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首先是改革疲劳和改革精神的丧失。一个社会的变革动力来自于生存危机,1978年改革的背景是十年浩劫造成的社会危机和治理危机。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以短缺为主要特征的国民经济窘况基本上成为过去,影响多数民众的低层次生存危机不再构成改革的推动力。至于改革精神的丧失,正如朱学东所评论的那样:早年的改革者往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恶化,放大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轴心的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无论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为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国际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3.
县政改革已经成为学术和媒介场域的公共话语。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视角,考察了县政改革话语的由来以及学术场域关于县政改革的话语生产的逻辑。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近几年现实层面县域群体性事件所暴露的县域治理危机以及县域治理实践的分析,提出县域治理改革是中国改革下一步的关键点,而官民关系的重构是县政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0,(1):2-2
2010年,对于走出衰退、进入后危机调整的中国,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一个着眼长远、迫切需要重启新一轮改革的时间点,一个从主要是经济改革过渡到全面改革的时间点  相似文献   

5.
余龙达 《浙江人事》2009,(12):38-39
人事信访工作是人事部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的重要渠道,是为各类人才解决实际问题、排忧解难的重要途径,也是接受社会监督、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和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以及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点增多,人事人才工作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人事信访形势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6.
政府规模膨胀导致的廉价危机、效率危机、廉政危机、合法性危机是我国进行机构改革的主要动因。本文首先采用王玉明的政府规模理论对建国以后的我国政府规模状况作出了科学评价 ,然后分析了政府规模膨胀的原因 ,并指出控制政府规模膨胀 ,追寻合理政府规模的根本所在是建立有限政府。最后 ,笔者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建立有限政府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家取消农业税改革以来,过去农村社会广泛存在的治理性危机已逐渐转变为伦理性危机,即家庭伦理危机、公共伦理危机与环境伦理危机。从20世纪下半叶农业集体化时代以来的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即振兴宗族文化、组建农民组织与改变二元体制。  相似文献   

8.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继续凝聚改革共识,但从改革初期共识到当下改革共识的发展并非破裂后的重新凝聚,亦非原来改革共识流失后的进一步聚合,更不是以一种全新的共识取代旧的共识,更为恰当的解释应是改革共识的升级,即从初始形态改革共识升级为当代形态改革共识。改革初期的高度共识为经济改革启动提供了有利思想氛围与重要精神支撑,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逐渐面临危机与困境,难以支撑当下经济改革的继续深化和全方位改革的推进。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凝聚当代形态改革共识,应从内容布局、体制完善和路径方法等方面对初始形态改革共识加以升级。实现这种升级,需要从增强改革前瞻性和普惠性、理性认知中国国情和构建思想整合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9.
解决中国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现存的错综复杂的诸多问题,从源头上杜绝严重危机发生的可能,只能寄望于改革,这算是一个共识。但这个共识并不清晰,不同阶层、利益群体与观点人群都有各自的改革标准及期望,由此也造成了所谓改革"顶层设计"话语流行多年,真正可以称为"顶层设计"的政治改革及社会、经济改革均陷入停滞,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  相似文献   

10.
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扩张和超速发展,被认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后危机时代,美国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我国应积极借鉴美国现行的影子银行监管框架,吸收先进的立法经验,构建并完善我国的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国农村各地的乡镇政府普遍处在财政困境当中,因此,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村税费改革就面临落入“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中。面临着财政困境的乡镇政府在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征收税外规费的行为,这使得乡镇政府正在逐步演化为一种既脱离政权体系又脱离乡村社会基础的索取性组织,这意味着中国的乡镇治理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因此,走出这一危机的路径选择在于实现乡镇治理模式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2.
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先后进行了两次币制改革,第一次币改废除了银两,确立了银元本位制,第二次改革,又以管理通货制度取代了银元本位制。币制改革对于中国币制的现代化,对于缓和危机、稳定和发展经济;对于后来的抗日战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30年代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应给予足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沈孝泉 《时事报告》2012,(11):63-65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至今巳将近三年,这场危机持续发酵危及整个欧洲。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欧盟各国不断努力采取应对措施,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欧盟接连出手推出标本兼治的改革规划,对提振国际金融市场的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经受严峻考验的欧盟各国达成共识:继续推进欧洲一体化是欧盟化解危机和继续前进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4.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民营经济遭遇了30年来从未遇到的困境。发展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矛盾在这次危机巾也暴露无遗。问题引发反思,危机促进改革,浙江民营经济要转“危”为“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最根本的出路还是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来释放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发展的能量。  相似文献   

15.
与以往时代相比,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传统的警民关系发生了变迁,网络涉警舆情危机是这种变迁的外部表征。这就要求警务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符合历史的趋势走向。应对涉警舆情危机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制定规范标准,提高警务工作质效;规范警务公开,满足民众的知情诉求;建立涉警事件即时反应机制;建立政府与公安机关协调统一且刚性的涉警舆情危机应对机制;改进警务宣传解释工作,使民众诉求理性化;深化警务改革,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利率是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进入深化阶段,在此阶段,相关经济主体的核心利益受到冲击,中小银行存贷危机、债券市场不够完善、现行的存贷比等因紊制约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因此,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维护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积极推进银行经营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放松现行存贷比管制,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叶凤刚 《前沿》2007,(8):228-231
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先后进行了两次币制改革,第一次币改废除了银两,确立了银元本位制,第二次改革,又以管理通货制度取代了银元本位制.币制改革对于中国币制的现代化,对于缓和危机、稳定和发展经济;对于后来的抗日战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30年代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应给予足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社会的高考焦虑,还是大学的生源危机,其背后的根源都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格局基本未变。要化解高考焦虑和生源危机,必须推动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加快了本国金融监管改革的进程,推出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立法措施。为了更好地解读美国为化解金融危机所颁布的各项法案,有必要对其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历次改革进行回顾与评析,从而更加系统深入地理解美国金融监管的立法体系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20.
危机迫使我们要加快改革,使我们的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我们社会阶段特征突出的前提下,发展方式的转型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的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