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朝核问题持续恶化,对东北亚安全局势产生严重影响。如何打破朝核问题僵局、如何应对朝鲜拥核的事实等一系列问题前所未有地摆在了国际社会面前。面对新形势下的朝核问题,无论是管控朝核危机还是逐步但坚定地寻求恢复政治与外交解决朝核问题这一唯一正确选择,都需要开展务实、积极的大国合作。近年来,朝核问题出现了显著恶化的趋势。朝鲜加速核能力开发的现实与国际社会追求和实现朝核  相似文献   

2.
第四次朝鲜核试验后,朝韩关系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但要维护朝鲜半岛和平,改善朝韩关系是必经之路。当前要改善朝韩关系,需双方做出"破格"举措。从影响国家关系的关键因素考察,实力优势方韩国需更积极地推动南北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对方的根本利益,以长期稳定的战略推动南北关系改善,同时要逐渐淡化"安保离不开美国"的固有认识,提高本国的自主性,不能把朝核问题与朝韩关系过度关联在一起,更不应出现既要求"改善关系"、又要求"吞并统一"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朝鲜半岛核问题是当前中国周边安全最紧迫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国际社会在朝核问题上作出了诸多努力,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产生预期效果。朝核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冷战因素和现实因素,要有效应对就必须对朝核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找出问题的根源。朝核问题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最初的无核化和防扩散问题,东北亚地区安全框架的结构性矛盾是其根源所在,具体表现在以大国博弈和朝韩对抗这两对结构性矛盾为核心的多方、多层次利益纠葛的持续发展。朝核问题的本质是安全问题,而非大国博弈的砝码。因此,如何在认清东北亚地区安全框架的结构性矛盾基础上有效应对大国博弈和朝韩对抗、构建朝鲜半岛和平体制,成为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最终通过《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鲜半岛南北峰会达成《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创设东北亚安全机制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而目前有关各方正积极准备有关朝鲜半岛停战机制的四方部长会议,以及六方会谈外长会议,也都包含这一方面的考虑。但如何设计东北亚安全机制,六方会谈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关系是什么,等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思考,未来的道路仍很漫长。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美国朝鲜政策特使博斯沃思访朝并与朝鲜官员展开了一系列会谈,双方在重开六方会谈的必要性和履行《共同声明》的重要性方面达成较多共识。2010年1月11日,朝鲜表示愿意在六方会谈框架内与《朝鲜停战协定》当事国商讨签订和平协议问题。朝核问题的解决似乎再现曙光。  相似文献   

6.
朝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真是来之不易.中方遵循"和为贵"的古训,进行了频繁、紧张的调解活动,展示了中国特有的外交风格.也许可以说,这也为我国"和平崛起"作了一个小小的注脚.  相似文献   

