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5)
鱼图像和鸟图像都是中国的传统图像之一,由于其拥有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们认为是天地的象征。这两种图像除了单独运用到各种器物上,鱼鸟图像的组合也成为独特的"风景"。鱼鸟图像组合的不同形式,出现在不同器物上,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本文以鱼鸟图像组合变化为依据,来探究鱼鸟图像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多意象的含义都不是单一的,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时空范畴和意象组合中表示着不同的意义,蕴涵着不同的韵致,而每一具体的意象几乎都具有各自的构成与渊源,形成缤纷多彩的意象世界。鸟作为一种意象常常出现在宋人的词中,成为宋词的一大特色。鸟既带有自然物的特征,又融入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向读者传递着丰富的信息。鸟意象,尤其是鸳鸯双鸟抒发了相思爱慕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3.
落网之鸟     
于康 《党政论坛》2012,(12):64-64
有一个猎人,在湖沼旁张网捕鸟。不久,很多鸟都飞入了网中,猎人非常高兴,赶快收网预备把鸟抓出来。没想到鸟的力气很大,反而带着网子一起飞走了,猎人只好跟在网后拼命追赶。  相似文献   

4.
著名航海家库克船长率船队到达大西洋中央时,看到一个奇怪现象:海面上空出现了一个庞大鸟群,数以万计的海鸟在天空中久久盘旋,并不断发出震耳欲聋的鸣叫。更奇怪的是,许多鸟在耗尽全部体力后,义无返顾地投入茫茫大海。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3)
虎座鸟架鼓是战国时期楚墓中出土一类造型独特的漆器,至今发现40余件。关于虎座鸟架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虎坐飞鸟是否同属一类事物、虎座鸟形象的象征意义以及其用途等问题的探讨上。拟就总结虎座鸟架鼓至今的研究成果,将各家之言做一概括梳理。  相似文献   

6.
史星文 《各界》2014,(7):F0003-F0003
窗在四楼。窗外是一片疏林。疏林有松、枇杷、樱桃、红叶李、银杏、皂角、国槐和青竹。疏林是鸟的栖息地,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鸟:有时是一群一群的鸟在空中长久盘旋,突然就落入疏林里,叽叽喳喳的,像是召开鸟的大会:有时是三五只,像朋友小聚,抑或是温馨的家庭生活:有时是一对儿,从亲呢的神态看像是正在热恋:有时就独独剩下一只,站在枝头鸣叫或伏着枝头打瞌睡。  相似文献   

7.
括囊 《党政论坛》2009,(12):44-44
在非洲和南亚一带,生活着一种叫狞猫的动物,它们身手十分矫健又极善跳跃,能跳起好几英尺高捕捉刚起飞的小鸟。特别是有个地方的狞猫,为了能捕获更多的鸟类,还常把自己装扮成麝的样子。因为那儿有种鸟主要靠吃麝身上的虱子为生,跟麝长得有几分相似的狞猫,便模仿麝的样子低头吃草,还将麝的粪便涂在自己的身上,等鸟寻着麝的气味来吃虱子时,狞猫便突然跃起将鸟捕住。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庄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及和谐追求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庄子的"以鸟养养鸟"思想启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不要把自我与他人对立起来,二者本质上是共生关系.庄子认为,人与人相处不要"以我为尊",也就是要放弃"以己养养鸟"的出发点.庄子要求人们与人交往,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相似文献   

9.
朱春学 《党政论坛》2011,(16):41-41
著名航海家库克船长率船队到达大西洋中央时,看到一个奇怪现象:海面上空出现了一个庞大鸟群,数以万计的海鸟在天空中久久盘旋,并不断发出震耳欲聋的呜叫。更奇怪的是,许多鸟在耗尽全部体力后,义无返顾地投入茫茫大海。原来,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个小岛。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们来说,  相似文献   

10.
豪华垃圾     
方家云,察大至一国,小至一家的生活质量,看其生活垃圾即可。而察一地贫富分化如何,则数一数鸟的栖息密度即可。鸟栖息密度大的区域,富裕程度必高。因为有充足而高品质的生活垃圾作为鸟的食物来源。作为有严格的统  相似文献   

11.
东方鸣 《侨园》2001,(1):36-38
辽西地区的义县、北票、朝阳、凌源等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多少年来一直属于贫困地区。近年来,这些贫困地区却陆续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被世界学术界誉为“辽西古生物化石宝库”。“宝库”给辽西地区带来了荣耀,然而,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宝库”中的宝物被盗挖和走私严重,化石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又给荣耀的光环抹上了深深的悲哀。发现古生物化石惊天下 1987年夏季一天雨后,朝阳县胜利乡农民阎志友在村附近的北山坡上捡到了一块鸟化石,他懵懵懂懂地感到,该化石一定很有价值,于是带它上北京献给了北京自然博物馆。1992年,自然博物馆的姚成刚教授与人合作在美国《科学》发表文章将这个鸟命名为三塔中国鸟。这是关于辽西鸟化石最早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烛邹三罪     
[原文]景公好弋(音 yi,打鸟,捕鸟),使烛邹(人名)主(管)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  相似文献   

