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否定“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是一个规律,有助于我们摆脱社会主义竞争或多或少与生产无政府状态相联系的理论阴影,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大胆地发挥社会主义竞争规律的积极作用。拙作《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质疑》(见《学习与探索》1985.6)分析了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是性质迥异的两个规律。近来见到一些经济理论文章和教科书仍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提法,还发现有的同志认为:把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看成是一个因果联系的规律,是  相似文献   

2.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理论界大体有四种说法,即“对立统一规律”说,“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普遍联系”说;“全体规律范畴”说。这些说法虽各执一词,互有长短。但却一致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同一回事,这正是导致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核心不等于实质,二者是有区别的: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而实质则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一《现代汉语词典》对实质的释义是“本质”,在俄语中,实质和本质是同一个单词。  相似文献   

3.
汤华 《瞭望》1993,(13)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本不是什么新鲜的命题。近些年的“两会”上,有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话题的热度一直未减。今年“两会”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委员们对李鹏总理强调“要创造有利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社会环境”深表赞同,而且对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有了许多新的思考,这思考概括起来就是:一靠国家,二靠市场。  相似文献   

4.
宏图 《瞭望》1994,(47)
“出身” 传统相声《歪批三国》提及仨人:有姓无名之乔国老,有名无姓之貂婵,无名无姓之督邮。其中以督邮最窝囊,粉墨登场的唯一使命,就是被张翼德“怒鞭”,但他也着实欠揍。毛宗岗氏于“及到馆驿,督邮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阶下。良久,督邮问曰:‘刘县尉是何出身?’”下,有精彩的双行夹批: “所问与董卓如出一口,势利小人大都如是。” 数千年来,天下英才为开口闭口“是何出身”的督邮之流所扼杀,委实难以计数。《三国演义》借翼德之鞭打他一顿,也算为被扼杀的英才出口鸟气。  相似文献   

5.
制定我国法律援助法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制定法律援助法之立足点和必要性(一)法之正义目标追求是制定法律援助法的立足点法的根本目标在于正义的实现,但正义有多种表现形式,罗尔斯就在《正义论》中将其分成形式主义和实质正义二种。([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5页)形式主义从根本上讲与法的普遍性相联系,它要求对所有人平等执行法律和制度,而不管法的实质原则如何,给予人们机会公平;实质正义与形式主义不同,它在于实现社会范围内实质性、社会性的正义和公平,是一种追求最大多数社会成员之间的正义观,强调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的人予以不同的调整,给…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这“两个结合”的实质,就是“法人聘用,党委监督。”  相似文献   

7.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组织原则。但它究竟怎样形成,其实质是什么,理论界说法不一。高放同志的《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和实质》和《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以下简称《实质》和《经验》)提出,“民主制和集中制是水火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的组织原则本来是民主制”。“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是主张民主制,反对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和核心是民主制”。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愿与高放教授商榷并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在若干论文中提出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为“一体二元”。所谓“一体” ,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 ;所谓“二元” ,是指在统一的世界本体中 ,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要素、单元。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远溯至《周易》 ,就提出了“一体二元”的雏形。在殷周之际产生的《周易》中 ,第一次出现了阴 ( --)阳 ( -)两个符号 ,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形态。接着《易传》作者借释《易经》 ,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 ,它还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这里“太极”就是“道” ,“两仪”就是“阴阳”。这表明 ,《周易》的“太极”(“道…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动不动以“保护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因此,很有必要分析一下世界人权政治的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鉴于德意日军国主义暴行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惨祸,《联合国宪章》特规定该组织要“增进”、“激励”、“促进”、“助成”、“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但《宪章》第二章总则中规定,“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但此项原则不妨碍第七章内执行办法之适用”。因此,  相似文献   

10.
罗澍伟 《求知》2000,(5):44-45
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称台湾为“岛夷”。《列子·汤问》说渤海之东有五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和蓬莱。而台湾就是闽南话岱、员二字的读音,澎湖即为方壶。而《史记》里的“瀛洲”,《汉书》、《后汉书》里的“东鲲”,说的也是台湾。。  相似文献   

11.
文人相钦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读《天风阁学词日记》,见夏承焘先生于同辈及后学欣羡不已之深情,令人肃然生敬。如: “接圭璋片”,夏先生得知唐圭璋先生辑《全宋词》已付梓,于是欣然记下“此不朽之业也”。其实为此“不朽之业”,夏先生每有发现,“即作一片抄示圭璋入《全宋词》”,也是付出了辛勤劳动的。 刘永济先生“笺屈六论”,序《元人散曲》,夏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文学史家,总喜欢将30年代林语堂在《论语》上提倡幽默的实质归之为:“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因为这是鲁迅《论语一年》里的话.鲁迅是在引用金圣叹临死前那句妙语:“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以无意得之,大奇”之后,才说了这番话,以证实中国无幽默.在鲁迅看来,金圣叹的妙语,只能算作“笑话”.在那时的中国,所谓“幽默”,要么倾于对社会的讽刺,要么堕入“说笑话”.不过,作为老朋友,鲁迅毕竟能从在幽默小品的牛角尖  相似文献   

