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眺望江海     
《民主》2017,(3)
<正>南通离上海不远,似乎就是一江之隔。少年时代去过一次南通,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坐船,航行一夜,第二天早晨到南通。在雾色中乘坐自行车经过市区,没看清城市的容颜,感觉那是个安静沉稳的小城。那还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去南通是陪外婆看望遭难的舅舅,来去匆匆。南通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南通人说话的声音,和我的家乡崇明岛似乎同出一脉,入耳颇有亲切之感。  相似文献   

2.
[原文]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  相似文献   

3.
一 路遥在去世前几年,就已经生肝病了,肝硬化肝浮水.他找了个老中医,偷偷吃药,不让社会知道他有病,不愿示弱.1991年8月份吧,他把省作协的房子装修好了以后,在地板上睡了一夜,第二天坐火车去延安.一下火车,人腿一软就坐到地上起不来了.于是到延安地区医院去住院. 医院二楼的楼梯底下,有个不规则的小房子,大约有五平米吧.路遥就住在那里.我去看他,我说,你把自己折磨成什么样子了,有了病,怕人知道,这想法真可笑.  相似文献   

4.
半块月饼     
《侨园》2017,(Z2)
正每年的中秋之夜,我都要端上一盘家乡的月饼放在香案上,供在妻子的遗像前。在香烛摇曳的亮光中,我望着月饼,回忆着苦涩的往事……1949年的中秋之夜,月华如水。我和新婚妻子在自家的庭院里相拥而酌,葡萄架下的石桌上摆放着一盘月饼,还有一壶自酿的米酒,我们一边细细品酒,一边吃着月饼。正当妻子将一个月饼掰成两半,将一半塞到我嘴中时,突然,村里的狗叫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我还未从浓情蜜意中  相似文献   

5.
岳韬 《侨园》2004,(5):22-23
什么是法国贵旅婚礼?是奢华浪漫如灰姑娘的舞会,还是精致隆重如奥斯卡之夜?不光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中国人,就连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其他西欧人也有同样的幻想。我的闺中密友上海女孩依与法国男孩思结了婚。为了恪守家族传统,他们在上海办了20桌酒席之后,还要去法国举行教堂婚礼。我作为他们多年的好友和恋爱见证人,有幸被邀请出席他们的法国婚礼。  相似文献   

6.
山魈     
《山魈》述一人夜卧遇鬼,乃拔刀击之。鬼攫其衾,摔之而去。动刀攫衾之  相似文献   

7.
上帝让我活着,我就不能怯懦地去死;上帝让我死去,我也不能怯懦地活着,生生死死,都要有勇气。——宋美龄 1993年深秋的一日,不知是白天还是晚上,老太太几乎一夜没睡,或者说一夜没醒。人到这么大的年纪了,醒了也是睡着,睡着也是醒了,生与死的界线都模糊了。美国东部的秋天,和台湾的秋天一样迷人。昨天,她在梦中画了一夜美国的秋。老太太的画是很被人称道的,蒋公在世时,也常常忘情地看她作画。她画画实际上是从50岁开始,由临摹、写生到写意,似乎得了某种仙风道骨,进步神速。她曾醉心干政治,却从未醉心过绘画。画对她来说只是一种消遣,和打麻将一样的情调。她的一套山水系列画,后来被民国邮政总局印上邮票,她当时看了很不高兴。  相似文献   

8.
戴玉振 《侨园》2012,(7):24-25
每年5月黄金周休假期间,佐贺县有田町都会举行“有田陶瓷市”,今年是第109回.有幸得一友人之邀,让我有机会在友人的向导下走进了日本的陶瓷之乡——有田. 有田位于佐贺县的西部,这个古朴清雅、静谧悠闲的小镇,被风光秀丽的黑鬓山脉和翡翠般整齐的稻作梯田拥揽着.有田只有65.8平方公里,人口刚刚两万,她不仅以“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而被熟知,更重要的是以盛产闻名遐迩的“有田烧”的日本陶瓷发祥地而被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9.
新德里专电 印度节目多,最重要、最热闹的要数灯节。每年10月中旬,酷暑已退,金风送爽,印历的新年就在灯节这天到来。按照传说,灯节之夜,财神拉克希米降临人世,她的目光被谁家的灯光吸引去,谁家就会吉祥如意,财运亨通。因此,这夜家家户户都点起许许多多的灯和蜡烛,祈求福运。 今年10月18日又逢灯节,笔者到一位印度朋友家作客。主人站在小院子里指着周围邻居的房舍说:  相似文献   

