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金香 《学理论》2012,(23):162-163
广电总局限制穿越剧宫斗戏播放的规定引起很大反响,古装剧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古装剧大受追捧,看点无疑是盛装的古代美人,如梦幻般水墨菡萏的画面,以及其中山盟海誓生死相依的爱情。所以大胆提出古装剧之美—美在意象,并由此提出古装剧需要改善之处:遵循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的原则;意象的营造应重"神";"以形写神"要有"真意"。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精神之所以能够与西方悲剧艺术发生密切联系是以它自身所具有的悲剧性为基础的.不同时期基督教精神对悲剧艺术的影响力不同,悲剧对基督教精神的态度也不同.现代西方的悲剧艺术表现出对现实的怀疑和否定的情绪.现代悲剧艺术把上帝变成了人类认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世界的途径,一方面通过象征的手法用基督教意象表现对现实的困惑和批判;另一方面把基督教意象作为原型,用现实材料建构现代基督教精神.  相似文献   

3.
唐勇力 《民主》2014,(4):28-28
<正>艺术审美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元素,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将是永远的教育活动。艺术审美教育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人具有了高雅的艺术审美能力,就会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形式,什么是美的环境,什么是美的精神,这将大大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和幸  相似文献   

4.
蒋泥 《各界》2011,(5):88-89
我写过老舍先生的传记,也写过沈从文先生的传记,今天来看,遗憾不少,漏过许多重要的情节或细节。尤其是从文先生的“情史”。他曾对一位作家说:“打猎要打狮子,摘要摘天上的星星,追求要追漂亮的女人。”这和贝多芬、歌德等文艺家的心理一致——天才们在创造至美艺术的同时,生活中理当要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美的景物尚且能够深深打动他们,何况是带着灵气的、“解语”的异性呢?  相似文献   

5.
高美玲 《学理论》2012,(23):253-254
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幼儿园的艺术活动能够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而唱歌更是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故事法、表演法、游戏法、前置法、图画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音乐技能和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缪雅琴 《学理论》2009,(5):187-188
根据有关意境的理论论述。结合《诗经&#183;国风》中的有关诗篇来探讨风诗中的意境美。优美的意境主要是以“以实写虚、虚实结合”,“以景写情、情景交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等手法创造出来的。这些写作技巧和经验对当今的文艺创作仍有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炮”不是本名,亦非艺名,很难把这样的名字与美和艺术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见到他时,更感到无法将这位黝黑、粗糙,眼光中还不时流露出几份楞楞神情的湘西汉子与美和艺术挂钩了。可他确是那位被《当代中国》丛书《工艺美术》卷称为著名民间艺人的刘大炮;确是那位被中央美院用大红色聘书堂堂皇皇请去讲授印染工艺的刘大炮。  相似文献   

8.
刘梅思 《各界》2009,18(12)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词坛的大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女文学家.尽管历代对其词作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颇有争议,但对其词作的艺术成就,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那么,李词的艺术特色,除了历代论者所公认的"婉约"特征,另外究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试图以自己的眼光,结合其具体作品,从两个方面就此问题做一些简要的分析:一运用自如的白描手法;二独具特色的优美意境.既有形象上的美,又有绘画上的美;既有音乐的美,又有含蓄性的美.  相似文献   

