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经济增长可能在7.1%左右。但中国经济面临以下问题:需求结构调整难,投资可能会回升,消费增长却难以加快增长,产能过剩矛盾还将加剧,实体经济经营困难依然较大,债务迅速增加和金融风险在上升,房地产市场风险在增加。建议财政政策应向积极宽松转化,做好加减法;货币政策应向真正的中性转化,保持信贷资金适度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应加快改革,为稳增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产业结构调整既要搞好化解产能过剩,又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 ,中小企业仍然有发展优势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 ,有赖于总量的持续增长 ,更有赖于结构的优化调整。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决定结构调整的根本性因素是 :(1)中国短缺经济让位于传统产业普遍供过于求的相对过剩经济 ,卖方市场已被买方市场代替 ,市场消费需求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约束所在 ,必须适应发展阶段上的市场需求增长的特点和热点 ,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换 ;(2)中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并即将进入WTO ,必须抓住机遇在“有进有退”的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 ,…  相似文献   

3.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是改革所需、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所需,也是世界发达国家经济高竞争力的成功经验.普通本科院校首先要弄清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其次要弄清转型发展转什么,最后弄清怎样转型发展,只有弄清这三个问题,才能统一思想,抓住要领,取得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效,提高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为推动中国经济升级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别于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侧重于结构性调整的改革。在传统侧重需求管理政策导向下,产业结构失衡、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经济结构转型滞后,进而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阵痛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变大。因此,2017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府应积极发挥其精准调控作用,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大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从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以及产业转移,对全球以及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内外科技产业转移加快,并为中国科技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事实上,错失经济繁荣后的主动转型期是发达国家科技产业转型及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产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球性需求趋同、产业趋同,以及技术结构与市场结构转型的急剧变化和要求。它导致发达国家放弃固守传统科技产业维持经济繁荣的作法,代之以加快科技产业转型和战略调整,催生新的经济繁荣及应对全球竞争挑战。因此进入21世纪,中国科技产业转型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隋映辉教授的《科技产业转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一书,不仅对我国的科技经济与战略管理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结构调整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趋势。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经济结构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带动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井研经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当前理论界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研究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经济转型中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政府职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计评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等。根据研究现状,今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在新的内涵上,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全球性金融危机、能源之争、极端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危机让中国重新审视未来发展之路.中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基于"3E"(能源安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改革旨在引导供给侧压缩过剩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供给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平衡.我国高等教育是在经济拉内需、促增长的过程中快速发展起来的,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同构性,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乏力并存的局面.与我国经济发展如出一辙,高等教育供给侧出现的问题应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经验与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以新供给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产业是21世纪新经济增长的战略要地,其系统研究是当今世界科技促进经济转型的前沿课题,也是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挑战,加快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几年来,虽然国内外一些著作涉及到相关研究领域,但以错综复杂的转型期为时段,科技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为对象,运用科技与经济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集成方法,全面研究科技产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转型期的战略研究专著尚不多见。隋映辉教授的新著《科技产业转型》(以下简称《转型》),将这一重大课题作为研究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