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雷颐 《南风窗》2013,(16):14-14
社会"变狠"是一种长期的文化、体制互动的结果。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到"文革"达到顶点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意识形态教育,一直强调"狠斗"、"无情"、"要武",而中国传统提倡的"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近代以来从外部世界传入中国的自由、平等、博爱和人道主义等新传统,全都作为"封、资、修"被严厉、彻底批判。"狠",是当时"政治正确"的重要内容,"彬彬"被弃,"要武"成风。  相似文献   

2.
正有人说他们是"爱国者"有人说他们是"叛国者"他们都是"泄密者"他们如今身处异乡从"泄密门"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曾向"维基解密"网站泄露大约70万份美军秘密文件的曼宁,再到揭露了"棱镜门"事件的斯诺登,这些"泄密者"们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争论,始终就没有停止过。2013年8月14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军事法庭听证会上,因向"维基解密"披露大量机密信息的美军士兵曼宁突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称自己的举动"伤害美国",这也是他首次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意。一直纠缠于曼宁是"叛国者"还是"爱国者"的争论,至此出现了让人猝不及防的重大转折。那么,另两位"泄密者"阿桑奇和斯诺登,如今又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3.
<正>一、"增长""改革""立法""两会"锚定中国大变革3月3—15日,中国"两会"在北京正式召开。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此背景下,本次两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以"稳定的经济增长"、"全面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关键词进行了2015年整体部署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4.
张钊 《南风窗》2008,(14):86-89
民众戏剧与灾后重建的结合,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这个"人",其实各有各的特定生活处境与社会背景,而不是面貌模糊的一般"群众"、"灾民"、"用户"、"消费者"或"观众"。  相似文献   

5.
和静钧 《南风窗》2011,(17):86-87
"程序耗竭"式驱逐出境,一般要耗时10年。这个冗长的程序,使加拿大"名声在外",被人们斥为"犯罪分子的庇护天堂"。指责它的却多是"犯罪分子的制造天堂"那些国家。地球村由众多国土不等、国力不齐的"村民"组成,算上一个月前加入的"南苏丹",联合国里记录在册的"村民"已达193个。  相似文献   

6.
谭保罗 《南风窗》2014,(5):68-71
<正>"注册制"行之有效的前提一定是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简而言之,要达到让投资者维权成本最小,违法者"作恶"成本最高的政策效果。"IPO新政"已启动3个月,但"改革红利"似乎和普通投资者关系不大。当"作恶"的成本长期低于"作恶"带来的收益,那么"恶"必将大行其道,而这个市场也会成为"恶人"的盛宴。没有"严刑峻法"的IPO"注册制",可以看作是"自由市场"的一种扭曲。激进的"注册制",断然不能忽略中国股市的现实条件。在这个市场,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几乎是明火执仗,而寻租者一夜暴富的财富腾挪之举更  相似文献   

7.
雷颐 《南风窗》2013,(13):12-12
"命名"总是充满危险的。当把"50后"命名为"知青一代"时,就把人数更多的、根本没有资格当"知青"的另一群"50后",统统由"知青"代表了。在"上山下乡"的年代,"知青"特指城市青年,而广大农村青年,人数比城市青年多得多,无论是否上过中小学、无论多有知识者,都不算"知识青年",充其量只能算"回乡青年"。他们被"知青"代表,却没有知青的待遇,现在"知青"是从下乡起就计算工龄,而农村青年只能从到城市正式参加工作后才计算工龄。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得到充分表现的是"知青",而不是"回乡青年"。作家路遥的"高加林",一直形单影只。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国际传播力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西方媒体对中国议题的"泛政治化"传播使得中国国家形象屡遭"误读"而"失真"。中国国家形象的"客观现实"与西方媒体的"妖魔建构"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在国际传播中所面临的逻辑困境。从"防御型国际传播模式"到"主动型国际传播模式"的逐渐转换,有助于积极建构"和平发展"的整体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视角是所有制形式。从所有制形式看,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经历"直接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不能等同于"五形态"。除了"公—私—公"的发展规律之外,马克思认可的社会形态发展规律还有"人的发展状态"、"经济运行机制"和"阶级对抗"等三种"三形态"发展过程。但这三种"三形态"发展过程都是以"公—私—公"的发展过程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0.
南方朔 《南风窗》2013,(21):95-95
"自由"到底是什么的确讲不清楚,但"不自由"就比较容易讲清楚,将特别"不自由"的项目消除了一项,"自由"这边就增加了一项。所有复杂的大问题,都可以用这种"负面消去法"。人们普遍都有一种思考习惯,那就是当时代改变,某一种价值出现,人们就会设定出一个大概念,希望用这个大概念来谈所有的问题,像"自由"、"民主"、"平等"、"人道"、"幸福"、"文明"等就是这种大概念。在方法论上,我们称这种大概念的思考是"方法论的全体主义"。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这是千年传下的古训,世所公认的天理,在"多元化"日益成为"基本价值观"的当下,它仍然要当仁不让地成为治国执政勤政的最高理念。"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治国安邦的定力,社会"维稳"的第一要义,非"食"莫属。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也罢,历朝更迭中的刀光剑影也罢;冯小刚拍摄的《1942》惨不忍睹、饿殍遍野的一幕也罢;资深记者、学者对1960年代3年大饥荒的调查、争论、当事人的回忆录也罢;世界史上的印度大饥荒、爱尔兰土豆饥荒、前苏联乌克兰大饥荒、非洲尼日利亚大饥荒也罢,都不竭地证明着"以食为天"这一真理的颠扑不破。"以食为天",其实包含粮食安全和粮食主权两大课题。"粮食安全"又包括自然、社会两个方面,而后者也即社会方面则是首要的。古老《诗经》  相似文献   

