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的海城市党政机关开展机关党员干部家庭分别与一户贫困户结成“联心户”活动。干部带着家属到“联心户”家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帮一帮,促使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和执政为民意识。  相似文献   

2.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盘山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继续全面深入推行党群“联心卡”制度,把党员干部和联系对象的基本信息印在“联心卡”上,党员与联系对象手中各一份。此举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在党群之间搭起了一座联心桥。  相似文献   

3.
<正>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盘山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继续全面深入推行党群!"联心卡"制度,把党员干部和联系对象的基本信息印在"联心卡"上,党员与联系对象手中各一份。此举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  相似文献   

4.
1996年 ,娄烦县打响了以解决农村人口温饱、消除贫困为目标的扶贫攻坚战役。围绕扶贫攻坚的战略任务 ,县委组织各级党组织开展了大范围的党员联户扶贫活动 ,参加党员5000多名。三年来党员累计投资40万元 ,上家庭脱贫项目600余项 ,2400个贫困户从中受益 ,实现温饱 ,830户成为专业户。一、政策驱动一是全县科级以上机关单位确定贫困村为扶贫点 ,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实施“扶千家 ,联万户”爱民工程 ,副局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包扶二至三个贫困户 ,一般党员干部一人一户。二是对有包扶任务的党员干部建立扶贫档案 ,全部签订脱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遂宁市船山区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为抓手,全面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一是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安排148名县级、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到行政村任“第一书记”,结对帮扶471户贫困户,投入各类资金2.3亿元。  相似文献   

6.
“谢谢一团工会,谢谢七连党支部、工会,我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争取早日脱贫。”这是贫困职工陈玉芳、唐许秀对工会干部开展“一助一”扶贫解困活动时说得最多的话。近日,农一师一团工会开展了“一助一”扶贫解困工程,该团工会干部深入到连队贫困职工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状况,给他们送去了床罩、衣物及生活用品。根据特困职工家庭条件,通过摸底调查,全团特困户为53户,分别由53名工会干部采取“一助一”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脱贫解困,及时将53吨冬季烤火煤送人贫困户家中,并为贫困户建立了“一助一”扶贫解困档案,制定了…  相似文献   

7.
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党委开展的“党员致富链工程”,通过“支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自愿结合,市场运作”的方式,以党员为桥梁纽带,联系致富大户帮扶贫困户,形成一个致富共同体。党员作为共同致富链条的节点,通过“一帮一、一带一、多帮一”的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韩家店镇共有275名党员参加了“党员致富链工程”,已带动贫困户319户,群众2786人致富。为保证“党员致富链工程”的顺利实施,镇党委建立了五项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此项活动的开展。一是实行“一书、一卡、一牌”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一书”即致富责任书。由镇党…  相似文献   

8.
盖焕友 《奋斗》2003,(10):45-45
双鸭山市尖山区创新扶贫方式,根据辖区内人口多、党员户多、贫困户多的特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率先在社区开展了“结友情、送真情”,党员“户对户”家庭式帮扶活动。这项活动不仅使帮扶对象得到了实惠,走上了致富路,而且帮扶主体也得到了教益,使党员接受了一次党的宗旨教育,党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6,(2)
正早在2014年,当驻村干部来到固阳县实施"三到三定"工作时,发现当地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其他地区大同小异,也多是因为老弱病残或家庭缺乏劳力。要使他们尽快脱贫,需要找到一个投入少、劳力轻、见效快的脱贫路径。于是,"伴养"扶贫模式在固阳县怀朔镇应运而生。他们在全镇推行了"帮我走脱贫路、请你吃放心肉"的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活动,即"伴养鸡"项目。之后,全县其他镇、园区、驻村干部仿效怀朔镇的做法,陆续实施了该项目。截至目前,全县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盘县马依镇螳螂村党支部瞄准全村270户贫困户"精准扶贫",采取"1+2"模式(即1户贫困户喂养2只种兔)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让270户"贫困户"变成"小康户"!"贫困户"缘何"一夜暴富"?原来,螳螂村"贫困户"喂养的兔子繁育能力极强,每只种兔一年至少可以生产50只兔子,通过"兔子生兔子"的产业链,一年内可以出栏400只肉兔,按照订单式150元/只计算,一年可创收60000元。"最多到2016年11月,我们就可以让270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下一步,党  相似文献   

