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医疗机构因对损伤的抢救、治疗等医疗活动存在缺陷而被诉诸法律的案件呈大幅增长态势。由于医疗因素的介入,对其原始损伤及结局的认定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评判该因素对损伤结局的影响及程度,是司法鉴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一生效判决的案例入手,就损伤、医疗因素、结局三者的认定及相互关系以及此类案件医疗事故提起主体等进行分析、探讨。案情魏某,女,1974年7月生,个体工商户。2003年9月30日乘坐张某驾驶的微型面包车,因交通事故受伤。魏某当即被送往某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医院”)抢救,诊断为:左股骨头骨折伴髋脱位及坐…  相似文献   

2.
损伤程度鉴定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工作中常有伤害案件发生,在处理这些案件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进行损伤程度鉴定。损伤程度鉴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情况很复杂,这就要求法医工作者在鉴定时不能简单地采用与《标准》对号入座的方式进行,要具体情况分析,具体对待,综合鉴定。一、损伤程度与医疗条件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部分,其转归和最终结局如何与医疗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讲医疗条件包括两方面的因素:()医院的级别及设备。(2)医师的职称、医疗水平及操作技能,通常情况下损伤的转归和结局与前述两个因素成正比,也就是说,医院的级别高…  相似文献   

3.
正司法鉴定中的损伤程度,包括损伤当时原发性病变及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而损伤最后的结局除了与加害行为、方式、个体差异等有关外,还与其他介入因素有关,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医疗因素。所谓的医源性损伤,广义上是指就医全过程中所导致的损伤。狭义的医源性损伤即医疗性损伤,仅仅指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所导致的损伤。对于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中所考虑的是指狭义的医源性损伤。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医疗损害的类型及因果关系鉴定方法,为该类型医疗损害案件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对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自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受理的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医疗损害案件,按照原发疾病、手术方式、损害后果及因果关系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案件中子宫良性疾病13例、子宫恶性肿瘤2...  相似文献   

5.
人体损伤后医疗因素的影响会改变人身损害后果,加之目前我国法理及法律方面的不完善,使此类案件的审理出现一定困难,同时对法医学鉴定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8例案件的分析,讨论了人体损伤后医疗因素影响的特点,并结合法律的观点,提出法医学鉴定中需探讨的问题:1、医疗因素与人身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2、医疗因素有无过失以及责任性过失和技术性过失的区分;3、外伤与医疗因素在人身损害中参与度的判定。从而提高法医学鉴定的科学性,为公正审判服务。  相似文献   

6.
李守斌 《证据科学》2007,14(3):I0001-I0002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规定不同程度的牙齿损伤所应认定的损伤程度,其前提条件应是正常牙齿。而行根管治疗后牙齿的不同结局.成为此类案件鉴定的关键。作者结合具体检案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损伤程度鉴定与伤残等级评定是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的重要内容.损伤程度的鉴定应以损伤当时的伤情为依据,结合损伤后果或结局,全面分析,综合评定.伤残等级的评定时机应以临床一般医疗原则所承认的治疗终结为准,其评价的是经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仍遗留的后遗症.损伤后果或结局既与损伤当时伤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与临床医疗措施的干预不可分割.由此可见,损伤程度与伤残等级的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意见很可能受到医疗干预因素的影响,在鉴定实践中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彭振  方立云 《法医学杂志》1998,14(4):223-223
在民事审判实践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所占比例较大,此类案件的处理普遍存在证据收集难、调解处理难、判决执行难等情况,尤其是双方当事人互殴的案件处理就显得更加困难。究其原因,案件当事人双方互殴,均有损伤存在,伤情轻重不一,治伤所花费用千差万别。在查清纠纷事实、分清事非、责任划分明确的前提下,损伤程度的轻重就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也是审判人员处理的难点。法医鉴定人则应对双方伤者损伤程度的轻重进行比较,并作出明确的结论。l对损伤程度进行比较鉴定的意义对损伤程度进行比较鉴定,明确指明互殴双方伤者中谁的伤情轻,…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相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这些纠纷常会发生肢体上的冲突,造成人体损伤。在民事纠纷引发的伤害案件中,需要对人体损伤进行认定,从而帮助案件的公正解决。法医损伤鉴定是伤害案件损伤程度的重要判断标准,比临床医学资料更具有严谨性,本文从法医损伤鉴定角度对临床医学资料的缺陷进行探讨,以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罗斌  屈建业  毛永新 《证据科学》2004,11(2):141-142
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临床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通常情况下,评定的对象应当是活体。伤者遭他人伤害,在评定损伤程度前因其他原因发生了死亡,由于案情的发展和诉讼需要,必须对死者进行损伤程度鉴定。死后是否可以进行损伤程度鉴定,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两例死后损伤程度鉴定的案例分析,试阐述形成此类案件鉴定的基本条件和处理这类案件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