9.
刘荣 《各界》2008,(11)
师范类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现,作为教者应以1.以美带情,以情带美2.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来训练学生的舞蹈情感3.从舞蹈欣赏中激发学生的舞蹈情感等几方面来启发、开导学生,使其真正了解舞蹈情感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刘巍 《学理论》2010,(19):184-184
宗教与艺术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艺术无疑是宗教与艺术区分及联系的枢纽。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实现了真善美有机统一的生态世界观与方法论。它的"真"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科学性与合客观性,表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生态观为指引,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作出了高度凝练与阐发;它的"善"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人民性、合生态理性与合发展理性,表现在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主张构建以"生态优先""严密法治""系统治理"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主张依靠生态科技创新与"生态生产力"推动绿色发展;它的"美"体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合艺术性与合理想性,表现在赋予美丽中国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及生活之美的意蕴以及推动构建生态维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刘莹 《学理论》2013,(3):151-152
古典文学在我国的艺术领域有着重要的位置,就目前的学术界而言,研究古典文学的人非常多。古典文学美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关键部分,首先从人性美、文字美、语言美、自然美、对比美,以及哲理美六个方面对我国古典文学美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然后从抛弃功利观念、彻身沉浸于古典文学,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及参与文学作品的创作三个方面对我国文学作品的欣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史记》语言的张力之美主要表现在:长句、短句的张力,构成了《史记》语言疏朗参差之美;对话语与体态语的张力,构成了《史记》人物鲜活灵动之美;雅言、俗语的张力,构成了《史记》论断语言雄辩之美。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在很多年前就注意到曾恕一先生,还写过有关他指画艺术的文章。那时并不认识曾老,他看了我的文章,来北京举办画展时辗转找到我。从此与曾老包括他的女儿,也是指画家的曾京兰女士相交,曾为父女二人的画集分别写过序言,对曾老的指画艺术和他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当代中国指画大家一北一南,当推潘天寿与曾恕一。潘天寿的绘画大气磅礴,以笔画为主,指画为辅,以北派风格见长。曾恕一则以指画为主,笔画为辅,终身研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1)
中国铸金属货币的历史悠久,琳琅满目的金属货币和独特的钱文艺术显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明。金属货币上的汉字书法技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代表了各个时期书法艺术主流。它同甲骨、竹简、木牍、碑刻、绘画一样佐证中国书法发展史。历代货币在有限的方寸之地铸写钱文,文字和书法服从货币实际要求来追寻艺术的美,透着古人的美学观。金属货币上的汉字及其书法特点是辨识货币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化大众",以艺术语言的形式包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艺术语言的内涵,是传播者在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原旨要义基础上,充分考虑受传者的接受心理及言语习惯,运用修辞等艺术手法,化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为富于美感的具体形象生动。其艺术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审美性和通俗性上,审美性包括音感美、语词美和句式美,通俗性包括生活化、口语化和形象化。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关意境的理论论述,结合<诗经·国风>中的有关诗篇来探讨风诗中的意境美.优美的意境主要是以"以实写虚、虚实结合","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等手法创造出来的.这些写作技巧和经验对当今的文艺创作仍有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不管做什么事坚持就会有效果。如同存钱,如果一天存10元,存10年就是3万多元。这就是坚持的结果。歌德创作《浮士德》用了60年;法布尔的《昆虫记》写了3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这些作  相似文献   

19.
文艺工作者呈献给观众的艺术要美,而他们自身的道德亦即“戏德”应该更美——这是天津文化界正准备在文艺界提出的一个口号。为此,天津文化局作了一番调查,发现天津歌舞剧院的于淑珍就是这样一位歌声美,心灵更美的歌唱家。 在观众眼里,于淑珍以歌声甜润、优美著名,而熟悉她的同志,则更盛赞她高尚的艺术道德。她主动为有才华的青年演员让台,曾在剧院里传为佳话。一九七九年,天津歌舞剧院在青岛举行独唱音乐会,刚登上乐坛不久的关牧村以她那黑丝绒般沉稳、浑厚的女中音赢得了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印为艺术"模仿论",反对艺术"天性说",同时,他还开启了艺术"典型说"的萌芽;提出了美的存在方式为有机整体的观点;界定了艺术的外延;揭示了音乐的特殊性,对音乐本质展开了探讨;高度肯定了艺术广泛的社会作用等等,这些不朽的关于艺术、美学、音乐的论述犹如大河之源掀起了后世艺术科学发展的滚滚洪流.然而,由于时代视野和阶级的局限,他的美学思想也深深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