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忘年夜饭     
小文 《侨园》2014,(4):51-51
每当提起年夜饭,我的心情总不免无限的伤感,伤心的泪水一次次打湿我的脸颊,那过去的一幕幕又倒回眼前了.以前,我是一个只会跑回家吃饭的女人,而现在的情况已今非昔比了——  相似文献   

2.
秦友莲 《团结》2008,(6):18-19
海是神秘的,因为它收藏了人间太多的故事和思念。和所有的海相比.福建和台湾之间那弯弯海峡里的故事则是最美丽、凄婉和动人的。无数的秘密沉淀在它的臂弯里.随着海浪的轻拍渐渐化成祥和。人们在回忆中撒下泪水,在畅想中发出笑声。自1978年.特别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19日《新京报》刊发社论说道,这几天,举国上下在心系那些仍被埋在废墟下的玉树人的同时,也满含泪水地默念着一个香港义工的名字:黄福荣。黄福荣这样的义工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黄福荣震撼人心的故事之后,是一个令人尊重的群体。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反帝爱国运动,而是集爱国救亡、思想启蒙、文化革新和现代化启动于一身的一场民族觉醒运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实质,并不是完全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是反对定于一尊、限制和扼杀其他思想派别的文化专制主义,是高举科学、民主旗帜,冲破文化专制主义阻力,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民族文化复兴,这与国内那股"左"的思潮、"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并无共同之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旋律是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这与蔡元培在北大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一脉相承,互相衔接.  相似文献   

5.
我含着热泪走出放映厅。虽然我对焦裕禄的事迹还是比较熟悉的,而且这已是第三次看影片《焦裕禄》了,但依然止不住泪水潸潸。 记得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逾远而弥存”的人。兰考人镂骨铭心不忘他们的焦书记,这是对作为共产党员的焦裕禄的最高奖赏。  相似文献   

6.
海拉尔松     
龙东 《党政论坛》2010,(22):20-20
你不畏狂风骤雨,你不怕酷暑严寒,你牢牢地根植于那片神奇的土地,从不喧嚷。海拉尔松,你的性格就是海拉尔人的性格!你的精神就是海拉尔人的秉性!  相似文献   

7.
那天中午,电话铃响了,我拿起话筒,是一位女子的声音,很柔和,像是一个小姑娘。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叫宋飞,我在网上看过你写过一篇《宋飞为什么流泪》。"我有些惊异,宋飞是我国有名的二胡演奏家,两年前,我在电视上看到她痛陈艺术院校招生中不公正的现象,说到动情之处,禁不住泪水盈眶,很让我感动。我写了她说的那篇文章《宋飞为什么流泪》。两年前,宋飞为了两个和她素昧平生的孩子鸣不平。对于这样的艺术家,我从心里充满敬意。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2,(12):48-49
中国其实还有许多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就还是一个“跋足巨人”。这里不考虑那吸引世界的高端精神文化的发展,而只是考虑社会的“底线”。这里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底线生存”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是社会的“底线伦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远离祖国近两万公里的地球“底部”,在大多数读者还深感陌生的乔治岛上,四百多名中华儿女正在漫天飞雪中肃然伫立。他们的心,随着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而剧烈地跳动;他们泪水  相似文献   

10.
别人与自己     
当别人坚持自己的行为方式或喜好时,你说那是固执;当你这么做时,你说那是意志坚定。当别人不喜欢你的朋友时,你说那是偏见;  相似文献   

11.
冯远理 《各界》2011,(1):32-33
1959—1961年,那是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遗忘的年代。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有无数同胞坐下、睡倒后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我就出生在1961年的9月。说到那个时代,母亲总是辛酸地说,  相似文献   

