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人士黄炎培先生1945年7月访问延安时,与毛主席有一段关于“周期率”问题的对话。黄老先生的观点是,“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所以黄老真诚地希望中共诸君能“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当时毛泽东同志回答  相似文献   

2.
运起荣 《天津人大》2004,(12):34-35
1945年6月,黄炎培先生作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了延安.在他即将离开的时候,对毛泽东同志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同志当时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要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要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3.
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曾与毛泽东讨论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周期率问题。他说,历朝历代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然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放松了,控制力也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跳不出这种由盛而衰的周期率。他尖锐地问毛泽东,中共诸君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吗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  相似文献   

4.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和毛泽东谈话时,提出了“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并希望中国共产党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问题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过时,相反,却因现实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变而发人深省。中国共  相似文献   

5.
闻羽 《今日中国论坛》2008,(11):110-111
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至今已逾一个“甲子”了。当年刚开过中共“七大”,毛泽东很有把握,当面快速应对黄提出的中国历史上“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问题:“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6.
顾伯冲 《人民论坛》2022,(21):48-50
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思考特别是执政后致力回答和解决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揭示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我们党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和时代价值。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7.
一、充分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关键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句话是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历代统治者由兴至衰再至灭亡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当时就强调,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一条叫做“民主”的新路,能够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五十年历史也充分验证了这样的道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我党执政五十余年历史充分验证的道理。每个共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促成党内民主的原动力,而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又与党员正常行使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确认的民主权利紧密联系,这是党内民主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人士黄炎培1945年访问延安在同毛主席的交谈中对中国历史上“兴勃亡忽”的历史现象进行了哲学归纳,准确地定义为“历史周期率”。从此,这一人类社会历史的普遍性命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研究历史周期率发生的根源,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途径便成了人们研究的焦点所在。当前许多学者在研究历史周期率发生作用的原因时,用了较多的笔墨来说明腐败与周期率的关系,毫无疑义,这是必要的、正确的,因为腐败是周期率发生的驱动器,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它的导火索,但周期率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周期性的变奏,它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和冷?、褚辅成、章伯钧、左舜生、博斯年等六位国民参政员,应毛泽东主席之邀,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和冷?到他家作客。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大凡初时  相似文献   

10.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主张民主监督。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问毛泽东:历史上许多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形成了一种周期率,共产党执政后有没有跳出这个周期率支配的新路?毛泽东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邓小平在1987年10月13日的一次谈话中就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这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民主监督。胡锦涛强调,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7月3日中国新闻网《胡锦涛:完善和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对权力监督》)相信随着党内民主监督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也会加快其步伐;在奔小康的征程上,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重大命题,这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庄重宣示。这不由使人回想起历史的声音、历史的启示。多年来,党内外人们对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总是津津乐道,对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如何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之问念念不忘,当然,对毛泽东充满自信的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相似文献   

12.
李文海 《传承》2012,(7):79-79
清王朝为什么无法跳出“兴亡周期率”呢?根本原因是由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决定的。毛泽东同志在讲到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新路”时,强调的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相似文献   

13.
朴郎尉 《创造》2009,(1):68-69
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的周期率问题时曾这样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14.
1945年,延安。黄炎培与毛泽东探讨:中国共产党能否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朝历代“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新路,就是民主。中国共产党人用实践证明:这条新路,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荆楚儿女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前进,踏出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历史的跨越,从“海选”说起 2002年9月前后,大规模的“海选”相继  相似文献   

15.
吴科发  黄慧君 《前沿》2006,2(10):22-24
半个世纪前,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讨论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课题.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要跳出这一历史周期率需走民主监督之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完善的民主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保持长期执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著者在该书《叙说》中写道:“这里的所谓‘小历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性的、地方性的历史,也是那些‘常态的’历史: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喜怒哀乐的历史,社会惯制的历史。这里的所谓大历史,就是那些全局性的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等等。”“以往我们的传统史学多对后者进行研究,本身没有多大问题,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问题出在人们用某种绝对化的、单一化的宏大叙事模式去研究这些问题,抽去了这个‘大历史’的生活基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生活基础还给‘大历史’,这个生活基础就是我们所谓的‘小历史’。这个‘归还’的工作一旦结束,大小历史的区分也许就不再需要了,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就像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那样。”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管党治党重大论断。自我革命成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第二个答案有着深刻的逻辑机理。从历史脉络之维看,第一个答案与第二个答案呈现出递进式演进轨迹并具有深刻内在逻辑。从追本溯源之维看,其奠基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承继于中华民族注重内省与革新的精神基因,赓续于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百年探索的宝贵经验,指向于应对“四大考验”与化解“四种危险”。从现实指向之维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遵循,增强“四个自我”能力是核心要义,全面从严治党是必由之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有力抓手。从实践要求之维看,新时代新征程上,纵深推进自我革命,亟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充分发挥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 ,对于保证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国家权力监督的必要性1945年7月 ,毛泽东针对黄炎培希望中共能找到一条跳出历代政权“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周期率的新路 ,指出 :“我们已经找到了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新路 ,那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民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此言 ,是毛泽东对“国家权力必须接受监督、制约”这一从古至今人类政治思想成果和治国经验的肯定认可 ,又是对民主监督是国家政权稳固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曾与毛泽东讨论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周期率问题.他说,历朝历代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然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放松了,控制力也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跳不出这种由盛而衰的周期率.他尖锐地问毛泽东,中共诸君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吗?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中外人士访延纪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48页)毛泽东的回答不仅是他个人的观点,而是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革命时作出的政治承诺和自身向往的牢固信念--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一种长久的、稳定的、法治化的政治体制.为了这一信念,中国共产党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党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论域在新时代镜像下的最新阐析,体现党的自我革命附于永葆马克思主义革命血脉的理论逻辑、契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历史逻辑、基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逻辑。透过党的自我革命所焕发出的精神引领力、组织联通力、内生驱动力和人民支撑力,互为映现、熠熠生辉,含摄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生发张力。沿循以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培育党的反腐导向意识等四个方面的实践进路,必能解构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意涵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