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教育中应该加强以专业实习为主的实践性教育。但传统的专业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法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法科学生专业实习模式的反思,提出了实习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刘思源 《法制与社会》2013,(11):186+192
本文是作者作为社工专业实习生在上海市X医院社工部实习时对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断裂问题的思考。在X医院的实习中发现,尽管经过数年的发展,医院的社会工作实务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但是,各项社工部组织的活动存在缺乏理论的指导或是对理论的应用有偏差的问题。本文以X医院社工部为例,展示了目前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理论与实践断裂的现状,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纠纷,目前我国缺乏法律规定,影响了这类纠纷的及时解决。从探寻实习学生的身份着手,探讨学校、实习单位与实习学生的法律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学校、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义务,以确定学校、实习单位的责任承担,解决我国对实习学生保护上的乏力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陈珺珺 《法制与社会》2011,(12):238-239
高校法学专业校外实习是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达到法律教育目标的必要方法。但在实际运作中校外实习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选择合理的实习模式、加强实习指导、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交流、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5.
孙连京 《法制与经济》2008,(18):121-122,127
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纠纷,目前我国缺乏法律规定,影响了这类纠纷的及时解决。从探寻实习学生的身份着手,探讨学校、实习单位与实习学生的法律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学校、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义务,以确定学校、实习单位的责任承担,解决我国对实习学生保护上的乏力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法学专业实习是法学教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分析案例,解决案件的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从师范专业转为非师范专业后积极创建法学专业实习基地,探索了一种有效的"基地教学"专业实习模式,推动了学校产教结合,在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高校学生实习过程中相关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比较研究了对实习学生采取劳务法律关系保护、雇佣法律关系保护存在的不足,进而对高校实习学生采取劳动法保护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最后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牟文义 《法制与社会》2010,(25):227-228
法学专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法学本科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实习方式而言,主要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当前法学本科专业实习存在的对实习重视不够,缺少固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安排困难,分散实习监管失控、实习有名无实等主要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指出要提高专业实习的质量,必须在现有实习方式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实习方式,开创性地运用单独、不定期实习和委托实习两种方式来弥补现有法学专业实习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顶岗实习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顶岗实习现行立法存在的诸多缺陷是导致顶岗实习出现诸多不和谐现象的原因之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值得我国借鉴.从准确界定顶岗实习基础法律关系的性质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完善我国顶岗实习的相关立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彭海 《法制与社会》2014,(2):222-223,243
大学生的实习是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但现实中,大学实习期间的法律身份认定模糊,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屡屡受到侵犯。本文从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身份认定着手,剖析大学生实习权的具体内涵,分析大学生实习权益受侵犯的原因,并以此提出构建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的机制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徐芳  胡丽云 《法制与社会》2011,(24):182-183
由于大学生实习专门立法不足以及现有其他法律适用困难,我国大学生实习权益频受侵害.为此,应该完善保障我国大学生实习权益的法律制度,包括:出台实习专门立法,完善实习法律体系;实行实习协议制度,明确权利义务;运用多种途径,完善实习权益救济制度;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合理的激励、约束和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2.
法学专业实习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法学本科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法学本科教育专业实习日益严重的形式化倾向,有必要反思法学专业实习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法学专业实习模式的创新。本文以全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思想,在比较借鉴世界各国法学实践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法学教育实际及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分析了在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培养职业人才方面应发挥的作用;并呼吁校企双方应通过资源互补共享、积极合作,采用高职院校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方法实现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刘君 《政法学刊》2014,(3):36-39
教学实习是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实习单位是由学校安排还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目的不是获取报酬而在于获得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高校大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并未成立事实劳动关系。与所在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关系中高校大学生处于弱者地位,其实习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应当完善大学生实习劳动法律规范,加强高校教育管理,扩大强制性社会保险范围,构建大学生实习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提前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实习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实习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力是积极的.但在实践中,实习生作为劳动力市场的庞大主体,在实习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法律问题和纠纷.故应对大学生实习的法律关系的实质应当予以解析,进而切实保护他们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法学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入手,认为导致不理想实习现状的原因是实习安排欠合理;实习过程监督不力;实习结果评价不科学.建议合理安排实习方式、时间、地点;安排实习任务注意“四个结合”;建立学院与实习单位协调管理机制;开展科学监督;构建对实习结果的科学评价体系;推行学院方与实习单位共同评价制.  相似文献   

17.
实习教学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实习教学体制巳不能适应目前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对职业院校实习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宜 《中国司法》2007,(2):43-46
实习是成为律师必备的要件,有效的实习律师培训制度对于保障律师的称职性不可或缺。现行的实习律师培训制度存在诸多不足,文章认为应从由律师协会统一安排实习律师的培训、实习费用由律师协会和实习律师个人按比例分担,将接受和管理实习人员作为对律师事务所、律师进行年检考核的一项内容,适当限制新律师的流动,或者延长实习律师的实习期限等方面完善实习律师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9.
核心提示:每年暑期是大学生实习的高峰期,谢伟平离奇坠楼身亡的案例警醒我们:对离校实习的学生,学校、实习单位都应给予更多关爱,而学生本人也要注重实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这表明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医疗领域的实践已成必然。为了在我国更好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本文试图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作一简单探讨,指出在我国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者主要承担协调者、心理支持者、社会支援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