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制度公正与博弈均衡——一种关于法律制度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公正是社会多元利益关系多次复杂博弈的相对均衡,法律制度 的形成与实施实际上就是对这种博弈均衡的确认与保障,同时也只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体现社会 主体的利益博弈的相对均衡才能形成公正和良好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强制性制度变迁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形成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包括制度的设计者、执行者在内的博弈均衡。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制度的设计者是中央,执行者是地方政府。由于中央与地方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双方利益和偏好不一致,就会导致中央提出的政策与地方实际执行的政策不一致,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因此,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反应,与地方政府重复博弈,诱使地方选择有利于中央政府的行为方式,只有这样中央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才能顺利、彻底地实施。  相似文献   

3.
当今国际国内社会一个重要议题是如何通过公共政策实现社会公正。当代中国社会公正观可以理解为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核心,不同程度地融合了儒家社群主义、中国现实价值取向和现代社会理念等因素的组合式公正观。在政治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实现组合式公正观的政策路径是通过在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反馈等各个环节,追求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双重目标,最终达到政策效果。以此种方式考察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可以得出我国现行住房保障政策在同时实现外部公正和内部公正的双重目标上,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4.
环境法所涉及和关注的利益已经不仅仅是现实的利益、人的利益,还要重视未来的利益、动物的利益等等,这些环境利益又处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相互冲突。环境利益冲突在一定规则下呈现利益博弈的特点,利用博弈论作为有力工具来分析环保中的各种矛盾冲突,为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环境保护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制度公正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旨在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制度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伴生过程。其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人的发展推动制度公正;另一方面,制度公正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和宗旨。人的全面发展是制度公正的终极目标,而制度公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不均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科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和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形成这些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制度倾斜、区位与自然条件差异、自身发展潜力以及制度创新四个方面。因而,必须从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三个方面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公正发展。  相似文献   

7.
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是社会对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时的公正化程度和状态.制度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调节人的善恶行为的有效手段.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度公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代际公正的实现以有效的社会制度为依赖条件。制度伦理设计与制度伦理实施是保障代际公正实现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制度伦理设计以代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以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为突破口。公正是制度伦理实施的根本要求,它包含普适原则与忠实原则。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体制与社会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亲培 《行政论坛》2010,17(4):73-78
公共政策对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意义首先发生于体制层面。在界定公共政策体制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正的责任体系找到公共政策体制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关联逻辑,并从公共政策体制构成出发分析二者关联的具体内容,同时从宏观上考虑到公共政策在实现社会公正中所遭遇的悖论,提出:体制性思考是解决悖论的钥匙,良好的公共政策体制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0.
蒋满元 《理论导刊》2007,(10):18-20
尽管合作性博弈有逐步融入到非合作博弈中去的趋势,然而在研究可持续发展中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问题时,关注基于效率、公平、公正基础上的合作性的博弈问题,也是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在保证型博弈中,博弈双方的纳什均衡解不仅对个人来说是最优的,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利益来说也是帕累托最优的;因此,在保证型的博弈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反论问题并不突出。与保证型的博弈相比较,协调型博弈则带有十分明显的分配性含义,因为在这种博弈中,毕竟双方既要面临着绝对收益,又要处理好彼此间的相对收益。  相似文献   

11.
左勇 《学理论》2010,(20):128-129
审判公正是刑事诉讼的核心理念,而审判公正的实现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判制度的完善。审判制度的科学合理设计有利于刑事当事人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充分行使辩护权,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的权益。刑事诉讼只有建立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起诉机关实现平等对抗、法官真正处于中立地位的基础之上。公正审理和裁判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理想与不懈追求。对当代中国而言,实现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努力方向。在借鉴中外学者关于社会公正的理论论述并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可从五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的社会公正体系,即一个前提(公正理念)、两个层次(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三个环节(机会平等、按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和公正的社会调剂)、四个方面(阶层公正、区域公正、性别公正和代际公正)、五个支撑(基本权利的保障、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合理竞争规则的保障、教育的保障和就业的保障),而这五个方面都需要公共政策体制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失业问题的考察分为两步。首先通过对就业失败行为的博弈分析,区分了就况的四种类型,相应的探讨了这四种情况的成因。然后基于政府乃是制度构成中最为能,讨论政府在缓解就业问题时可能发挥的作用,亦即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并指出,就业失复杂性决定了解决就业问题不仅是政府有针对性的对策问题,还涉及到各种政策问的协观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制度的价值在于有效,有效制度可以改善个人、组织与国家的处境。有效制度不仅要对社会成员具有正激励,且需要满足有效的产出、合法的强制、匹配的制度文化三个条件,这决定了制度的创制远比普通产品的生产更复杂。有效制度有细分的共性,也有独特的差异,紧扣制度的这两个属性,从单一制度、多元制度两种方式进行创制,才能为现代社会对制度的需求和制度均衡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公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正产生和谐,制度公正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处理当前社会中的种种不公正问题,必须兼顾制度设计的两个基本维度:效率和公平,做到效率和公平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此,要加大制度创新,注重制度公正,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决定了地方公共物品只能由地方政府供给;而外溢性地方公共物品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在这类公共物品供给的过程中相互博弈。地方政府间博弈必然引致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问题。有效的制度创新是解决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基本路径。政府合作社制度使地方政府间合作通过经济契约制度化,是地方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政府博弈的一个有效的林达尔均衡。  相似文献   

17.
何方 《理论导刊》2007,13(5):46-48
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公共政策因具有利益协调的功能,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由于公共政策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缺失和偏差,从而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阻碍了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为了抑制公共政策的价值偏差,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以及政策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18.
社会利益的分化形成多元分布的利益格局。一个现代民主社会应该是一个利益集团多元分布且均势平衡的社会。多元均衡的集团组织状态之所以是可欲的,不仅在于其对公共政策的公平功能,还在于它所蕴涵的民主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转型社会中,政治决策是拥有主要政治权力的行政主体,与反映主要群体利益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博弈均衡。现实的各种政治后果可以从考虑期权价值的延迟均衡和抢先均衡来说明,也可以表现为考虑心理动机的“公平均衡”。在如同海峡两岸博弈这样复杂的均衡组合中,作者推论存在可以称为“虚妄公平”的均衡概念。转型社会的各个主体因此必须寻求“真实公平”策略选择,才能实现真正公平的政治决策目标。  相似文献   

20.
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长龙 《理论探索》2008,3(3):28-30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有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础上,对公正的概念、本质、衡量的标准以及实现途径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公正思想,是对以往公正思想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