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荷 《中国减灾》2007,(11):50-51
今年10月10日是第十八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目的是提高大众防灾意识,加强学校减灾教育,使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树立减灾意识。国际减灾活动从1990年开始,已经经历了18年,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关注国际减灾活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中减 《中国减灾》2007,(11):58-58
10月10日是第18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民政部当日在北京举行括动,对小学生进行减灾知识宣传。学校减灾足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作为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减灾能力和避灾自救能力相对匮乏。“减灾始于学校”连续两年作为国际减灾日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徐娜 《中国减灾》2006,(11):12-14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学校的特殊性和脆弱性对校园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的10月11日是第17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在"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国内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减灾宣传活动,让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更加安全,让伤害不再来临。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3,(11):8-11
2013年10月13日是第24个"国际减灾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确定今年的主题为"面临灾害风险的残疾人士".国际减灾日前后,全球各国纷纷围绕这个主题组织各种类型活动,以行动唤起社会对面临灾害风险的残疾人士的关注并推动他们更好更方便地参与减灾行动.  相似文献   

5.
徐娜 《中国减灾》2006,(11):F0002-F0002
2006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7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10月11日下午,由民政部、教育部共建的“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举行。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等50位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举行了火灾避险自救演练,与会人员观摩了演练。学校远离灾害 学生安全成长——第17个“国际减灾日”活动掠影!本刊记者@徐娜  相似文献   

6.
陈恋 《中国减灾》2013,(9X):30-31
<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避险逃生技能,是世界各国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和方法。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连续两年的"国际减灾日"主题与学校防灾减灾相关。建立一个涵盖政府、学校、社区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是我们防灾减灾工作的当务之急。从"曲突徒薪"典故、日本的"稻丛之火"故事、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英国小女孩蒂莉的事例到绵阳市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最牛校长叶志平奇迹……无一不说明在平常生活中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根本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7.
金秋季节,沉浸在“双创”气氛中的宝鸡市民,又迎来了10月11日第17个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宝鸡市政府副市长、市国际减灾委主任戴征社当天发表了“国际减灾日”寄语:减灾从学校开始。他要求全市各级政府都要进一步加强对防灾减灾和救灾备灾工作  相似文献   

8.
徐娜 《中国减灾》2006,(10):16-17
学校造就了绝望和希望之间的差别,还拉开了生与死的距离。2006年10月11日是第17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为我们的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4,(10):1-1
2004年10月13日(星期三)是今年国际减灾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确定,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了解今日灾害,为了明天平安”。其目的是,从过去的灾害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人们的减灾意识,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06,(11):10-11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学校的特殊性和脆弱性对校园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的10月11日是第17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在“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国内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减灾宣传活动,让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更加安全,让伤害不再来临。  相似文献   

11.
今年10月11日是第17个国际减灾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当天发表了国际减灾日致辞。他在致辞中说,今年国际减灾目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突出了保护儿童安全的必要性,也突出了让儿童直接参与增强防灾意识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20日,“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民政部和联合国驻华系统协办。来自43个国家及联合国系统负责妇女事务和灾害管理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国会议员、高级别官员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的26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3,(9):14-15
201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我国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14.
宣勇 《中国减灾》2005,(10):18-19
联合国大会将2005年设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决定将今年的国际减灾日主题确定为"利用小额金融和保险网络增强抗灾能力."据了解,国际减灾战略将利用举办国际小额信贷年的特别时机,组织与小额信贷行业的对话,探讨此类工具应用到减灾和提高社区抗灾能力方面的可能性,在全世界、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推动小额信贷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作为今年国家"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5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  相似文献   

16.
鄂璠 《小康》2011,(10):78-81
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是"国际减灾日",2010年至2011年减灾日的主题是: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但是面对灾害的突然袭击,还有更多的城市和乡村没有做好准备,在灾害日频的时代,他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7.
徐娜 《中国减灾》2006,(11):14-15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学校的特殊性和脆弱性对校园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的10月11日是第17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在"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国内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减灾宣传活动,让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更加安全,让伤害不再来临。  相似文献   

18.
子荷 《中国减灾》2012,(9X):63-63
<正>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为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以下简称"国际减灾十年")。所谓"减轻自然灾害",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  相似文献   

19.
防灾是关键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出,综合减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国际减灾十年"也曾经提出过"防灾优于救助"的理念。如果我们把减灾分成防灾、抗灾、救灾三个部分的话,防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之所以如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5,(2):21-21
1994年日本横滨世界减灾大会1994年5月23—27日,联合国在日本横滨召开了世界减灾大会。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这次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代表团、各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科技界代表,共2000多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对“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以下简称“减灾十年”)进行中期审评,总结交流经验,制订今后的战略和行动计划。会议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协商,通过了最后文件,即“横滨声明”和“建立更安全世界的横滨战略”。这两个文件一致指出:近年来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