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5年末,江苏省江阴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和研究了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领先争什么?全面小康达标后干什么?的问题,萌发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构想。五年多来,江阴从提出初步构想到蓝图逐步清晰,从理念深化到创新实践,从政府倡导到百姓认同,一步一个脚印,党政部门的各项工作都以此为主线,幸福江阴建设初见成效。2011年,在进入十二五规划之时,江阴人继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中共江苏省江阴市委组织部紧紧抓住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契机,围绕改革创新、服务大局这一主线,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组织工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走科学发展之路,谱幸福江阴新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中国统一战线》2012,(2):49-50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委统战部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自加压力,锐意进取,在创新工作思路上动脑筋,在创新工作载体上下功夫,在创新工作方法上求突破,在创新工作机制上重成效,全市统战工作呈现蓬勃生机,为建设幸福安康和谐宜人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张志 《小康》2007,(11):78-79
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领先争什么?全面达小康后干什么?这是我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发达地区应思考的问题。 2005年底江阴率先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后,江阴市委市政府再一次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智慧,开全国之先河,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新构想,以独特的民本视野,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确立了“幸福江阴”建设的新定位,制定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诠释着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寻求着巩固全面小康成果的新突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由富裕江阴到幸福江阴的转型和跨越。 为了让幸福可感受、可衡量、可考核,江阴市委、市政府在全国首次制定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幸福江阴如何幸福,如何测量。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社科院等党政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专家在论坛上对此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5.
江祖煊 《现代领导》2011,(10):20-20
江苏省江阴市以“幸福江阴群众满意,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主题,创新“三亮三创三评”载体,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在为民服务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让窗口单位窗口更亮、服务行业服务更优.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0,(8):35-35
自1995年在全国首创“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以来,江阴市始终坚持把读书活动作为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长期抓,抓经常,引导市民读好书、求新知、创新业,大力培育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共同建设幸福江阴,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才支持,成为全国唯一荣获“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称号的县级市。  相似文献   

7.
范荣 《现代领导》2010,(12):22-23
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坚持把民主促进民生作为推进幸福江阴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把民主与民生作为人民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建立民主促进民生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以民主促进民生、以民生巩固民主。以民主的方式、民主的程序、民主的力量来解决民生的难题。幸福江阴建设成果普惠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8.
李扬 《群众》2012,(12):29-30
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创新“八项工程”是江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与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统一战线》2011,(5):63-63
江苏省江阴市统战工作紧紧围绕“十二五”工作规划和幸福江阴建设的主题,在“五个着力”上下功夫,一是着力做好汇智聚力工作,不断为“十二五”规划实施献计出力。二是着力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不断提升商会组织作用。三是着力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不断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傅根友 《今日浙江》2011,(12):52-53
江山市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建设幸福家园、保障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多年的持续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以创新夯实基层基础为主要抓手的工作机制,重点在"思想理念深化、镇村组织夯实、机制办法创新、社会合力凝聚、民生民利保障"等五个方面强化突破,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龚菊平  俞伟人 《群众》2008,(9):72-73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实现人民幸福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2006年.江阴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以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幸福江阴宏伟目标。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幸福江阴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人民幸福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12.
姜祖 《现代领导》2007,(3):14-15
鲁迅先生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值得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吃螃蟹”意味着一种勇气。正是这种勇气,让“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人在率先成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县(市)后,积极抢抓宏观调控新机遇,全新起航.朝着“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追求目标——“幸福江阴”挺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11,(12):49-49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民政局何贤能何纯认为,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创新应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依法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民主法制是社会管理的根本保证。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手段和方式。我们要在民主法制的框架内开展工作,既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发言权,又必须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要建立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要加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试点力度,落实慈善类、公益类、福利类等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中共江苏省江阴市委组织部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保持组织工作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将其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坚持统筹协调,组织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着力推进“创先争优”,引导和激励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筑强堡垒勇当先锋,为江阴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建设幸福江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创新是实施“两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强调,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在推进创业创新战略的进程中,要正确认识组织工作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组织工作的创新实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促进组织工作不断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创业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6.
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中尤其重视的一项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民生利益,只有民生建设取得成效,社会建设才能得到保障。在新时期,从实现民生幸福的视域,解决社会凸显矛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之一,本文将从实现民生幸福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民生视域下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五家渠市人大常委会在注重规范工作程序的同时,加强思想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提升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水平。创新思路,与党委工作同频共振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相似文献   

18.
观念创新,是建设学习型妇联组织的先导。学习型组织是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追求发展和  相似文献   

19.
邓丽 《中国妇运》2011,(6):14-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比较而言,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却相对滞后和薄弱,能否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幸福和谐的社会,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中央提出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给妇联儿童工作带来了崭新契机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张志  茧子  张志 《小康》2007,(11)
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领先争什么?全面达小康后干什么?这是我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发达地区应思考的问题。2005年底江阴率先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后,江阴市委市政府再一次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智慧,开全国之先河,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新构想,以独特的民本视野,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确立了"幸福江阴"建设的新定位,制定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诠释着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寻求着巩固全面小康成果的新突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由富裕江阴到幸福江阴的转型和跨越。为了让幸福可感受、可衡量、可考核,江阴市委、市政府在全国首次制定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幸福江阴如何幸福,如何测量,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社科院等党政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专家在论坛上对此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