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n January of 2007, China knocked one of its weather satellites out of orbit, and threw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to panic. Some figured the satellite-killer test was the harbinger of a future war in space that could cripple a technology-dependent United States military. This viewpoint examines the possibilities of a Chinese assault on American satellites.  相似文献   

2.
Eligar Sadeh 《Astropolitics》2013,11(3):305-318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evolution of access to space from its beginnings as an idea to its implementation as a usable technology. This evolution takes place through the policy process that encompasses agenda setting, form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change. Agenda-setting is where the idea for access to space emerges. Formulation concerns the concepts and policies that then allow for implementation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generates specific outcomes. These outcomes are initially characterized by rapi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llowed by a steady state of development.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is one of how access to space became wedded to national security. Changes occur as commerce and economics begin to play a role in access to space. The policy process evolves through the actions of the pertinent actors. An examina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pertinent actors interpreted,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the idea and technology of access to space is discussed. The interactions among actors take place on the basis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al and technical decisions that actors make in regard to access to space.  相似文献   

3.
赵茂林 《理论探索》2006,3(5):32-3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信念在新时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面向时代的一次新总结和新发展。它所包含的内容,源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源自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伟大实践,既体现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它将道德信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时代性融为一体,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发展观与人类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萃萍 《理论探索》2007,1(6):29-32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联系社会建设实践,而且要把发展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人类理性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入认识和探究传统理性主义发展观的困境和出路,从而达到科学发展观与健全理性的统一,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在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健全理性的统一中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5.
赵剑民 《理论探索》2007,1(3):19-22
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又是指导发展的方法论。研究、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对于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这里把它概括为“七论”,即人本论、发展论、和谐论、特色论、兼顾论、协调论和规律论。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丰硕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彩  刘孝林 《理论探索》2006,4(6):17-20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思想,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发展的目标指向;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思想,修正和完善了发展的原则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充实和创新了发展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丰富和完善了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张伟 《理论探索》2005,1(6):17-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社会价值导向、思维方式的创新,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旨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理论探索》2006,3(4):20-22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和创新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当代世界发展观的有效整合与超越,同时它还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0.
独立性、封闭性、落后性是传统农村与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只有逐步改变传统农村和农村经济所固有的上述特征,不断调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经济社会分割格局,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克服作为各自独立的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所必然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并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城乡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以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理念来谋划社会发展,它从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来提升着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科学发展观注重丰富世俗化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从而使人们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及其战略思维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业周 《理论探索》2006,20(6):21-2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发展现代转型的标志和契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维方式层面对发展进行总体性反思,从而规范和导引发展。战略思维契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特质和发展要求,成为规划当代中国发展的主导思维范式和解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核心,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背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载体,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建设都要体现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张缨 《理论探索》2006,(1):17-1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它消除了传统发展观中经济和文化的对立,体现了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同时,为文化建设增添了丰富和深刻的内涵。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紧迫性、创新性等显著特点。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吕波 《理论导刊》2005,(9):43-45
我国西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加快西北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回顾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即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以能源开发为推动力,大力发展亚欧大陆桥中心城市,加强西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Local governments tend to keep large amounts of slack financial resources to hedge against risk and uncertainty. To date, there has been little empirical research on whether those slack holdings are inadequate, adequate, or perhaps excessive relative to those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I address this gap in current research by using credit quality as a criterion to consider “optimal” slack resource levels. I find that for a national sample of local governments, slack resources’ effect on credit quality is statistically but not substantively significant. Having some rather than no slack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receiving a more desirable rating by 5–9 percent, but large slack holdings have little if any additional effect. 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work on slack resources, and for debt management broadly.  相似文献   

17.
谢华  罗苹 《理论探索》2006,(2):16-17
我们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实践的启示,总结探索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将发展思想概括为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21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具有创新品质、科学品质和系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针,对它的全面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结合自身情况来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哲学社会研究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如何总结好“十五”时期的经验,谋划好未来五年的发展,是中央今年以来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8月下旬在河南、江西、湖北考察时明确指出,确定“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首先要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更好地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而奋斗。10月份,中央召开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