12.
赵义 《南风窗》2010,(25):76-79
<正>"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棉里针"、"油你去"、"煤超疯"……这些调侃性的网络热词反映出2010年这波物价上涨的此起彼伏和疯狂势头。物价上涨的势头也很快带来了奇特的社会现象:到香港去"打酱油"的换城消费族,居民"海囤",网友交流"菜奴省钱攻略"等等。  相似文献   

13.
甄静慧 《南风窗》2010,(10):56-59
"毒豇豆"、"毒菜"把城里人吃怕了,"毒奶粉"和"山寨"食品把农村人害苦了。"毒食品"在城乡流动,形成现实的链条之后,再用各类质检标准来自我安慰。  相似文献   

14.
赵义 《南风窗》2013,(1):38-40
"以人为本"的前提就是尊重"千差万别"。对"千差万别"能够快速"一刀切",被普遍认为是所谓的体制优势。但在"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所谓体制优势的边际收益也迅速递减。政治做不到"以人为本"的最可怕的地方,也许并不在于权力的专横,而是权利残缺的人们抛弃责任的"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5.
打破官本位     
赵义 《南风窗》2012,(23):2-2
近日,人民论坛杂志就"官本位"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65.8%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官本位现象十分严重;68.5%的受调查者择业时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而"官迷"迷"官"原因前三位是"灰色收入多"、"权力效用大"、"社会地位高"。人民论坛杂志在报道中认为,当一个社会一切决定于官、一切听命于官、一切为了做官,"官"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核心要素时,必然会  相似文献   

16.
从《海角七号》到《1895》,一现实,一历史,"相反相成"地表现了当下台湾的"政治正确":以"草根"为底的"爱台湾"意识;以"多元"、"宽容"的历史观重新评价殖民历史与对日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优坤 《国际展望》2012,(3):27-40,139,140
坚持追求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是邓小平"韬光养晦"战略的核心,而在追求国家利益时坚持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平衡,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韬光养晦"战略的精髓。从这个视角出发,在三种关于"韬光养晦"战略内涵的解读中,"谦虚、低调的外交风格"的解读显然要比"战略欺骗"以及"苟且偷安"、"鸵鸟政策"的解读更符合国家利益。而从这个视角也很容易可以看出,我国当前仍然需要坚持"韬光养晦",但需要提高"有所作为"在我国外交整体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尹鸿伟 《南风窗》2010,(16):19-22
社会公众对"裸官"的疑虑,源于近年来频发的"贪官"变"裸官"、"裸官"变"逃官"事件。目前,裸官盛行、贪官外逃都已经演变成一个庞大的群体现象,但是政府却没有什么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模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为了避免陷入术语之争的陷阱,有必要对"中国模式"一词进行逻辑分析,借以廓清理论探讨的界限。从哲学角度考量,"中国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体论的"中国模式";第二层次是认识论的"中国模式";第三层次是价值论的"中国模式"。三者都可以通过其先行概念——"中国崛起"予以界定。相应地,研究"中国模式"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确证本体论的"中国模式"客观存在;第二阶段,为认识论的"中国模式"正名;第三阶段,阐发价值论的"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从本体论来看,作为一个事实,"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从认识论来看,建构"中国模式"就是要搭建中国崛起的解释学框架,提出与自身综合国力相符的中国思想,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价值论来看,"中国模式"为苦于发展滞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思索的源泉,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1949年成立的联邦德国的"正常化国家"以及"德国的欧洲"与"欧洲的德国"等问题是国内外学界和政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德国已是正常化国家,德国问题也已解决。这一问题之所以尚存争议,主要是"欧洲困境"使然。"欧洲困境"涉及欧盟性质及其发展的终极目标问题,亦无定论或认识混乱。欧盟已经发展成为奉行"辅助性原则"的国家联盟,是为欧盟性质与发展的终极目标;"欧洲困境"至少在理论层面得以化解。统一德国已将参与欧盟发展和奉行"辅助性原则"上升为宪法目标并予以践行,"德国的欧洲"只是在"欧洲的德国"原则框架中的操作层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