13.
民主问题是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搞得很乱的一个问题,有认真澄清的必要。 (一)民主的含义首先是一种国家形式。指国家的政治制度或政治权力;其次,又是一种社会形式,指维护和调节居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集团内部平等关系的管理形式。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他们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着重揭示和阐述的是民主作为国家制度的阶级实质。住《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列产在《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则一再强调:“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  相似文献   

14.
羊年说羊     
自那年夏衍先生大作《鼠年谈鼠》问世,即有《牛年谈牛》、《龙年谈龙》以至《马年谈马》之类文章相继刊行。眼下临着“羊年”了,不才如我者,甘冒“附庸风雅”之嫌,也作了一篇。好在是因从雅而流俗,也值了。 其实这“羊”,是个好字样,也是个好字眼。“羊”字见之于甲骨文,其形为“?”。突出的标志,就是高高地竖起在头顶上的那对角。所以孔子曰:“牛羊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从近百年来的历史实践中得到的一个结论.然而,近几年,国际上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之机,刮来一股又一股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阴风,国内一些搞自由化的人与之紧相配合,说什么“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在指导思想上也应当实行多元化.”一时间,“意识形态多元论”、”真理多元论”、“世界观多元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学派”等论点,不径而飞.这些论点的实质在于企图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有些党员和干部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也产生了某些糊涂认识.为此,有必要重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性主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精辟地指出:“在七十年的斗争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斗争经验,归纳到一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讲话》把我党七十年经验归结到“结合”二字,抓住了根本和实质。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和实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看,《讲话》把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的经验,集中到“结合”上,是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史学一家言     
陈晋 《瞭望》1991,(47)
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好读史书,并且讲求读史方法。譬如,1915年9月6日致萧子升信中,便谈到两种方法。一为“择书”而读之方。所择之书,“必能孕群籍而抱万有”,读之,则如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他认为,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便是这样的书。 择书要有眼光,读之更须方法。如该书中的“《伯夷列传》一篇出于《史记》,吾读此篇而及于《史记》加详究焉。出于《史记》若干篇,吾遂及于《史记》之全体矣。他史亦然。”再一种便是空间比较法。他说:“观中国史,当注意四裔,后观亚洲史乃有根。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接着又提出,“地理者,空间之问题也,历史  相似文献   

18.
“文明”一词在我国出现得很早,起码在《易经》和《书经》里就出现了。唐朝孔颖达指出, 所谓“文明”就是“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可见,古人认为文明的起源是和文字或文章的出现相联系的。我国古代文明的概念已经具有与蒙昧、野蛮相对的意思。《易·乾·文言》中有这样的话:“见(现)龙在田,天下文明”,把文明和比较稳定的农业经济、社会开化联系在一起。我国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更有“求辟草昧而致文明”这样的话。可见当时社会“文明”涵义之一斑。但是,“文明”一词在古今中外的涵义却不一样。一种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即由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再到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指私有制出现以后的时代,所以它是相对蒙昧和野蛮而言的。另一种文明的涵义等同于文化,把古代东方文化又叫古代东方文明;把物质文  相似文献   

19.
于红 《党政论坛》2008,(11):43-45
一、党建理论语境下的舆论监督释义 在我国,第一个提出舆论监督的是梁启超。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十七号上,发表了《警告我同业诸君》一文,文中说:“监督之道不一,约而论之,则法律上之监督、宗教上之监督、名誉上之监督是也。”其“名誉上之监督”就是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说明企业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调查研究的缘起和它在我们党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调查研究,作为人类有目的地认识世界的活动,古已有之。据《后汉书》记载,在大禹治水时代,我国人口数是13533923人,土地是2438万多顷,其中定垦者930万多顷。这说明那时已有大规模的人口与土地调查。战国时期的《商君书》写道:“强国知十三数:竞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这种社会调查提纲式的史料表明,我国古代社会的统治者为了治理国家、控制社会,早就开始了由官吏组织的全国性社会调查,其方法可能限于简单的分类、登记、统计、汇总。在古代,“调”有计算、算度之意。“查”有查考、查究之意。调查,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考察和计算来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活动。“研”有审察、探讨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