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毛泽东的自然科学素养周兆勤赵芙蓉毛泽东与现代物理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这是一次专门研究我国原子能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彭真、李富春、陈毅、聂荣臻、薄一波等都出...  相似文献   

2.
<正>遵义会议"转折"的首要意义在于肯定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谈到遵义会议的时候,毛泽东提得较多的三个人是:张闻天、王稼祥和周恩来。1945年6月10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一次大会上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位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关于王稼祥,毛泽东还说他在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3.
沈璧 《党政论坛》2013,(8):56-56
1945年4月至6月,在六大召开17年后,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此时的中共已今非夕比,党员发展到121万人,出席大会的代表共计755人。七大再次确认了中央四级领导体制,不再设政治局常委会,改设中央书记处,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后,我们出版了毛泽东同志的选集。近几年,又陆续出版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以及董必武、瞿秋白、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选集或文选。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少奇选集》上卷是1981年12月出版的。现在,《刘少奇选集》下卷又出版了。《刘选》下卷收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到1965年为止)刘少奇同志的重要论著,共38篇,  相似文献   

5.
张健 《侨园》2009,(4):46-47
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后,老共产党人王稼祥在陈云、王震、胡耀邦的支持下,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毛泽东看过后,动情地对周恩来说,他是有功的人,他是教条主义者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遵义会议上他投了关键的一票.于稼祥功大于过.……  相似文献   

6.
陈晋 《党政论坛》2009,(24):20-21
经过20多年的锤炼,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内英雄辈出,群星灿烂,人才极一时之盛。论军事指挥,有朱德、周恩来和被评为元帅的开国元勋们。论党务工作,有刘少奇、任弼时、陈云、邓小平、彭真等。论经济工作,有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李先念等。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次让位——缘因自觉"不懂军事、作用不大"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张闻天代替博古被推举为党的总负责人,毛泽东也入围政治局常委。重新"洗牌"之后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事实上的以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也是一次特殊的会议。说它"生死攸关"是指它在危难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的命运,说它"特殊"是指它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没有经过共产国际批准  相似文献   

8.
毛庆 《瞭望》1987,(26)
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天安门城楼阅兵时,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  相似文献   

9.
沈学斌 《团结》2005,(4):23-38
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在缅甸奉命向北转移途中突遭日军伏击,在密林中奋战两昼夜后率师突围途中,师长戴安澜将军身负重伤,于5月26日殉国,时年38岁。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举行全国性的悼念大会,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主任李济深代表国民政府主祭,全国各地一百多位代表前往致祭,参加悼念的有一万多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都赠送了挽词:毛泽东的挽词是: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能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的挽词是: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朱德、彭德怀的挽…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0,(10):45-47
<正>10月1日:国庆节(1949)10月1日是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这天下午2点,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总司令在阅兵式上,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阅兵式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11.
正遵义会议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于1955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遵义会议会址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统属管理的代表性建筑有: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遵义会议期间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遵义会议期间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博古、李德住处,遵义  相似文献   

12.
全国解放之前,“旧政协”前后,我在重庆市任民盟市支部委员兼主任秘书。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幸在上海和周恩来同志会见过一次。 1946年7月11日和15日,李公朴、闻一多同志在昆明相继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7月28日,重庆各界6000余人为李公朴、闻一多烈士隆重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都送了挽联。10月4日,上海各界也举行“李、闻两先生追悼大  相似文献   

13.
1974年12月,党中央开始筹备召开四届人大会议。鉴于“四人帮”一伙明目张胆地要官、要权的做法,毛泽东把组阁的大权仍然交给了重病缠身的周恩来。12月21日和22日,周恩来抱病主持有叶剑英、李先念以及“四人帮”等在内的中央政治局在京委员会议,讨论四届人大人事安排问题,并拟定出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国务院副总理人选名单共王套方案,在这些方案中就有安排邓颖超为副委员长的建议。12月23日,周恩来抱病飞赴长沙,当面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会议的筹备情况,毛泽东批准了有邓颖超为副委员长的方案。一贯对毛泽东十分尊重的…  相似文献   

14.
蔡荣华 《民主》2007,(3):40-41
在人的一生中,珍贵的东西总会有很多。它们会在自己心灵深处珍藏着,而照片常常就是打开记忆宝藏的一把钥匙。我有一张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的合影。虽然这张老照片已有些发黄,但它却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孟庆春 《理论探讨》2006,(5):157-158
1929年9月中央给红四军前委指示信(通称“九月来信”)前,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已在全党最高军事负责人周恩来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中显现出来;而他主持起草、审定的这封指示信则应标志其这一重要思想理论的形成。毛泽东、朱德及红四军前委能够接受并贯彻执行“九月来信”,是与周恩来自身对中国革命特征的正确分析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使得风声日紧。此间张闻天曾就自己的发言提纲征求过田家英、胡乔木等人的意见,因此他们7月20日曾分别打电话给张闻天,婉转地透露“上面”有不同看法,劝他“有些问题就别讲了”,张闻天的秘书也劝他还是不讲为好。但张闻天声称不能退缩,仍然坚持要讲,并在7月21日的华东组讲了3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7.
艾立起 《侨园》2012,(6):62
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围绕毛泽东的生日,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从中,我们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毛泽东过生日有极其鲜明的特点. 第一,不主张.1943年3月20日,中其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对书记处会议所讨论的问题有最后决定权.4月初,中其中央宣传部部长何凯丰制定了一个"三宣传"计划,即宣传领袖毛泽东,宣传毛泽东的思想,宣传毛泽东的体系.这一年+毛泽东迎来50大寿,党内一些同志酝酿为他祝寿.但在毛泽东的坚持下,觉中央和边区各界都没有给毛泽东祝寿.  相似文献   

18.
1931年王稼祥初到中央苏区时,曾参与了左倾领导对毛泽东的批判。长征途中,在讨论是不是进攻一个叫打鼓新场的守敌时,只有毛泽东一人不同意,甚至提出:如果你们非打不可,我就辞去前敌司令部政委一职。王稼祥立刻回顶道:老毛,你这是什么态度,少数要服从多数。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提出公审蒋介石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3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常委扩大会议(也有的文献称政治局会议),主要讨论处理西安事变的方针。会议一开始,首先由毛泽东作报告。毛泽东肯定了西安事变,说是有革命意义的,张、杨的行动和纲领都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拥护。不过,毛泽东报告中谈到的两个问题,引起了争论:一是毛泽东提议,“是否在西安成立全国政府?”他说,“我认为在事变上应成立一个实质的政府,叫抗日援绥委员会,名议上又不是全国政府。”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1,(10):48-49
邓小平和陈云是中共八大确立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年轻的两位。毛泽东曾对他们有高度评价,谈到邓小平时,毛泽东讲:“他比较会办事,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这个人既有原则,又有灵活性,是我们党难得的一个领导人才。”说起陈云,毛泽东赞叹道:“陈云同志对经济工作是比较有研究的,让陈云同志来主管计划工作、财经工作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