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贴近当代现实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魁宏 《湖湘论坛》2002,15(4):81-8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在实践中,因此必须走出书斋,贴近当代现实毛泽东号召,必须把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中解放出来,把哲学交给群众,武装群众的思想。毛泽东号召写实际的哲学,写走出书斋的哲学,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色,是完全正确的。邓小平主张让群众掌握朴实管用的理论,用以指导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其思路同毛泽东是一脉相承。走出书斋的哲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是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哲学,是让广大干部群众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掌握的哲学,而不是停留在课堂、书斋里兜概念圈子的哲学。因…  相似文献   

2.
李红革  李建华 《求索》2008,(10):92-94
哲学逻辑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对哲学逻辑词义的理解学者们还很不一致。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哲学逻辑是哲学,它是一门与逻辑有关的哲学学科,它研究由逻辑所引起或提出的哲学问题;一是认为哲学逻辑是逻辑,它是与哲学有关的逻辑学科,研究具有较为明显的哲学背景与哲学意义的概念的逻辑问题;一是认为哲学逻辑既是哲学,又是逻辑。关于哲学逻辑词义的这些不同看法,其原因在于未能把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这两个不同的名词区分开来,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都是现代哲学与现代逻辑相互渗透的产物,它们密切相关,但又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各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要促进这两门不同学科的确立与完善,必须严格区别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这两个不同名词的词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矫正观的出场,需要进行深刻的哲学阐释,正确认识其哲学基础、哲学背景和哲学价值。以哲学的视角,审视当下的矫正实践,促进科学矫正观的构建,为罪犯矫正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科学矫正观是对传统改造模式的哲学反思和扬弃,实现了科学矫正与传统改造的哲学对话。  相似文献   

4.
郭晶 《前沿》2012,(3):67-70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是哲学界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多个视角,以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为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就体现为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西方哲学总体上呈现为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转向的发展历程,而这一转向的实现者,就是马克思。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实践哲学,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内涵和意义将得以揭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哲学基本问题、核心范畴和逻辑结构三大转换,从而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践,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是广义认识论。开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史表明,她是独立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一大新型哲学形态,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的哲学传统,因而不存在、也不需要进行所谓追寻别类哲学传统的“归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即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他种哲学的独特性质、功能和目标,强化其在世界哲学大家庭中的类意识,永葆其精神实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方法的自觉,使其独特哲学形式和实质在与时代、实践和历史、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真正实现一眯相承和与时俱进。这种自我意识的旁落、淡漠、错位或缺失,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边缘化的重要根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明确建构中国化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7.
赵绥生 《岭南学刊》2009,(5):77-79,128
本体论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典型模式。近代哲学拒斥形而上学,标志着本体论哲学思维模式的终结。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完成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彻底革命,把哲学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类解放与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学最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它是与传统的本体论根本对立的全新哲学思维方式。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应该充分反映出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最高命题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任何哲学研究都有其操作的本。合理的哲学操作本构成哲学之为“学”的本体基础,即知识形态的哲学之所以可能的形上基础。哲学活动是哲学之为“学”即哲学之知的本体基础,哲学之为“学”是哲学活动的逻辑表达。哲学活动实即人的生存活动。因此,哲学之为“学”必须关注人的生存活动,只有立足于人的生存活动,哲学才是可能的、合理的、可理解的,因而才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把哲学当成一门学科。因此,全民学哲学,从大学教授到农民老百姓,从大学教坛到中学教科书,讲的都是同样的哲学,其内容只有数量多少的差异而没有实质的不同。这样的结果使哲学的社会功能大大弱化。依笔者之见,弄清哲学的学科结构,在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哲学学科的历史演进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哲学产生之初,它和其他科学是混然一体的,各门具体实证科学之间也没有严格的划分,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家。人们…  相似文献   

