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后,日本加紧推进政治大国战略,并从去年以来采取了一些新的动作,主要有: 一、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96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日本以142票对40票的绝对优势击败印度,第8次当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成为联合国当选非常任理事国次数最多的国家。日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注意做非洲、拉美、中东等国家的工作,其行动有:(1)1996年5月,日本外相池田行彦借出席联合国贸发会议之机,正式访问南非,并同南部非洲12国部长举行子会谈。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大国战略中的积极进取姿态体现在 :鼓噪修宪 ,为实现政治军事大国的目标奠定基础 ;在完善日美军事同盟体制的同时 ,发展独立的军事力量 ;外交方面 ,既积极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又要巩固在八国集团中的地位 ;既把外交重点放在亚洲 ,又不失时机地拓展活动空间 ,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但世界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国际领域 对立冲突加剧, 特别是大国在国际上的利益纷争, 使许多全球问题的国际解决陷入僵局, 人类社会 的发展与进步面临新的挑战 。大国具有特殊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对消除国际社会的对立冲突、维护 世界和平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和义务 。 中国是一个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 要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 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 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 。  相似文献   

4.
1949年以来在国际体系、国内体系以及决策者几个层面力量的综合影响下, 中国的 国家身份几经转换, 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到第三世界国家;从一个革命性的体系外国家到现实 国际社会的一员, 从国际社会的正式成员到积极承担责任的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20世纪90年 代中期以来,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 履行国际义务, 维护国际秩序, 开始积极构建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 身份。当代中国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 必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被 公认为起建设性作用的“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坛泛起一股“新国家主义”思潮,其目的是谋求日本在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地位。在这股暗流的涌动下日本鹰派政治家们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其主要表现为:加强以军事同盟为主的日美关系、修改和平宪法进一步强调集体自卫权、美化甚至否定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历史、向青少年灌输极端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皇国史观、大规模扩充军事力量并鼓吹拥有核武器等,令人堪忧。这股暗流必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局势的走向以及我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不确定因素,颇值关注。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化使国际关系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中美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两个大国,其国家行为更会受到国际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美关系既有矛盾冲突的非社会性的一面,也有合作共处的社会性的一面,但总的来说社会性的一面仍占主导地位,走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是两国的必然选择。因为在当前的国际体系结构中,美国学习和内化新型大国关系规范的意愿和内在动力不足,而且国际社会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外部教化力给美国施加足够大的社会压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将是一个长期的国际政治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为谋求“正常国家”待遇、实现向政治大国的转变而努力。然而,日本要想真正成为“政治大国”,就必须注重软权力的巩固,尤其是国家形象的塑造。而要做到这一点,日本应该首先在二战侵略罪行上反省。  相似文献   

8.
论国际政治社会化对国际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社会化主要是指不同民族国家由于足够的交往,形成了某种国际政治文化,而这种文化反过来又从发源地向周边其他国家扩大传播的过程.国际政治社会化是人类历史进步在国际政治层面上的基本表现,也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它首先导致了国际体系的产生,接着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而在当代国际政治中促成了许多安全共同体.笔者认为,未来世界社会时代的到来,也有待于国际政治社会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日本在国际社会身份认同上面临四种困境:一面追求完整主权同时又容忍主权缺失;是充当域外代表还是真正融入亚洲地区;是扮演诚实的经济合作者还是进一步发挥国际军事安全作用;是定位于地区大国还是争当世界大国。这些困境既影响了日本外交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也徒费了日本有限的外交资源。平添了国际社会对日本的疑虑。日本要摆脱这些困境存在诸多困难,但日本会在反思中不断调整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苏联解体30周年.30年前的苏联解体改变了历史,使国际政治发生颠覆性变化,世界走向全新的方向.有观点断言历史已经终结,似乎已为这场历史巨变的结局画上句号.但30年后的今天所展现的景象却完全不同.历史的发展出乎意料,一系列因苏联解体而发生的重大国际政治变化都发生转向乃至逆转.本文指出其中的五个方面,即冷战回潮、两极...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日本领导层不满足于“经济大国”的现状,努力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其具体目标:与西欧大国平起平坐,在亚太地区起主导作用,进而最终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主要手段是,以加强经济活动为主,辅之以“创造性外交”。日本国内出现的一些倾向和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害的国家和人民的强烈不满和严重警惕。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主义的现实合理性与全球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间的反复较量,推动着国际体系由“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向“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转变,也使国际政治在国际体系层面、区域层面、大国政治性格层面以及大国关系层面发生着深刻的“二元裂变”.尤其是大国政治性格的裂变导致了中美、美日及中美日关系具有两面性.中美关系具有全球层面的性质,而中日与美日关系则是区域层面的.没有中美在全球层面上的准确定位和健康稳定的战略默契关系的构建,就没有真正的中日主导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国际制度外交理念和实践是个充满变化的历史过程,从战前的反叛国际制度体系,到战后对美国主导的国际制度体系的主动与被动地融入,经历了巨大的历史转折.日本的国际制度理念和实践在战后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也呈现出了诸多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论循环型社会目标下的日本地区经济的绿色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冬 《东北亚论坛》2004,13(6):68-72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问题的发展 ,绿色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日本从本国国情出发提出的建设循环型社会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而地区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纲领的基础和保证。由于日本各地的产业基础和自然状况的差异 ,其地区经济的绿色化发展也存在着各自的特点 ,并表现为不同的类型。日本地区经济绿色化发展的动力在于市场驱动下的企业经营绿色化、日益成熟的绿色消费者群体和具有日本特色的产、学、官、民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15.
16.
拉丁美洲国家自80年代初以来陷入了以债务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拉美历史上空前的。拉美国家为克服这场危机所做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也是世人共睹的。拉美国家出现这种严重的局面,固然有其本身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某些失误,但究其根源,不难看出这是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大国的垄断资本对拉丁美洲掠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千年目标的实现:非洲自主与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实现千年目标对于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国际社会对于帮助非洲实现千年目标能做些什么和应该做些什么都应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非投资、提供援助和经验分享时,理应遵循正确的国际原则,即互相尊重和互利互补。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继续:冷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两年,凯南就指出了二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是意识形态对立,而且这种认识很快就被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领导人所接受。而如今,冷战已结束10年了,人们虽然普遍认为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与冷战时期不同,但国际社会却仍对什么是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莫衷一是。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讨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判断标准入手,论证三个观点作为答案:1、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在冷战期间曾发生过重大变化,由意识形态对抗转向美苏争霸;2、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转变为美国称霸与部分国家反霸;3、中国作为反霸力量之一,在主要国际政…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角色理论出发可以认识到,角色定位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国际角色应随着世界秩序的变迁而做出调整。由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结构性变化引起了当今世界的关注,并产生对中国国际角色的多重复杂预期,甚至引发了中国国际角色的身份困境。对此,我们首先需要冷静分析,从基本理论出发,厘清国际角色定位的主客观因素,辨析当前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结构性位置;与此同时,应当寻求发展目标与国际角色的合理对接,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  相似文献   

20.
神道是日本民族自原始社会以来形成和秉持的原始宗教信仰,它以崇拜自然神和神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对自然界万物都赋予一定的“神格”而顶礼膜拜。它在文化背景、民众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等深层次上,对日本国家外交政策的理念和思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后冷战时代出现了根本性的重大转向,在这一发展演变过程中,以神道思想和神国学说为理论框架和思想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思潮对日本的政治外交选择和调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影响基本上是保守右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