10.
舒芜 《瞭望》1992,(20)
二十八 吴师道《吴礼部诗话》云:“吴琳禹玉号存吾,履斋之子,书法奇逸,诗亦高胜。早年倅婺,题诗鹿田西寺壁云:“为从吏隐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几尘。云暗雨来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锄松得石添幽径,接竹通泉隔近邻。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在’字元作‘重’,既去之明日,遣小吏以片纸覆其上。”  相似文献   

11.
我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自治县访问的日子里,亲身体会到纯朴善良的塔吉克族人民所具有的许多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塔吉克族向有敬老之风。一天,我去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雪峰下的塔合曼公社访问,还  相似文献   

12.
林怀民 《党政论坛》2014,(24):22-22
年轻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叫《悉达多》,另一个名字叫《流浪者之歌》,作者是德国文学家赫尔曼·黑塞。悉达多是佛陀的名字,但这本书讲的不是佛陀的故事,它讲一个婆罗门的年轻人,养尊处优,长大后他出家了,学了所有的法门,但他觉得学这么多法门没有用。于是,他离开了他的师父,回到城市里。  相似文献   

13.
有位朋友寄来一张卡片,要我在上面写陆机《文赋》中的两句:‘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这两句话,六臣注;‘朝华已披,谓古人已用之意,谢而去之。夕秀未振,谓古人未达之旨,开而用之。’这个意思是好的。我写时,把原  相似文献   

14.
从1939年到1946年间,我应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之聘担任云大附中校长期间,和李公朴、楚图南、冯素陶、孙起孟、张天夜、陈复光、艾志城、周新民等民主进步人士每周到进步的民族资本家郑一斋先生家里聚餐一次。1941年7月31日,郑一斋先生在篆塘被美军吉普车撞死后,聚餐改在我家和艾志诚家。聚餐人数最初为  相似文献   

15.
李新宇 《侨园》2013,(12):35-35
<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当我给朋友们讲起黄山时,他们都调侃我说像一个人在讲述他的初恋。黄山的美的确彻底征服了我。而我的黄山之行也颇有传奇色彩。深秋的一天,我从北京买了去屯溪的火车票,背上包一个人去了。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下了车钻进一辆小巴直奔汤口。买了张地图,简单研究一下路线,就开始上山了。本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原则,我对缆车自然不屑一顾,其实是  相似文献   

16.
随感二则     
一、陪布什夫人买画 我认识一位美国朋友布什夫人,曾应云南大学之邀来华讲学。三年期满回去,路过北京时住在友谊宾馆,我前去探望。晤谈了一会儿,她提出要我陪她去荣宝斋选购画幅。一到那儿,她就有目的地要找小傅(傅抱石之子)的《李白醉酒》。来回找了几遍也找不见。 写到这里,我应该补叙一年前的一段旧  相似文献   

17.
那一年的农历七月初七,4个日本友人专程来到汉水之滨的小城湖北老河口,他们是特地从富士山下赶来观看七夕之夜汉水连天河的美景.因我系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又曾主编过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丛书,故日本友人要求我给他们讲讲有关七夕文化的传说.  相似文献   

18.
张春波 《党政论坛》2009,(10):11-11
都说穷日子难过,我从不怀疑这种说法。我过过穷日子。在做知青的时节,常用盐水拌饭吃。那样的夜,非常非常地漫长。知青中的坏孩子说,谁和我去偷老乡的鸡?好孩子们不由自主,纷纷起立。最好的模范知青不起立,小声说:“我不去……我留在家里烧开水吧。”没有过过穷日子的人真是不知道,穷而守志,那太难了。  相似文献   

19.
盛文丽  郑凯 《学理论》2010,(7):49-50
清末与民国时期,有数以万计的穷苦老百姓饱含着辛酸的泪水而去国外谋生。他们飘零异域,受尽了帝国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的歧视、奴役,甚至惨酷的屠杀。他们在国外遭受苦难越深,怀念祖国的情思越切,华侨们在海外深切体会到祖国的兴衰强弱与自己息息相关,因而目夜盼望  相似文献   

20.
平时很少接触诗歌,市面不灵, 新一代诗人能叫得出名字的也只有舒 婷、北岛共二人,仿佛听说已经被更 新的诗人超过了,更新的诗人又已被 更更新的撇在后面。诗的脚步竟如此飞快神速,望尘莫及,真令人艳羡。但一面却又怀疑“山中十日,世上千年”的故事,于是向诗人朋友去探听一下行情。 诗人朋友向我诉说了一点当前诗坛“空前繁荣”的景象,说前些年有过一个“诗群体大展”,展出了65种流派。为了开开我的眼界,他信手列举了一些:超低派,太极派,极端主义,病房意识,撒娇派,无派之派,莫名其妙,男性独白,莽汉主义,三脚猫,咖啡之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