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由于张国焘个人的错误,红四方面军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虽然邓小平没有参与红四方面军的创建,却与它有着不解之缘。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初,红四方面军对红一方面军提供的多方面援助,即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红四方面军遭到大肆批判的时候,邓小平又出来仗义执言,为红四方面军说了公道话。之后,邓小平又与刘伯承一道直接统率红四方面军南征北战,将其锻造成为闻名天下的刘邓大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党史学界在红军长征史的研究方面有许多新进展,本文简要介绍如下。 一、关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问题。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日开始长征。根据是:项英、陈毅、陈丕显等人的回忆。 第二种意见认为。中央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二日开始长征。根据是,张南生的《一个红军战士的日记》。《日记》  相似文献   

3.
白宇 《侨园》2011,(1):56
长征期间曾任红三军团长、红一方面军司令员的彭德怀说过:"凭着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和出色的侦察工作,才免于全军覆没而到达陕北。"在万里征途中,红军时时受敌重兵围追堵截,却未中过一次埋伏,在国民党军设置的包围圈中都能准确找到空隙钻出,这主要是依靠电台侦察及时掌握了准确情报。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6,(Z2)
正1934年秋,由于中国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形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就在蒋介石决定最后剿灭红军的危急时刻,一份神秘而十万火急的绝密情报送到了江西瑞金,促使党的临时中央迅速做出了战略大转移的决策,使中央红军及时摆脱险境,走上了举世闻名我的长征之路。这份关乎大局的绝密情报究竟写了什么,又是谁在在急时刻将情报送到苏区,挽救了红军?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之一。这一革命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北伐战争时期萌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基本形成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走上了成熟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罗平汉 《理论视野》2010,(10):46-49,52
经过周恩来的反复建议,中共苏区中央局终于同意毛泽东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一职。由于前后方中共苏区中央局成员在军事行动方向上存在分歧,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宁都会议开展了"从未有过的反倾向的斗争",剥夺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指挥权。这一结果的产生,自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经过周恩来的反复建议,中共苏区中央局终于同意毛泽东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一职。由于前后方中共苏区中央局成员在军事行动方向上存在分歧,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宁都会议开展了"从未有过的反倾向的斗争",剥夺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指挥权。这一结果的产生,自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蒋介石迫于压力宣告下野,下台前他把鲁涤平调往浙江任省府主席. 此前,鲁涤平任"江西剿匪总指挥",他率领张珲瓒、谭道源的湘军和邓英的新十三师的陕军,进攻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红一方面军.结果,被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游击战术打得一败涂地,其手下的两员大将张珲瓒、谭道源一俘一逃,或全军覆没,或溃不成军.  相似文献   

9.
<正>大厦需从基础夯实,堡垒需从基层筑牢。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的窗口、生产的前沿、管理的基础,是职工最集中、任务最险重的地方,也是最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地方。上海建工依据毛泽东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治军思想,充分发挥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上海建工抓住城市发展机遇,推行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这江是"乱石穿云、惊涛拍岸"的大渡河,这月是连夜细雨洗刷过的一勾下弦月。杨得志借着月光,勉强可以看出对岸隐约的峭壁千仞。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红一团一路急行军,取道彝族区,巧妙地化解几世纪的民族仇恨,以天降神兵的速度直下川西南的安顺场。安顺场,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11.
长征期间曾任红三军团长、红一方面军司令员的彭德怀说过:"凭着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和出色的侦察工作,才免于全军覆没而到达陕北."在万里征途中,红军时时受敌重兵围追堵截,却未中过一次埋伏,在国民党军设置的包围圈中都能准确找到空隙钻出,这主要是依靠电台侦察及时掌握了准确情报.  相似文献   

12.
正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七县两区结合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金寨的革命红旗始终高高飘扬,持续完整的革命史独树一帜。金寨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独特的老区县情,丰厚的红色历史,伟大的大别山精神,都是党员干部党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1)
宣传标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简洁易记的特点使得其成为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用的重要宣传手段,宣传标语不仅是当时的缩影,而且也极大地动员了多方社会力量,使革命形势不断向前发展。本文拟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标语进行整理,并概括其特征进而提出其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标语运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曾虹  邢红斌  张丹丹 《学理论》2014,(6):118-119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在对富农的政策上也经历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立、反对再中立富农的政策向抗日战争时期的联合富农政策的转变。这一转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团结了革命力量,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熙兰 《学理论》2010,(21):10-13
中央红军长征能突破蒋介石精心部署的第四道封锁线翻越老山界继续西进,除了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之外,还由于蒋桂之间的复杂矛盾导致桂系主力南移而"开放湘江防线",一方面,蒋介石欲借聚歼朱德、毛泽东而"剿红灭桂",另一方面,桂系为确保自身利益而阳奉阴违"让路送客",其微妙过程揭示了当时军阀内部明争暗斗而造成关键时刻空出过境走廊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6.
正老红军孔宪权,原名孔权,1911年2月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加入当地农民武装,1930年2月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一至五次反"围剿",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曾是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的传令排长,长征途中任红三军团四师司令部侦察参谋。1935年2月26日,在红军攻打娄山关战斗中受伤,跟胡耀邦同在遵义老城的天主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在1935年8月底走出草地后,改称“北上先遣支队”,后又改称“陕甘支队”。11初,同陕北红军会合后,再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虽短短两个月,却三易其名。由于这段时间,党内斗争尖锐化,环境又非常恶劣,其史事没有留下较详细的文字资料。因而,在现在一些论著、回忆录以及教科书中,对这一时期红军使用的番号记述较为混乱。仅“陕甘支队”组编地点,就有巴西、俄界、哈达铺三种说法,等等。 如陆定一、贾拓夫同志在1935年10月于吴起镇编写的《长征歌》唱道:“九月出发潘州城(紧邻巴西——引者),陕甘支队东北行”。(转引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19页)即说“陕甘支队”在巴西时就已组编。又由于两个“支队”改编时间相隔很近,有些回忆录和论著都统而概之说“陕甘支队即北上先遣支队”。蒋耀德同志在《长征中的红色干部团》文中说:在巴西“临时组织北上先  相似文献   

18.
张友坤 《各界》2011,(8):78-79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至此,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的长征结束。  相似文献   

19.
张杰 《各界》2014,(5):92-94
“两当兵变”是在中共陕西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继清涧起义、渭华暴动之后,在西北地区较早的起义之一,也是甘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一次起义。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十月的吴起,山清水秀,秋实累累。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8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10月16日,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在延安市吴起县联合举办了以"长征精神与陕北根据地的历史贡献"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蔡钊利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国喜出席开幕式并分别作主题报告,中共吴起县委书记董强致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