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近日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通过探寻灰色收入问题,认为是非市场因素的灰色收入问题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丁文亚 《党建文汇》2010,(10):31-31
近日,著名经济学者王小鲁及其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游离于统计数据之外的隐性收入正高速增长。与钱权交易和垄断利益等相关的“灰色收入”已高达5.4万亿元。研究报告一出,便引发争论?一方是网友支持王小鲁,并称“还是算少了”,另一方则是统计局专家发文质疑该报告调查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8,(3):55-56
陈国军、殷耀在2008年第2期的《晾望》上撰文指出:收入差距日渐扩大的痼疾,虽被紧锣密鼓出台的民生政策不断校正,但转型期急剧变动的社会结构及尚存欠缺的调节机制,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仍呈“全范围、多层次”扩大之势。分配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2005年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水平的4.88倍。普通职工,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职工和农民工,劳动报酬不仅过低,而且增长慢。过大的收入差距,甚至使“平均工资”指标难以反映普通职工真实的收入增长状况。2002年至2004年的三年中,职工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人数占81.8%。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指出,目前的城乡差距已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4.
“灰色收入”不是工资收入,是介于正当收入和非法收入之间的收入。“灰色收入”的命名者是一位名叫朱胜文的人。此人原是哈尔滨市常务副市长,手握重权,因而求他办事的人颇多,谁出的钱多,给谁办事的力度就大。在朱胜文写的《我的灰色收入》的奇文中共列出年节礼金、生...  相似文献   

5.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非市场因素的"灰色收入"问题扩大了收入差距;对政府公职人员而言,"灰色收入"更是腐败界限暧昧不明的"小夹袄"。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0,(7):26-27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非市场因素的“灰色收入”问题扩大了收入差距;对政府公职人员而言,“灰色收入”更是腐败界限暧昧不明的“小夹祆”。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1,(8):55-55
《新华每日电讯》刊登评论员丁永勋的文章指出,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仅靠提高工资水平,加大税费调节力度,还是不全面的,还要压缩预算外的灰色收入,革除各种垄断高福利,坚决取缔腐败和非法收入。从中央到地方,一些强势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垄断国企,都有各种特殊待遇。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对收入差距拉大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关于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可归纳为生产要素分配不等说、经济发展说、市场体制缺陷说、灰色收入说、非正式制度导向说、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说。关于控制收入差距拉大的对策可总结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政府行为、发展经济、强化公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何伟 《学习月刊》2010,(13):48-48
第一个误区是.一谈收入差距就谈到腐败、灰色收入等等,并且认为社会保障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良药。东亚的韩国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保障并不健全.收入差距却不大。以为加强政府的干预可以缓解收入差距的想法是幼稚的。如果要缓解收入差距.恰恰应该建设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在不该管的领域内少做点事.让市场发挥更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陶友之在8月26日的《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灰色收入"这一概念。报告指  相似文献   

11.
尹卫国 《学习导报》2011,(12):30-30
据报道,由国家旅游局起草的《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已完成,预计到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将突破8亿人次,年综合收入突破2000亿元。  相似文献   

12.
民情     
保障 社保收入“逆调节” 2012年,社会保险收入使全国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4个基尼点,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7个基尼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下降了1个基尼点。不过,由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收入差产生了“逆调节”作用。比如,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差距,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职工养老以及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差距,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修改《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乘地铁等发生事故伤害纳入认定范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调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  相似文献   

14.
何勇 《理论与当代》2016,(12):52-52
何勇在10月10日的《长江日报》上撰文指出:如今在机关,一些人一谈论工作就直摇头,感叹“没意思”。有的觉得当领导“没意思”,权力受到很大限制.能调动的资源越来越少,工作要求却越来越高;有的觉得当公务员“没意思”.工资待遇没见增加多少,灰色收入渠道却基本被堵死。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四川省宜宾市在高县率先试点推行基层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收入登记制度。据高县纪委有关人士介绍,目前,高县月江镇、胜天镇两个试点乡镇的76名乡镇干部(包括社区干部和村干部)填写了《基层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收入登记表》,接受监督。《基层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收入登记表》上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调查显示,占城镇居民家庭10%的最高收入居民(约1900万户,5000万人),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7万元,相当于统计局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全国粮食总产量在安全警戒线上徘徊。针对以上现状联系本地农村的实际状况,结合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的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第六个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精神,提出了一些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实现农民职工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党员干部之友》2006,(8):10-13
早在前些年,民间就流传着一种说法——“银行加证保(证券、保险),两电(电力、电信)加一草(烟草),石油加石化,看门也拿不少”。话或许说得有些绝对,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些垄断行业收入偏高的事实。如今,某些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收入上的差距.已在社会上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指出“要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名列其中。7月初,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听取意见。2006年6月24日,历时12年的《反垄断法》终于进入人大的审议程序,标志着这股制约垄断的风暴开始触及到立法层面,让公众看到了政府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积极回应民意、打击垄断行为的决心,其出台后必将对垄断行业维持垄断利润、转嫁企业成本给公众的行为起到一定限制。最近一期的《学习时报》上,由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牵头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也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6,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已经影响了社会稳定,而“垄断企业职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收入过高”;一份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名为“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文件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调节垄断行业高收入被视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把矛头指向了垄断行业,酝酿中的相关方案设想通过经济和行政“两种手段”,对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收入加以限制;6月23日,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新立主持了一个参与方众多的“收入分配政策研讨会”,石化、烟草和银行业等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问题也出现在议题单上……可以看到,近期无论是人大立法议程还是部委动态,都显示出中央“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的步伐正在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2月5日批转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重申了党的十八大关于居民收入的量化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意见同时提出"两同步"和"三提高",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20.
廖心文 《新湘评论》2013,(23):59-60
《学习毛泽东》是周恩来1949年5月7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在毛泽东旗帜下前进》的第三部分,于1978年10月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后经过重新整理收入《周恩来选集》上卷。今天重温这篇讲话,仍然感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