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山田高久先生为团长、须田洋子女士为副团长的日本中医药研究会少儿访华团一行10人于7月29日至8月4日访问了北京、哈尔滨。这次是我第三次接待少年访华团来访,期间所见所闻,都使我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2.
《友声》2008,(6)
7月13日至21日,由中日友好协会组派的第11届中国少年友好交流代表团一行48人,应日本著名企业京瓷公司的邀请,赴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中国少年友好交流访日团是在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  相似文献   

3.
《春秋》2001,(3)
1999年4月29日上午10时,济南市南新街58号的“老舍故居”,挂上了济南市政府“文物保护单位”的铜牌。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几位作家之一,是语言大师。世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之说。  相似文献   

4.
老舍在青岛     
余一  杨柳 《春秋》2014,(2):19-22
正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先生,1934年秋应山东大学(当时山东大学校址即现在的青岛海洋大学老校)之邀,来青任教。1937年秋,老舍离青赴济。老舍先生的辛勤足迹及其趣闻轶事,校园内草木有知,令人引以为豪。  相似文献   

5.
孙宇 《两岸关系》2006,(10):53-54
以茶会友,连战夫妇与老舍茶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去年4月28日,连战夫妇来老舍茶馆品茗看演出,今年7月,茶馆总经理尹智君随中华茶人联谊会赴台交流,参访期间,尹总专程拜会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及夫人,受到了热情接待,并互赠有意义的礼品。参访归来,笔者采访了尹智君总经理  相似文献   

6.
我与北京的青年作家靳飞结婚前,靳飞约我去看老舍故居,在那里,我们受到了老舍先生长女舒济女士和她的丈夫王端先生的热情招待。靳飞与舒家很熟,是故居的常客,我则是第一次步入这所保持着老北京味道的四合院。闲谈中,我想到一件事。我的祖父,日本的汉学家波多野乾一先生,曾翻译出版过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舒济夫妇听了,异常惊讶,问我,是不是兴亚书局印的?我说是。他们讲,那很可能是老舍著作在国外的首次出版。这是1992年12月的事情。那次与舒济女士见面谈话之后,我和靳飞忙着准备结  相似文献   

7.
50年的时间实在不能算短了。中山时子教授今年都80多岁了。2001年3月29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学术交流中,她带着日本“老舍读书会”的成员,和舒乙先生切磋着老舍研究。她自己都不能相信,当年战后,自己为生计奔波时筹办起的这个中文读书会,会出落成现在这个模样,并能如此的长寿。当年,只是因为曾经毕业干北京大学国文系,出于对当年老北京的那份留恋,出于对“京味”的浓厚兴趣,她想,我就教日本人学中文吧。那是1951年。读书会设在御茶水女子大学。中山时子选定用老舍先生的小说做教材,教学生用读小说原著的方法学中文。她听说有一位刚刚来到日本的中国妇女水世嫦,能讲一口的北京话,就前去拜访,当场敲定由水世嫦做读书会的先生。她对水世嫦说:“希望你不要学日语。”水世嫦果然就没有学日语,她就那样地保留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孤独地生活在日本。但是,  相似文献   

8.
陆东红 《两岸关系》2010,(11):63-63
<正>10月30日晚,改编自老舍先生名著《四世同堂》的同名话剧,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首演。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新党主席郁慕明、著名导演侯孝贤、漫画家朱德庸等观看了首演。该剧在台北的三场演出,场场座无虚席,热烈掌  相似文献   

9.
1937年2月3日《新中华报》的副刊《新中华》上,发表了丁玲的一篇散文,题名《彭德怀速写》。文章旁还配有丁玲手绘的一幅彭老总的肖像画。 《速写》写于上一年11月,篇幅很短,仅780字,但写得非常生动,对人物的刻划亦很传神。 就在丁玲创作《速写》前后,保安一时传出丁玲与彭德怀将要结婚的消息。 一个著名的女作家同一个著名的红  相似文献   

10.
著名台籍爱国人士,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黄顺兴先生,因病于2002年3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黄顺兴先生,1923年3月12日出生于台湾彰化县埔心乡。1938年留学日本,先后在日本矢部高等学校肄  相似文献   

11.
我与日本朋友柴垣芳太郎先生和他的夫人柴垣辉子女士的交往快20年了。前不久,柴垣辉子女士应邀来华参加老舍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并专门到对外友协拜访,以感谢我  相似文献   

12.
文竹 《前进论坛》2008,(2):55-57
记得老舍先生在他著名的散文《想北平》中说:“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这是老舍先生笔下他那个时代的什刹海,清幽、画意。写出这段文字是想让人们有个时空的追已忆。也使文章有种人文的气息。  相似文献   

13.
付博 《友声》2023,(1):13-13
1月13日,林松添会长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见日本·未来研究会代表、日本友好人士西园寺一晃教授。袁敏道副会长等会见时在座。林松添欢迎西园寺一晃先生“回家省亲”,并表示,先生一家人曾在友协大院生活多年。你是中国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我在友协接待的首位来自海外的客人,先生的到访充分表明对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也见证了北京进入生产生活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 会、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 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复 旦大学新闻学院等于2005年 7月19日在上海广电大厦联 合举行纪念中国人民真挚的 朋友,美国著名记者、作家 埃德加·斯诺诞辰100周年纪 念活动。纪念会由上海国际 友人研究会会长梁于藩主持,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北京市演出公司承办的世界著名音乐人喜多郎访华音乐会于2002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 喜多郎先生是在世界上受到高度评介的日本著名音乐人、艺术家。他的音乐旋律优美,意境深邃,风格独具,深受世界  相似文献   

16.
忆老舍先生     
与老舍先生的一次唱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北京工作。当时,北京市只有市文联,尚无作家协会,文学作者属于文联文学组,我在文学组,也参加评论组的活动,老舍先生是北京市文联主席,所以,我有幸多次见到老舍先生还和过他一首诗。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博物学家、文史学家、训诂目录学家耿鉴庭先生,1915出生于江苏扬州,1956年10月1日,先生应中央政府之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整齐划一、威武雄壮的受检队伍。几日后,便毅然参加了中国农工民主党,成为农工党内解放初期最著名的学者之一。1985年,先生被中国农工民主党表彰“在为四化建设服务中,成绩卓著”;先生于1999年7月20日辞世,7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出电传:“惊悉耿鉴庭同志病逝,深感悲痛,谨致哀悼”。次日,各界500余人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恭送先生远行。先生出生于世医之家,幼承家学,14岁即完成儒学经典教…  相似文献   

18.
著名法学家、杰出教育家、卓越社会活动家,新中国刑法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2011年6月22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5岁。马克昌先生病重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先后到医院看望。马克昌先生在病逝前两月,在病房讲授"国家刑法与市民刑法",此次授课留下了弥足珍贵"遗产"。作者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成文,本刊予以刊发谨以怀念马克昌先生。  相似文献   

19.
每月要事     
全国▲2月3日,纪念我国杰出的文学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李岚清副总理等出席并讲话。老舍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开拓者之一,他的作品《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朽之...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1月15日晚,北京保利国际剧院内外聚满人群,热闹非凡。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联合主办,日本著名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加古隆先生在北京和上海分别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