13.
李慧 《学理论》2009,(32):131-131
方介堪在二十世纪印坛享有盛名,擅金石书画,而金石尤为之冠,且以鸟虫印著称于世,创“方氏鸟虫”,誉为现代第一。与国画大师张大千并名,有“张画方印”之誉。  相似文献   

14.
在南非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叫蜜獾的动物.它居住在自己挖掘的洞穴里。与此同时.洞穴的旁边也生活着一种叫指蜜鸟的小鸟。早先的时候,指蜜鸟把巢安在树上,但由于不断地受到天敌的攻击.后来它就索性把巢安在离它不远处的蜜獾的洞穴里。起初.蜜獾并不甘心自己的地盘被占,双方也展开了一些斗争。可斗来斗去,指蜜鸟最终还是入住在了蜜獾的地下洞穴.蜜獾也就只好忍气退让。  相似文献   

15.
对鸟托邦的追寻,离不开对一个包容万有的鸟托邦世界的探询.鸟托邦世界是充满奥秘、复杂多样的.在一个多元主义的视阈范围内,乌托邦世界是各种样态的鸟托邦类型的集合.作为想象与描述的概念形态,是一个时空的乌托邦;作为不同向度的可能,是一个玄思的乌托邦;作为基于愿景的存在,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作为内在悲怆的忧郁感,是一个虚无的乌托邦;作为对祛魅世界的解答,是一个完善的乌托邦;作为立足自由的精神澄明,是一个自足的乌托邦;作为普世主义的范本,是一个终极的乌托邦;作为信仰轨迹的意义所在,是一个运动的乌托邦;作为意在超越的未竞之业,是一个健全的乌托邦;作为返归现实的心灵摆渡,是一个救赎的乌托邦.这种寻思的历数,其实也正是对乌托邦存在可能性的追问.  相似文献   

16.
张锦贻 《党政论坛》2013,(24):59-59
西北边境的鸟湖 西北边境有个大湖。由于路远,到那里去的人很少,倒显得格外的清净和幽静。  相似文献   

17.
洁净的光华     
王晖 《瞭望》1984,(46)
长白五月的清晨。淡淡的薄雾象轻纱般张挂在原始森林中。一位戴眼镜的中国人正陪着一个外国考察团在密林中徐徐前行。 “诸位先生,长白山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据目前所知,仅鸟类就有二百多种。在这二百多种鸟类中,有百分之八十的鸟是食虫鸟,如大杜鹃、柳莺、黄鹂——”他就长白山鸟类的栖息环境、食性特征、繁殖生态向美国哈里斯鸟类学会的同行们作了详尽的介绍。美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区互助农业兴起。它源自日益严峻的整体性社会危机与农业内在的"多功能性"。随着生态危机与现代城市诸多困境的出现,农业内外各种"鸟托邦"与"发展幻象裂隙"逐步得以显现,进而引发相对于"产业化"的"社会化"农业之兴起。故其既非偶然个案,同时其内涵张力也非个体层次的困难,而是源自"无限地球"的思维前提及影响深远的"农业产业化"的利益限定。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企业广大员工的学习力和创新力,创建学习型组织?不妨通过几个故事来说明。随想一:向“麻雀”学习,提高企业“整体能力”。近来读到一则麻雀和红襟鸟的故事,颇受启发。20世纪30年代,英国送奶公司送到订户门口的牛奶,既不用盖子也不封口,因此,麻雀和红襟鸟可以很容易地喝到凝固在奶瓶上层的奶油皮。后来,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锡箔纸封起来,以防止鸟儿偷食。没想到,20年后,英国的麻雀都学会了用嘴把奶瓶上的锡箔纸啄开,继续吃它们喜爱的奶油皮。然而同样是20年,红襟鸟却一直没学会这种方法,自然也就没有美味的奶油皮可吃了。这种现象引起…  相似文献   

20.
鼠年话鼠     
陆浚滇 《学理论》2008,(1):66-66
在十二生肖中,鼠居首位。在我国。除耗子的别称外,还有子神、社君、夜磨子、家鹿、耗虫、李太夫等。《山海经》中有“状如鼠而鸟翼”的寓鸟,有“状如兔而鼠首”的飞鼠等。除寓鸟可能有蝙蝠的依据外,能“以其背飞”的飞鼠就完全是想象的产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