12.
寒冬时节,记者来到焦裕禄精神发源地——河南兰考。行至106国道和310国道交叉口,远远就能看到巍然吃立的焦裕禄铜像——身姿清癯、目光深情、意气风发,让人想起五十多年前他领着群众战风沙、斗贫穷的共产党人风采。与之相映成辉,在当下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河南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践行焦裕禄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把“三股劲”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30年农村改革喻为一部写在黄土地上的史诗的话,那么它首先是一部自始至终闪耀着农民首创精神的光辉、并激活了民族伟大创造力的史诗;与此同时,这又是一部在农村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不断斩棘探路、摸索前行,交织着痛苦与喜悦、泪水与汗珠的史诗;而这样的史诗,因为当下中国农村仍面临的诸多未破解难题而远未书写完成,新的"关键词"正在酝酿并即将"破茧"。  相似文献   

14.
王新同 《侨园》2013,(11):16-18
<正>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他动情讲述了一位中国儿子55年跨越国界寻找哈萨克斯坦妈妈最终重逢的故事。没想到,此刻黎远康正坐在电视机前,当听到习主席提到自己和母亲时不由大吃一惊,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其背后隐藏着怎样一段生离死别、催人泪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起点     
张庆和 《民主》2015,(1):55
<正>旭日喷薄而出,那是光明的起点;山间响泉叮咚,那是浩荡的起点;婴儿呱呱坠地,那是人生的起点;新年钟声悠扬,那是新生活的起点。哦,起点!你是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鸟,蓊蓊郁郁的日子,正期待你的悦耳歌谣;你是刚刚绽蕾的花苞,芬芳馥郁的百花园,不嫉妒你的娇  相似文献   

16.
怀念母亲     
淮治  淮潼 《各界》2014,(9):25-30
1994年,大年初二,我们的母亲与世长辞了,那年她近80岁。2015年母亲诞辰100周年。母亲与我们生死相依,那日日夜夜已溢满在我们的心:20年了。梦里的母亲,使我们噙满泪水;我们要停下匆匆的脚步,无意人间烟火,只静静的与母亲相拥,享受那原以为永不分离的母亲和暖阳,听母亲轻轻的摇篮曲……。我们的母亲孙季玉,诞生于农历1915年腊月二十日、陕西省灞桥镇豁口村。母亲小时候,在家由外爷和舅舅教她习字,过了十岁时,家人才放心让她外出。  相似文献   

17.
荷洁 《民主》2013,(5):53-54,58
泪水与灾难 2013年4月20日 雨城翻动着四月的川曲 太阳唤醒春天的种子 8点02分 诡异着天崩地裂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7,(11)
正有一个节约用水的广告宣传画震撼人心,那就是人类如果不好好保护水源,将来地球上的最后两滴水就是人类的泪水。也曾有专家预言:未来的战争是水的战争。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难怪古人云:择水而居。上善若水。由此,去中国优质淡水最多的丹江口水库旅行,是我多年的愿望。一金秋的一天,我终于成行了。从武汉出发,驱车数小时,就到达丹江口市。丹江口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是丹江汇入汉江的地方,因此而得名。丹江口市号称中国的水都。来到这个水都,自然要看水。沿着汉江上行不远,就看到巍然矗立的丹江大坝。远远的,就听见大坝下面传来轰鸣声,一股凉气徐徐袭来,刚刚走得燥热的身子顿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14,(1)
<正>关于胡适,最大悬疑就是老先生的博士学位问题。余英时先生认为这是无中生有,是1920年左右梅光迪先生挑起的,由此看来,这应是哥大时先生酝酿文学改良和任叔永、梅光迪等先生论争留下的"隐患"。但不管怎么争论,关于他的学位论文却不可能存疑,那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1983年上海学林出版社印行中文版时译名为《先秦名学史》)。从这个名称,稍加一想,任何人即不难看出,不管我们后来给胡适加多少个头衔,胡适是从中国历史起步的,虽然中国传统文史哲不分,这个"史"还是构成了胡适存在的前提,胡适首先是个"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4,(19)
残疾女青年张海迪1993年4月2日在吉林大学通过论文答辩,获哲学硕士学位。她流着激动的泪水说:“今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如果有一天我不在这个世界上,我希望挂遗像的时候就挂今天的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