同构性、在产生上的同源性、在功能上的相似性,从根本上必须置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逻辑中来把握。从人类实践逻辑、生产与生活需要来把握住机器的社会历史意义、批判机器异化、揭示机器文明的《资本论》机器观提示我们,必须认真面对人工智能实现人类智能的可能及其意义、明晰人工智能对生产与生活的重构、把握人工智能对人工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社会历史效应并进行存在论追问。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超越技术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对立,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工智能观念。  相似文献   

18.
莫如 《瞭望》1987,(41)
“欲速则不达”,这是一句老话了。但是,历史的实践证明,这却是大有道理。那意思是说,脱离开实际可能,脱离开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按主观愿望办事,目标非但不能达到,而且还会把事情办坏。 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中国革命史上有过,中国三十多年建设史上也有过,不可谓不惨痛、深刻。但是,却不能说现在人人都已经记住了这教训。  相似文献   

19.
王磊 《党政论坛》2010,(2):60-60
常听人说:人多力量大,连三个臭皮匠都能顶个诸葛亮。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在有些时候,事实未必如此。就拿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来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而三个和尚却没水喝。不是人多力量大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谁都不愿吃亏,谁都在推卸责任。  相似文献   

20.
国家的职能是什么?一提出这个问题,人们很自然地想起恩格斯的名言:“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也说过:“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经典作家对国家本质概括所下的定义无疑是正确的。阶级压迫是国家的根本任务,也是国家的主要职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但是,如果据此认为,国家除了这个阶级压迫职能之外,就没有其他职能了;或者虽然肯定国家阶级压迫职能之外还有其他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