11.
靖宇县委牢记党的宗旨,从1990年开始,在全县党组织中开展工作,对农村138户特困户帮扶,使121户脱了贫。 ——党员干部带头,为贫困户“输血”。针对特困户生活极端困难和脱贫能力弱的实际,首先进行“输血”。县委领导带头捐款捐物,广大党员积极响应,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缺什么帮什么,不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临时困难,还帮助解决生产中的资金、劳力和技术等难题。几年来,全县共为贫困户捐款捐物、送医送药、建房修房等,折合人民币达20多万元。 ——增强致富本领,为贫困户“造血”。县委认为,捐款捐物只是治标,传授科学技术、开辟致富项目才是治  相似文献   

12.
扶贫帮困     
四团工会为贫困户“造血”周爱萍农一师四团工会坚持把扶贫帮困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以团场产业化项目为依托,对贫困户实行政策扶持、项目扶持、科技扶持,在承包经营上优惠贫困户,在引进项目时优先贫困户,在生产服务中优待贫困户。进一步落实团党委的领导责任,形成指挥体系;落实相关部门的帮抉责任,形成服务体系;落实基层工会的结对责任,形成工作体系;增强“造血”功能,做到帮一户富一户、资金不断收入增。近两年,共扶持贫困户127户,工会干部拿出帮扶资金13.6万元,团工会提供扶贫贷款105万元,脱贫76户,脱贫户达60%。  相似文献   

13.
读书、看报、写文章是我的一大爱好。茶余饭后、双休假日,大多数时间总是翻翻报纸、杂志,每次都有收获。《共产党员》杂志是我每期必读、每篇必看的刊物之一。我学习《共产党员》刊出的有关文章和信息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受益匪浅。例如,读了2003年第10期刊登的《太平区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三帮一品一提高”活动》一文,仿效他们每名党员负责包带一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经验,我们  相似文献   

14.
正进村路由泥泞路变沥青路、村民活动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入户自来水接通……问及村里的变化,都匀市毛尖镇摆桑村村民莫锦智掰着指头跟记者一一道来,“谢书记才来村里11个月就帮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摆桑村全村538户2137人,其中贫困户占271户988人,居住分散,自然条件恶劣,一直以来是都匀市扶贫攻坚进程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6年4月,谢忠平从黔南州直机关  相似文献   

15.
《党建》1994,(2)
认真开展农村评“三户”活动盛川文近几年来,四川省委宣传部在全省210多个县、市农村群众中普遍开展了定期评“遵纪守法光荣户”、“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的活动。现在,全省乡以下2580多万农户中,已有71.36%的农户被评为“三户”。农民争创“三户”...  相似文献   

16.
最近,宜宾市江安县深入开展“五户一联”(党员户、专业户、困难户、留守户、问题待办户和城乡帮联组)活动,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7.
为使“学教”活动收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效果,蛟河市委改进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开展了以部门联村、干部带户为主要形式,以“知民心、帮民富、解民难”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按照每个市直部门包1个村的原则,全市65个市直部门共包联15个“五好”村、50个后进村或经济薄弱村;按照副乡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带1户富裕户、1户贫困户的原则,市级领导共带动48户,市直部门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共带动360户,乡镇街副乡级以上领导干部共带动200户。他们深入基层农户,了解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  相似文献   

18.
为“公仆攀穷亲”叫好报载:辽宁省辽阳市在领导干部中推行与城乡贫困户建立联络点制度,全市825名副县级以上干部和206名科技干部分别与城乡贫困户交上了朋友,攀上了亲戚,结成了“一帮一”帮扶对子。通过科技、信息引导、经济资助等办法,使每人所联系的贫困户在...  相似文献   

19.
南阳市﹃三户一村﹄活动经久不衰□万轩一年一度的“三户一村”挂牌,是南阳市的盛大节日。“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双文明户”、“文明村”四种荣誉牌上的红字,犹如朵朵红花,在南阳市11县市两区的广大农村竞相开放。这种被群众自觉接受的活动,至今已连续开...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7,(4)
<正>近年来,巴林右旗坚持党员干部下基层、找问题、想法子、助脱贫,不断深化干部驻村帮联工作,积极探索实施"六联户"工作法,即处级干部包苏木镇联户、旗直部门干部职工包嘎查村联户、选派第一书记蹲点联户、苏木镇工作队驻嘎查村联户、嘎查村干部划片联户、普通党员分组联户,切实加强抓乡促村工作,全力推动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全旗4000多名在职干部职工全部联系贫困户,保证人人有脱贫任务,户户有干部包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