10.
哲学,就其本性来讲,是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学说。马克思的哲学,彻底地体现了哲学的这一本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把“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内容,并把这一内容贯彻到自己的所有研究之中。在反思哲学与人的解放关系问题的基础上,只有把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并走向解放”的学说,才能真正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覃正爱 《湖湘论坛》2009,22(2):9-12
哲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前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在理论上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在实践上导致了前苏联共产党政权的跨台,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中国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就成为当务之急。现在的问题是:前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真的一无是处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形态有没有其存在的合法性?这是我们在思考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之后又一个值得进行冷静理性地思考的重大课题,也是建构中国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形态的历史合法性、逻辑合法性和现实合法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海英 《长白学刊》2009,(2):160-160
对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梳理,传统是依西方哲学体系进行的。由于缺乏对中国哲学作为哲学的前提性反恩。因而也就无法在中国哲学自身的视域下来进行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梳理。因此,中国哲学亦应在自身的文化视野下,以大量的中国哲学文本材料为基础,重新选择自己的典籍范围,以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和文化内涵,以别于以往西方哲学范式下的视域。  相似文献   

13.
黄正泉 《求索》2007,(12):124-126
哲学研究的是现实问题,哲学要从天上降到人间。当前中国的哲学面临十大问题:体系问题、实践问题、传统问题、生活问题、生态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精神问题、自由问题、和谐问题等。这些问题哲学并不能解决,但哲学必须研究这些问题,从而形成新的思想,并促使哲学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渗透和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深刻的哲学意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楠  高燕宁 《前沿》2010,(7):36-38
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充分体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凸显马克思实践哲学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确立出发,梳理了马克思扬弃传统实践观,建立科学实践范畴的理论发展过程,阐释了马克思实践哲学所具有的世俗性、批判性、历史性的理论特点。任何理论的价值都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能够更好地以理论的方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传统本体论终结后,马克思哲学依然禀持着“人的解放”的本体论承诺。但是,他的哲学的形象以及出场路径同传统哲学全然不同,他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理论批判和对旧全球化时代的实践批判,把哲学立足于坚实的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并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历史性发展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路径启示我们,马克思哲学对时代问题的敏感以及积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哲学资源能否在当代及未来的中国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创造性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古文化形式包裹下的精神义理的合理诠释。这种诠释得以进行的一个前提,就是通过对中国哲学发展史的考察,获得关于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基本理解,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内在的精神义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是心理与文化的辨证法。以此来诠释中国古代哲学,有利于对中国古代哲学作出整体性的理解和内在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尼采权力意志的本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海涛 《岭南学刊》2012,(2):108-114
尼采的权力意志并不是为强权政治或极权政治理论服务的概念,其政治哲学色彩很淡。它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但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政治学(政治哲学)概念。尽管尼采的整个哲学体系与古希腊哲学或文化关系密切,但权力意志概念却与古希腊哲学或文化关系不大。权力意志与康德、叔本华和欧洲现代哲学的关系比较大。  相似文献   

19.
王群  尹建平 《求索》2008,(11):129-131
从柏拉图到黑格尔,思辨法哲学一直是法哲学的主流,思辨法哲学以理性主义为基石,力图获得关于支配人类的全部行为和思想的最终性普遍原则,由于其绝对性“狂妄”,使之近于“空想”。于是.实证主义法哲学找到了应有的理论地位,它打破了传统法哲学的纯理论的抽象思辨或逻辑分析的研究模式,积极运用定量的科学方法,为法哲学研究开辟了可行的道路。从思辨型法哲学到实证型法哲学的演进,法哲学实现了自我的批判与创新,这一过程通过对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理论和法学价值进行揭示与否定,对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精神、理想和价值进行适度阐发,实现了法哲学的整体革新。这一革新或思辨的过程也同时为我们的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提供了全新的思维向度。  相似文献   

20.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从21世纪初的世情、国情、党情和浙江省情、市情、县情出发,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进浙江新发展为目标,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创造性应用与创新性发展。“八八战略”的哲学实质是以省域治理现代化为聚焦的一种治理哲学、系统哲学、发展哲学、政治哲学和实践哲学,其哲学品格主要体现为科学真理性、总体系统性、落地实践性、开放包容性、前瞻原创性和人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