7.
核武器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重要因素。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一之后,各大国争相研制核武器、发展自身核力量,并将其视为自身实力的象征和树立国际地位的工具。在冷战时期,关苏两国通过核竞赛来相互威慑对方。冷战结束后,核武器的影响力丝毫没有减弱。如今伊核、朝核问题无不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成为地区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通过多轮六方会谈,朝核问题终于在今年取得了重大进展,朝鲜于6月27日炸毁了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冷却塔,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今天,防扩散和核裁军才是人心所向,远离战争才是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今天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大中亚倡议"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由国际和平研究所于2012年初启动,得到瑞典外交部的支持。这一项目旨在从地区视角审视阿富汗过渡时期的稳定与安全,特别是帮助其邻国找到合适的方式,使之在构建阿富汗和平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此前,国际和平研究所与巴基斯坦、伊朗和中亚国家的合作伙伴举办过有关该项目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近一个时期以来,巴尔干局势渐趋稳定,各国求和平、图发展渐成主流,地区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0.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在全球经济合作、大国关系构建、地区热点问题解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无论是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一系列推动亚太区域和全球发展的讲话,还是促进南海问题妥善解决的"双轨思路";无论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还是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无论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双轨并进、双暂停方案,还是处理缅甸罗兴亚人危机的"三阶段"措施,都体现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方案和彰显中国气派的实施路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为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与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1.
周瑾艳 《国际展望》2016,(6):93-109
中国和英国围绕非洲和平安全事务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都在明显上升,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中英在非洲安全理念趋同和安全利益交叉,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非洲和平安全事务,非洲2063年愿景对和平与安全及全球伙伴关系的渴求,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启。但英国发展政策的安全化趋势,非洲对中英安全合作的疑虑及中英自身政策路径依赖都在阻碍这一合作的深化。因此,推进中非在非洲的和平安全合作的关键在于双方能否在共识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管控分歧,推动中国的非洲和平与安全合作计划与英国海外稳定战略的对接,建立多层次的安全合作机制。构建中英非和平安全对话机制、从发展源头预防和应对冲突、增强非传统安全合作等是中英非和平安全合作的潜在领域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四分之一个世纪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无可置疑地向全世界昭示:中国选择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言之凿凿,名副其实。这就是:在安全、稳定的条件下加速社会经济变革与发展,为此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本着崇高的以人为本的和平目的,造福于中华民族,同时造福于全人类;采取和平的方式并经过和平的途径,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彼岸;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人类共同繁荣与进步,亦即我国几代领导人倡导的“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选择和平发展道路,乃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饱经忧患的中国讲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安全的状态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美关系所决定的。两国究竟以什么方式来处理各自的安全关注,以及如何在相互难以避免的潜在战略戒备与防范中依然保持合作,是稳定和发展东亚安全秩序的关键。东亚地区安全依然存在着诸多因素的困扰,例如,朝核问题与依然没有达成的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14.
六方会谈:“朝核问题”还是“朝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朝核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政治和外交解决,六方会谈机制是公认的能够外交和政治解决朝核危机的最佳方式。然而,即便是经过2005年7月26日-8月7日的第四轮六方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景依然不明朗,关键原因之一是,参与六方会谈的各方在谈判中对究竟是要解决“朝核问题”还是解决“朝鲜问题”,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未来朝核问题的任何突破性进展,应该采取将“朝核问题”与“朝鲜问题”结合起来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团自2013年建立后,推动马里国家和平进程不断前行,取得了不少成绩。联合国马里维和行动旨在帮助马里人民重获稳定与和平,并不承担任何直接的反恐任务。不过,鉴于马里的安全现状与发展形势,要想让其和平进程最终实现,恐怖势力和极端组织是联马团必须应对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和实践,既有"非战、非武装、非暴力"的内容,也有与"和平""和平状态"等不加区别地使用的形态,在珍视和平的同时也可能有未能直面日本战争责任的一面。战后日本和平运动的指导思想并不仅限于"非战、非武装、非暴力"意义上的"和平主义",在和平运动的不同时期,"和平主义"分别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立宪主义等思潮相关联。近年来,日本政界保守势力宣扬"积极的和平主义",各代表人物的主张有所区别,但都已走到"和平主义"的反面。与此同时,日本民众中存在着与政府截然不同的"积极的和平主义"。作为可能遏制政界保守势力的力量,当前日本的和平主义与和平运动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在美日韩三边关系中,美国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日韩关系的脆弱与不确定性,以及美日韩三国在处理与应对外部危机时出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等因素影响,事实上三边关系并不如美国所希望的那样和谐与稳定。近期,东北亚局势由于朝鲜进行核试验与发射卫星而显得愈发复杂多变、扑朔迷离。面对朝核问题的新一轮危机,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日本与韩国以及与日韩两国都分别保持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的国际安全形势有十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一是美伊争端的不断升温突出;二是美俄的大国矛盾突出;三是气候变暖问题突出;四是海洋、太空和电磁领域等新的战略空间的竞争和争夺突出;五是朝核问题和平解决的进程突出;六是“台独”势力挑战台海和平的冒险性突出;七是发展中的新兴力量进一步壮大的趋势突出;八是各国加大军事投入、增强军力的动向突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保持总体和平、局部紧张的基本态势,但是各类非传统安全挑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冲击着国际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55周年,两国领导人在互致贺电中对两国关系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巴建交55年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两国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